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搞艺术一横
“同行免入,面斥不雅”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闽南日报  ·  漳州“千亿双雄”,“来电了” ·  昨天  
闽南日报  ·  漳州“千亿双雄”,“来电了” ·  昨天  
购机帮你评  ·  Pro ... ·  3 天前  
购机帮你评  ·  Pro ... ·  3 天前  
中国能源报  ·  ​国内首台,已发运!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搞艺术一横

倘若要用一个品牌来形容巴黎

搞艺术一横  · 公众号  ·  · 2019-08-16 17:51

正文

点击上方“搞艺术一横”可以订阅我


有时候我会觉得,我们对“时髦”这个词实在是过分滥用了。


只要这件单品/这种风格看上去摩登、现代、有趣...... 就都会笼统地用“时髦”来一并带过。而这样的后果是,它变得不再具备特别含义,不能表达我们被第一眼打动的感觉。一个本身应该是锋利的形容词,正在变得平庸、毫无灵气。


但是另一方面,我又清楚地知道,时髦是有确切含义的,有标准线可划分的。如果它必须被提炼、被概括,那我觉得只有一个品牌可以完全符合它的定义,即Louis Vuitton。


也许我的这句结论与你的认知有些许出入,那么不要着急,先来看看半年前真正能激发我对时装热情的这场秀。



LV 2019秋冬成衣秀,作为三月份巴黎时装周的收官之作,光是场地的设置就可引发无尽谈资。简而言之,Nicolas Ghesquière在卢浮宫广场上搭建了一个蓬皮杜艺术中心,并将这场秀的灵感来源诠释为“博物馆中的博物馆”。



众所周知,蓬皮杜与卢浮宫在建筑上代表了截然不同的极端,一个是诠释巴黎这座城市深入骨髓的浪漫主义,另一个则是彰显不羁自由的现代性。然而巧合的是,两个地标性建筑也几乎遭遇过同等程度的非议。


卢浮宫的争议自不必说,玻璃金字塔在方案入选和建造时期引来法国各界的口诛笔伐。未落成时,鲜少巴黎人对这个现代简洁的设计投注信心。


而时间往回倒退十年,更是无人可以想象,类似蓬皮杜这样工业风格的建筑物将成为巴黎的文化艺术中心。甚至它的前卫远不止于此,设计它的两位建筑师Richard Rogers 与 Renzo Piano受到建筑新未来主义流派(Neo-futurism)的影响,创造出了一座反传统的、但又寄托对未来社会美好想象的作品。那些全体暴露在外的管线与结构,极致地展现出工业在建筑乃至人类社会中的全面胜利。



从高空中俯瞰,这种冲击感会格外强烈。


置身于新古典主义的浪漫建筑之中,你会觉得蓬皮杜实在是格格不入。所以即使是落成之后,人们还是会惊讶于这大胆的结构至上的表现形式。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大家又开始着迷于蓬皮杜所展现的流动美感。每个到访的人,沿着暴露在外的玻璃管道盘旋而上时,都会对这一体验影响深刻。更会觉得,抛开其中所藏的艺术品,蓬皮杜本身就是艺术性的集大成体现者。



当然不止于此,还有那些在广场前汇聚的街头表演者,那种自在松弛、旁若无人的街头文化氛围总是能够勾起游客们的向往。未必每一位造访者都对艺术作品有感同身受的能力,但一定会对空气中弥漫的快乐浪漫的气息产生向往。在此,巴黎的气质一览无余。


这就是建筑之于城市的意义。


它描摹风貌,保存时代荡涤的痕迹,完整记录社会的撕裂与愈合。例如蓬皮杜和卢浮宫之于巴黎,便是展现这个城市的风骨。而Louis Vuitton这一季选择以它们为灵感源泉,也就不难理解品牌想表达的内核:浪漫、自由、独立、反叛。



回归到秀本身,我最直观的感受是这是一场关于八十年代的怀旧与致敬。所有属于这个时代的经典装扮依次出现,比如象征着权势感的肩部设计、复古花卉图案的荷叶边裙、利落的工装以及黑色皮革小丑帽。



但远不止于复古那么简单,Nicolas Ghesquière的作品中向来带有强烈的未来主义风格,今次也不例外。且“博物馆中的博物馆”这个设置,本身就在暗示着“新”与“旧”的交错。如“过去”与“未来”在时空隧道里狭路相逢,擦肩而过又在彼此的倒映下看出相互间的投射。所以八十年代只是底色,在其上描绘的每一笔,依然是在打造一位科幻电影中的未来女战士形象。


这条裙子最近已经频繁刷屏大刊封面了,每次看到我都要惊叹一句好美





大量的亮片,金属质感的面料穿梭在这场怀旧盛宴中,摇曳生姿地向你展示着人们对宇宙和未来所倾注的热情。





当然,这场秀远不止于此。设计师加入了许多值得玩味的细节,例如维多利亚式的泡泡袖和荷叶边,配合硬挺利落的廓形,透露出混搭的古怪趣味。





例如鲜艳的色彩既是暗合蓬皮杜中心暴露在外的“油管”,又是一副蒙德里安的抽象派画作。





但我觉得最值得被拿出来好好聊聊的,还是设计师所构建的女性形象。


我以前写过,Louis Vuitton一直在不断探讨无性别主义,比如2016年春夏campaign中身着连衣裙的男性模特。再到这场大秀,作为压轴出场的男模特Krow Kian本身就是一位跨性别者。





但与时下强调无性别差异的时装趋势不同的是,你能感觉到Nicolas Ghesquière并不想简单粗暴地为女士们套上中性服饰,以此来强调女权主义。相反,他字里行间是老派的讲究人,崇尚优雅与强势兼备的女性力量。







每一位模特走出来,你都能感受到这样的特质:温柔而坚定、独立又潇洒。甚至可以想象这样一副画面, 一位气质良好情绪稳定的女士,不算是年轻人,但却有一股鲜活又矫矫不群的劲儿,与大家背道而驰,毫不在乎人流从哪儿来将往何处去,因为她完全清楚自己的方向 ……这样的想象让我着迷,甚至十分笃定这就是我理想中自己老去时该拥有的样子。


而这些特质,在刚刚发布的秋冬campaign中,是再一次被强调的。



一如既往,秋冬广告片由Collier Schorr 来掌镜。她极为擅长记录那些拥有雌雄同体气质的面孔,因此她所拍摄的Louis Vuitton总是围绕着一种奇妙的磁场,既颓废又坚硬,同时还玩世不恭。



比如瑞典模特Erika Linder,她拥有一张可在两种性别间自由流动的脸,同时兼备男性的阳刚脆弱,以及女性的强大温柔。由她来诠释Louis Vuitton徘徊在两性间的微妙美感,再合适不过。



还有钟楚曦,她给我带来的惊喜感更多。此前只是羡慕她优越的骨相(全身上下每一块骨头都长得无可挑剔,比例得当,精致又有力量感)。但在成片中,她完全没有那种硬凹霸气外露的不适,反倒流露出了浑然天成的中性美感。



同时出镜的还有Léa Seydoux, Samara Weaving以及一众模特,只是大家一起变成后台里等待上场的女孩,猝不及防地被记录下最真实的一面。





最关键的……


没错,一篇文章里总归是有最关键的,而我非常诚恳地表示,本篇最精彩的种草部分从现在开始展开。


我们来聊一下这一季的包。看我文章许久的人都知道,这意味着两件事:1. 你此刻就要拿起手边的行动电话,联系sales订货,否则就要等到天荒地老了;2. 或者,直接错过某年某季某只包,为自己的“平生憾事”名单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a kind reminder: 听说上一季有不少人因为这只包在苦海中爱恨翻滚?


这一季首推LV Arch Bag,这是一款全新的手袋。最特别的地方在于交叉式提手,而整体线条简洁,非常利落潇洒,是难得的同时具备了通勤包特质又有不拘一格的设计心思的款式。


The LV Arch Bag



棋盘格(Damier)想必大家都不会陌生,谁手里没有一件低调本分的Damier呢?但是本季的突破在于,以缝纫纹路将棋盘格变得立体了起来,再配上更小尺寸的Twist包型,显得极为蓬松可爱。原本硬挺都市感的Twist也褪去了一丝成熟度,变得更讨年轻女郎的欢心了。


Twist MM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