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设计地图100 ID:top100design 推荐关注
文推荐 | 知学学园
建筑是城市的灵魂。而老建筑,不单是建筑学上的财富,也是时代的遗产,是我们探究历史和社会变革的有形素材。
现代意义上的城市更新,早已不再是简单粗暴的大拆大建,对既有建筑的合理利用和改造,是市政规划和设计者们的一大课题。
从“宁要浦西一张床,不要浦东一间房”,到被誉为“东方曼哈顿”,浦东,特别是陆家嘴板块的城市更新速度举世瞩目。即便这里的写字楼面积每年以数十万平方米的速度扩增,仍远跟不上新增企业的需求。
20多年高速建设的必然结果,陆家嘴核心区可开发的空间越来越局促。规划显示,2019年以后这里将不会再有新的写字楼。而集办公、购物、艺术中心、豪宅、高端配套五大功能于一体的
陆家嘴滨江金融城(Harbour City
),是板块内为数不多的新增供应项目。
▲ 陆家嘴滨江金融城效果图
陆家嘴滨江金融城(俗称船厂项目)位于陆家嘴东北角,占地面积25万
㎡
,由中信泰富、中船集团联手开发,总建筑面积达136万㎡,是陆家嘴东扩的重要举措。
它集8栋甲级金融办公楼、地标商业「尚悦湾」、超五星级文华东方酒店、
「船厂1862」
和船台广场,以及滨江豪宅「九庐」于一体,堪称上海业态最全面的高端城市综合体。
▲ 陆家嘴滨江金融城地理位置
它东临保利广场、南临东城路、西临浦东南路、北临黄浦江,距建设中的14号线陆家嘴站咫尺之遥,未来交通便利。
在这片商业氛围浓厚的高楼之间,离黄浦江最近的黄金区域,矗立着一幢保留了老厂房外观的三层建筑——「船厂1862」,恰恰是整个项目的最大亮点。
▲ 「船厂1862」效果图
这里曾经是上海船厂的锻机车间,始建于1972年。但这片土地作为船厂的历史,可以追溯至1862年英商尼柯逊和包义德开设的祥生船厂。祥生船厂在新中国成立后演变成上海船厂,著名的「和平四十九号」货轮、国内第一艘出口万吨轮「绍兴号」都在这里下水。
2005年,上海船厂整体搬离浦东。沿袭魔都近几年衷爱的旧厂房改造做法,浦江侧畔的这个厂房,作为新中国工业发展期的历史遗迹,在
日本建筑大师隈研吾
的设计下,脱胎换骨。
对隈研吾来说,这个建筑本来是用做造船,以船的尺度为准,和平时接触的以人的尺度出发的建筑尺度感截然不同。
改造后的「船厂1862」占地2.6万㎡,既保留了原有空间的结构和管道设施,特别是
老柱子周围的空间留白,
又通过加层让空间得以有效利用。
其内部将包含大型书店、珠宝钟表展、艺术画廊、高级餐厅和会所等,以及一座可容纳800至1000人的中型剧场——
1862时尚艺术中心
。
今年3月开始试运营的1862时尚艺术中心,是「船厂1862」率先开放的空间。作为船厂项目中唯一的表演展示空间,这里也是陆家嘴板块第一个正式剧场,承载了陆家嘴公共艺术发展的重要使命。
作为陆家嘴极其少见的改造项目,隈研吾在1862时尚艺术中心的设计中,巧妙保留了建筑本身的历史感和工业感。生锈的铁管、风化的混凝土柱子,甚至油漆涂就、隐约可见的生产标语,都成了独特的建筑风格。
即使是新建的电梯,也采用了氧化铁材料,制造老旧感。沿江的东、北两个外立面保留了老厂房的红砖墙面,而西、南立面则是用钢丝串起的陶土砖,古朴而有温度。
一些废弃的设备和组件也被创造性地再利用,比如直径1.6米的旧蒸汽管,被搬去剧场成为空调送风管,外墙的烟囱则原地待命,成为了造型奇异的避雷针。
其中最别致的设计,是观众席可直接眺望浦江美景。舞台面江的墙壁上装有电动玻璃隔音门,应演出需要拉开幕布之后,打开这个“浦江的阳台”,就能够看到奔流的江水、来来往往的船只,和夜间璀璨的霓虹。
作为一个新建剧院,1862时尚艺术中心内设伸缩式活动座椅及升降舞台,两个楼层共800个座席,配备先进的舞台、灯光和空间设计,能满足各种演出、活动需求。
正式开业前,这里已进行了数场演出和活动试演,从赖声川的《圆环物语》,张军的当代昆曲《我,哈姆雷特》,到Burberry品牌全球盛典发布,维秘天使之路圣诞音乐派对等等。英国首相特雷莎·梅曾也在这里参加了“中英商业论坛”。
从官网和官方微信公布的信息来看,接下来几个月剧场的档期已经排得满满当当,其中以先锋时尚戏剧、室内乐、现代舞及时尚驻场秀等多元化艺术活动为主。
当年的老船厂,正变身一个沪上新兴国际活动胜地,重新崛起。
文章来源:设计地图100 ID:top100design 推荐关注
免责声明:
本平台所发布部分内容系网络转载,本平台对文中观点及准确性保持中立。转载内容均会注明出处,部分文章因转载众多,无法确认原作者的,仅标明转载来源,还望
谅解,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