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的魔都,随便走进哪家羊肉馆子,里面都坐满了风尘仆仆的人。那隔着窗口都能看到的
袅袅炊烟
,
是冬天特有的烟火气~
手上捧一碗
热乎羊汤
,嘴里嚼一块
热气羊肉
,让温热的气息从头顶发散到四肢,不由得感叹一句,
“活过来了!
”
但热爱往往会导致超乎寻常的执着。
羊肉是用南方羊还是北方羊?红烧还是白切?去真如还是川沙?爱吃羊肉的人都能争辩个一二。
所以,我们简单梳理了一下
上海人的羊肉发展史
,顺便还有一家
老饕私藏的羊肉馆
,值得推荐哦~
经常会有北方的小伙伴发来质疑:
"什么?
你们上海人也爱吃羊肉?
!
"
对啊!上海人吃羊肉的历史
最早可以追溯到元朝
,据说是南宋末年
,蒙军南下后带来的草原味道。
而
且像
普陀真如羊肉
,金山张泽羊肉都是响当当的
非物质文化遗产。
再说了,上海人谁家里过年的时候,桌上没有一盘
白切羊肉?
!
以黄浦江为界,上海羊肉的做法也分了南北,差别大概可以用
“北红南白”
来概括。
北面的嘉定宝山崇明,和苏州一样,
偏爱浓油赤酱的红烧羊肉
;
南面的松江奉贤川沙,
羊肉则以白煮居多
,吃的就是原汁原味!
· 上海好吃的羊肉都在乡下头 ·
在上海,想吃好的羊肉
必须得去乡下
。因为之前上海的郊区都是产羊大户,所以
好的做法都在那儿保留着呢~
乡下好羊肉,远的有金山的张桥、奉贤的庄行、松江的张泽以及崇明全岛,近的有普陀的真如、宝山的大场、闵行的七宝、还有
浦东的川沙
。
川沙以前是真的乡下头地方,没通地铁前除非开车,否则还是很难一饱口福的~好在现在
2号线能直达
,
开车的话也只要1小时
就到了!
老板老马
是北方人,对羊肉是情有独钟,
7、8年前开了这家店
,没想到口碑一传十,十传百,甚至还惊动了
浦东电视台来采访过!
只选
内蒙古呼伦贝尔6个月的小羔羊
,浸泡一晚上出血水,第二天早上
凌晨爬起来熬汤
,这一碗要喝上,起码
花了老马12个小时的时间!
和外面只有羊骨架的不同,这锅里
塞了3、4头羊的全部
,包括羊头、羊腿、羊排、羊内脏,可谓是集羊之精华的大补汤,老马说
熬汤的成本比调汤的高了好几倍!
手起刀落,干净利落!
和羊肉打了近10年交道
的老马,切多少肉重多少心里有数,
每份羊肉汤里羊肉都足有2两4!
正宗的羊肉汤,就是这样
清澈醇厚的清汤
,奶白色都不是纯粹的羊汤哦!最后再
飘上一点羊油
,那香气立刻就翻上来了!
羊汤透着一股
蒜叶的清香和羊骨的鲜美
,回味中还带着葱姜桂皮等的余味~
羊汤喝下去
清润不腻
,嚼碎的肉顺着高汤流进胃里,
暖意一下子能窜上心头...
羊肉汤要
趁热喝
,老马看我们汤凉了,赶紧又再添了一勺~
一碗汤里
羊肉占了1/2
,每一片还都
肥瘦相间
,
光羊汤就能吃饱。
不管在南北方,
喝羊汤搭块饼才完整
。老马家的饼里面
塞一层芝麻酱
,外面
裹两层白芝麻
,出炉后香得馋人!
把
烧饼掰碎泡在汤里
,是最经典的吃法。一掰几瓣全部放汤里,
待饼泡软
,做到饼与汤融为一体,一碗汤百样吃~
白切羊肉要剔骨
,但只有刚煮熟的羊肉,骨头才好剔。看着老马
在滚烫的羊肉间熟练地剔骨
,真是感叹不容易啊~
羊肉切得厚薄均匀,
带着皮的羊肉
嚼着更有韧性!而且这么
一大盘只要40元
你敢信?!市区这点分量60块起步!
羊肉被
蒜泥酱浸润成棕红色
,咸鲜的味道和羊肉交织在一起,简直绝配!
相比白切,手抓羊肉就更豪爽了。
只用羊的肋排做手抓
,
肉厚实又有弹性
,80多块也是市区难找的价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