2024年由于产业端需求相对不足,但供给端保持强劲,整体呈现“内需不足、供需失衡“的状态,在供需压力格局下,多数转债正股公司都反映出较弱的业绩表现,因此需要关注到基本面以外更多的参与机会:
1) 以高等级红利为主的大盘品种
2024年,上市公司整体基本面偏弱,债券收益率快速下行,在此期间,银行、公用等红利板块走出了强势表现。转债中,银行转债规模占比达到27%、公用占比达到4%、交运占比达到3.6%,综合占比达到35%,这也是指数稳定最重要的压舱石。不妨看一看其中表现优异的红利转债:
G三峡EB2:上涨中获得正股推动,下跌中获得溢价率保护
。长江电力对于固收+投资人来说,是最重要的权益类资产,也是债券投资人难以超越的基准。随着2024年4月份 G三峡EB1的退市,存量资金开始回补G三峡EB2,带来期间转债估值的拉升;而在5-7月份正股走主升期间,伴随着转债估值的整体压缩,转债开始明显压缩溢价率。并且在8-9月的调整中,估值并未支撑转债的跌幅。但10月正股调整期间,可以观察到有资金持续开始买入G三峡EB2,溢价率的持续上行,而11月-12月的企稳回升阶段,溢价率也并未压缩,可以观察到资金的持续买入。
成银转债:后来居上,实现强赎。
成都银行并未像南银一样,基本面在2024年有明显的改善,而是维持了不错的态势。但相似的是,年初较低的PE水平,带来较高的股息水平,也获得了资金的青睐。9月反弹以来,成都银行表现在银行板块中相对较强,成银转债也在期间率先实现了强赎的触发,并且转债价格一度超过140元。
浙22转债:连续两年都是稀缺的券商转债品种,展现了优异的转债属性。
浙22转债自上市初以来,期限相对更长、溢价率更低且股性更强、很好的底部特征等优势,即为券商的首选品种,也是我们在8月后即主要推荐的金融品种。在924的权益反转中,浙22转债跟随券商板块大涨,转债价格一度达到177元,并且在9月27日-10月8号期间,转债的定价从133元/1%溢价率抬升至172元/9%溢价率,期间涨幅超过了多数的券商股,也反映出了转债极佳的期权属性。
2) 外需方向受益于业绩端高增长带来的稀缺性
出海方向是整个前9月份难得的机会板块。
由于内需较弱,房地产市场投资增速低迷;得益于新兴国家、资源国产能建设的需求,三驾马车中仅有出口保持亮眼表现。表现相对突出的品种包括了:
运机转债:业绩释放带来了股价大涨,上市时点&条款选择增强转债的收益。
运机转债符合了一个优质公司、合适时点发转债、长期不赎回的特征,上市后即实现了极佳的表现。一方面,运机发行时间为2023年10月份,正好在基本面的低点;2024年,海外收入占比达到60%,较此前的20%左右有明显的增长,海外的突破带来了业绩的高增长。另一方面,考虑到股权激励在连续三年均设定利润增长50%以上的目标,目前至2026年,不到15倍PE的估值水平也并不算高。从条款层面来看,运机连续不赎回,也带来了运机转债可以享受到正股的成长收益。
柳工转2:同样是海外利润贡献&转债条款优势带来的双击。
2024年,柳工在手订单中海外订单占比60%;海外业务占比稳步提升(由2020年占比15%提升至2024年的48%)的业绩高增长品种。另一方面,柳工在混改/股权激励的背景下, 2023年柳工净利率仅3.4%,未来三年每年提升1个点左右的净利率,利润率的修复会带来很强的业绩增长预期。综合来看,柳工2024年的股价上涨主要来自于海外增长、利润率修复两个因素。并且对于柳工这种规模体量的转债,能够较长周期放弃赎回,是相对少见的,这也带来了柳工转债能够在正股收益/估值贡献中更强的增益。
3) 转债信用端冲击后的反转机会
2024年转债低价&小盘品种实际上遭遇了四轮调整,除了年初DMA平仓等事件导致的小微盘踩踏,4月以后均为信用风险扩散形成的冲击,8月下旬岭南违约事件打破“国企刚兑”更是导致转债出现相对于权益的超跌,虽然事后来看公司还是发公告进行了小额刚兑,转债其余风险事件也基本得到解决。
低价转债是9-12月份弹性最好的一个板块,而其中有部分“拔尖选手”实现了前高的突破,这更多的来自于下修条款的增益:
山鹰转债&鹰19转债:破局不仅需要天时,还需要人和。
山鹰转债,对于众多机构、以及公司自身来说,都走了一趟险局。山鹰转债的YTM在上半年整体处于较高的YTM水平,且公司积极的出售资产来筹集资金。但在6月的低价券整体性调整中,山鹰转债与鹰19转债均不可幸免,一方面,山鹰转债与鹰19转债同时触发了回售压力,而前期准备置换资产筹资的资金显然不足以支撑两期转债的挤兑(并且资产出售推进缓慢);另一方面,正股较低的价格水平,下修后对于正股破面的压力也容易暴露,正股同为低价股的广汇转债面临了回售&退市风险的冲击,导致这一时期,做债券替代的配置盘资金开始大幅抛售,造成流动性压力。
公司开始采取措施,通过缓慢下修来推迟回售压力,并且积极推进置出资产。缓慢下修,也给公司等到了9月24日政策的大转向,公司顺势将第一期转债下修到位,借助市场beta的推动,顺利实现了一期转债的转股(主要是负溢价转股),大幅降低了债务压力,也缓解了二期转债的偿债压力。而山鹰转债开始大规模转股,离到期仅1个月左右。
道氏转02:适时的下修带来了强赎的可能性。
道氏转02在低价转债中有一些显著的特征,包括了很高的稀释率(市场担忧之一)、财务上的一些问询,但货币资金相对充裕、利润可预测的改善、更长的存续期限,都弱化了其实际的风险暴露。同时,公司积极与市场交流,且适时推出了下修计划,在下修期后,随着固态电池方向关注度抬升,公司股价也迎来了反弹,期间转债规模也获得了被动的转股下降。
思创转债:下修&TMT行情带来的翻倍机会。
思创转债于2021年上市,发行规模8.17亿元,但上市以后,公司经营情况恶化,2021-2023年连续三年归母净利润为负,基本面较弱,清偿压力较大,2023年5月,转债价格快速下跌至86元左右,6月12日,思创公告下修且最终下修到位,价格逐渐回到100元以上。2024年,由于权益调整叠加低资质品种信用风险扩散,思创三次下修转股价且均下修到底。从结果来看,由于公司积极下修且下修基本到位,每一次下修之后价格都能够有所表现,价格已经从2024年6月25日的低点74.58元上涨至135.2元,转股规模达到70.49%,剩余规模仅1.82亿元。除了较有诚意的下修态度外,思创本身也通过出售全资子公司(目前已收到山海实业支付的预收款5.3亿元)和加大国资的控股比例解决偿债能力和基本面偏弱等问题。
相似的低价转债还包括了盟升转债、双良转债、利元转债、孩王转债等,这既表现出公司在解决转债问题的能力,也反映出转债这种资产天然的韧性、以及与大股东利益的一致性。
4) 新券在熊牛转换期间的超额表现
新券在熊牛转换阶段上市有一些明显的好处,包括了:1)上市时点恰逢beta行情前期;2)由于边际资金偏弱,定价偏低;3)强赎条款对转债期权价值的抑制最弱,可以在高价中给予高溢价率。
熊市的后期上市的转债具备很强的超额机会。
在行情的前期发行的一些转债定价接近票面/或低于票面,如
升24转债和汇成转债
,上市首日价格分别为105元和102元,即使是发行规模只有5.2亿元的
利扬转债
,在9月一度给予99元/27%溢价率的定价。
随着后续权益反弹,正股快速上行,这些估值偏低的新券也表现出较强的跟涨能力。
牛市前期的新券也有很好的参与机会。
在924之后发行的转债,虽然正股获得了较大的修复,但由于转债增量资金不足,转债在上市时定价仍然不算高,一些正股有题材性机会的品种,也在熊牛转换期间跟随权益的上涨,价格快速抬升,如人形机器人品种
豪24转债
,稀缺的消费品种
天润转债
等。
同理,意愿放弃赎回的一些转债,也具备很好的参与机会。
5) 主题性方向带来转债更强的脉冲机会
在结构性行情中,主题性方向也是需要重点关注的机会。2024年9月下旬以来,市场活跃度大幅增强,市场波动率达到近年来最高水平,而带动市场波动率抬升的主要动能是主题行情驱动的方向。
AI+信创、人形机器人、低空经济、并购重组、市值管理、化债等主题均有过不错的行情,部分主题性品种不仅正股表现强势,本身也受到资金青睐,转债上升动能极强,如拓斯转债、城地转债、精达转债、天源转债、天路转债等品种,转债价格相较8月低点均上涨超过100%。
但此类品种是需要9-11月份增量资金逻辑的配合的,在1-9月则很难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