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9日,国家大剧院制作话剧《风雪夜归人》将再启大幕。话剧《风雪夜归人》曾在首演时获得了
“剧终而魂还在,曲终而人不散”
的高度评价,这部讲述民国时期围绕在京戏名伶魏莲生周围数个人物悲欢离合故事的戏剧经典在每轮演出时,都以曲折动人的情节、诗意灵动的舞美、深情细腻的演绎感染了在场的每一位观众。
在此轮演出中,张秋歌、余少群、程莉莎将携手以董汶亮、王浩伟为代表的国家大剧院戏剧演员队,为观众再现这部中国现代戏剧史上的经典之作。
《风雪夜归人》剧名出自唐诗《逢雪宿芙蓉山主人》:“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编剧吴祖光化用了唐诗苍茫、悠远的意境,讲述了在风雨飘摇的大时代背景下,围绕在名伶魏莲生周围数个人物的的悲欢离合。
剧情围绕老北平的苍凉往事,充分运用戏曲元素诉尽戏梦人生,带有浓浓的民国故都风情和兼具华美与苍凉的梨园味道。
国家大剧院历经数年酝酿,将这部鲜见于话剧舞台几十年的经典作品重新打磨,并于2012年底成功首演。
该剧导演任鸣
曾执导过数部“京味儿”题材的作品,继执导国家大剧院原创话剧《王府井》之后,任鸣在这部厚重、苍凉但又不乏浪漫色彩的《风雪夜归人》中再度发力。
话剧《风雪夜归人》自首轮演出以来,
冯远征、张秋歌、余少群、程莉莎、刘桦、梁丹妮等戏剧影视界知名演员都曾在这片风雪中留下了动人的身影。
“这部戏没有被编织成一天云锦般绚烂,而是朴实却针脚细密剪接得如一套旧戏装,风尘仆仆,汗迹重重,又有水袖轻拂,裙玦叮咚,簪花袭人,暗香浮动。特别是结尾处,戏子莲生倒毙于大雪纷飞之中,天幕中莲生复活,一把折扇,一袭红衣,翩翩起舞,与白雪映衬,真的让人感动。”
“《风雪夜归人》是话剧领域的经典之作,我觉得大剧院版的诠释从人性的角度挖掘出了经典的新意,从而表达出我们对于人性善和美的永恒追求。而这部戏的舞美设计在写实之中也流淌着灵动的诗意,并且借鉴了戏曲中的表现手法,我非常欣赏。”
在新一轮的演出中,两度摘得“中国戏剧梅花奖”的国家话剧院一级演员张秋歌将再次加盟该剧。作为一名活跃在话剧舞台和影视剧银幕的表演艺术家,张秋歌版的苏弘基在前两轮亮相时同样深入人心。
“能够出演苏弘基,我感到非常荣幸。《风雪夜归人》在我们整个话剧界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它承载的内容不仅是令人悲伤的爱情故事,更是一个时代的精神。”
“苏弘基这个人物表面上是法律的化身、政府的代言人,但他与时代也有着深层次的关联。我常说演员是水,角色是容器,当你想把水灌进容器的时候,就必然会经历挣扎、经历脱胎换骨的过程,所以我会尝试将自己的生命转换到苏弘基的生命里,去体味那样时代背景下苏弘基这样的人物存在的最根本的意义。”
再度饰演一代名伶魏莲生的青年演员余少群,曾以
清俊的容貌、风雅的气质与扎实的戏曲功底,成功塑造了电影《梅兰芳》中青年时期的梅兰芳,而《风雪夜归人》正是他的第一部话剧作品
。在《风雪夜归人》中,余少群在尾声时那一袭红衣起舞弄清影的表演,已经成为许多观众心中难以褪色的唯美记忆。
很多观众激动地感叹:“余少群的表演如月融水、如日在天。他以俊美的扮相和唱做皆精的戏剧功底而成为天然的魏莲生。”
在剧中饰演
女主角玉春的是青年演员程莉莎,她曾在国家大剧院原创话剧《王府井》《样式雷》中饰演了云儿和慈禧两位性格迥异的女性形象。
在《风雪夜归人》中,程莉莎将心怀理想、倔强热烈的姨太太玉春诠释得细致到位,她与魏莲生在后台的回眸相遇成为剧中令人难以忘记的经典情节,这位寄托了作者最美好理想的女性角色也深深印在了观众的心里。
国家大剧院戏剧演员队演员董汶亮、王浩伟将在本轮演出中饰演王新贵和徐辅成,曾在前几轮《风雪夜归人》中有着精彩表现的他们,也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本轮《风雪夜归人》将上演至6月9日(6月4日休息),为观众重筑老北京的梨园旧梦,重温那段时代觉醒的悲情挽歌。
【《风雪夜归人》创排纪实——揭秘大戏幕后】
余少群为一次回眸排演数次,程莉莎为一句台词反复推敲...“风雪涤尘 经典留香——《风雪夜归人》创排纪实”DVD带您走进大戏幕后。
【出版编辑手记】
怎能叫人不回头,只因往事已皆非。
1944年,吴祖光先生的《风雪夜归人》一经上演便名震一时。纵横七十载,电影、电视,抑或评剧、芭蕾,都在不断求索着这个凄美故事的动人魅力。2012年首登国家大剧院,妙龄男女、达官显贵,各个人物栩栩如生,不讨巧、不投机、不附庸、扎实而准确。
“经典之所以成为经典,正是因为在剧本当中蕴含着丰富的空间值得我们一再去挖掘。”——正如导演任鸣先生所言,走进《风雪夜归人》幕后,每一次排练、每一次讲戏,层层递进、缓缓深入且恰到好处,每品一口都是滋味醇厚。
2018国家大剧院国际戏剧季
国家大剧院制作话剧《风雪夜归人》
演出时间:2018年5月29日-6月9日19:30
(6月4日休息)
演出地点:国家大剧院 戏剧场
出品人: 王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