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怎么才能每天都欣赏到这种文章呢??
答案:只需要点击图片上边的《
华山穹剑
》即可。
《开国中将王秉璋,遗体告别》
去世12年后,
开国中将王秉璋的遗体告别仪式于5月31日上午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北京301医院)举行。
王秉璋老将军1914年出生于河南安阳,1931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参加了伟大的两万五千里长征。
曾任红一军团司令部作战科长,八路军115师参谋处长,冀鲁豫军区司令员,晋冀鲁豫军区第11纵队司令员,第二野战军第17军军长。率部参加了鲁西南、沙土集、出击陇海路、豫东、淮海、渡江等战役战斗。
新中国成立后,他历任解放军空军参谋长、空军第一副司令员,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部第五研究院院长,第七机械工业部部长,国防科委副主任。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王秉璋老将军于2005年9月25日与世长辞,享年91岁。
王秉璋的女儿王燕丽告诉:
“2005年9月父亲去世后,这12年的时间里,一直在301医院的太平间冷冻。”
王秉璋讣告的图片里看到,王秉璋的单位是
“军委装备发展部北京第二干休所”,身份是“原总装备部北京第二干休所老红军、第三党支部党员干部”。
5月31日上午,在301医院西院告别厅,黑底白字的横幅上写着“沉痛悼念王秉璋同志”,横幅下悬挂着他的黑白照片,遗体上覆盖着党旗。
毛泽东侄子毛远新,林彪之女林豆豆,罗荣桓儿子罗东进、女儿罗北捷,空间技术专家戚发轫,探月工程总设计师孙家栋等人署名的挽联和花圈。
据开国上将、 原北京军区司令、志愿军司令杨勇的长子杨小平介绍,杨勇任晋冀鲁豫一纵司令时,王秉璋是副司令。战争期间杨勇带兵打仗无力照顾子女,把杨小平(原名杨鲁平)寄养在王秉璋家。
最长一次是抗美援朝战争期间,长达4年之久。王秉璋将杨小平视作己出,两人感情极深,形同父子。杨小平北京101中学毕业,哈军工导弹系毕业,是解放军海军潜基长程弹道导弹专家。回忆王秉璋对他少年成长影响颇深。
王秉璋长子、杨勇长子亲如兄弟。
杨小平和乃父杨勇,及杨勇的表弟胡耀邦,都很关心人生多舛的王秉璋的工作、生活。多次试图改善王秉璋的处境。王秉璋的孩子称杨小平“大哥”,亲如一家。
吕鸿,原总参纪委主任,102岁。以最后的军礼送别老领导、老首长。
刘伯承长子刘太行、罗荣桓长子罗东进、杨勇长子杨小平……唐师曾摄
吴法宪之子吴新潮。
王秉璋儿媳、李作鹏之子李冰天、王秉璋长子…
王秉璋的遗体。
盖棺。
八一厂首任副厂长夏川之子装甲兵学院指挥系主任卢继兵签到。
2015年,中纪委网站曾发表《8块银圆,铁的纪律》的文章,讲述了1937年平型关战役期间,王秉璋一则严守军纪的往事。
当时王秉璋时任八路军115师司令部作战科长,他和时任第344旅旅长徐海东同乘火车到达五台。王秉璋事后回忆,那天他们夜宿在五台一个非常气派的大院里,房东非常热情,请这些赴前线抗战的八路军官兵吃月饼。
王秉璋回忆,那些月饼是北京精益店出产的,原料有燕窝、鱼翅、海参、鲍鱼等。他觉得不对劲,与徐海东商量:“这是什么人家呀?不会违反统战政策吧!”
当时部队有纪律,“部队宿营不准住统战对象(国民党军政要人和各界名流)的家。”
经调查,这里是晋绥军高级将领、第三十四军军长杨爱源家。尽管徐海东批评了管理员,但“晚饭都吃了,只得住下。”
王秉璋说,
“第二天清晨,我们起床后就向主人辞行。房东非常客气,送给徐海东和我两盒月饼,我们推辞不脱,只好各掏出8块银圆作为酬谢,但房东不肯收钱。”
王秉璋向房主解释,不拿群众一针一线是八路军的纪律,不收钱就不收月饼。房东无奈,只好收下钱。
“那时,我们每月只有一元钱的津贴,8元钱是我一年多的积蓄。”
据《党史博览》杂志介绍,
王秉璋在抗战时期还发明了“交通壕近迫作业攻坚战术”
,1943年7月的“反碉堡战役”中,他所在的教四旅用这一战术,夺取了日伪据点130多个,以伤亡100多人的轻微代价,取得了歼敌近万人的战果。
新中国成立后,
王秉璋曾与钱学森等人配合,主持了中国的“两弹一星”研制工作。
据报道,1960年2月,中央军委扩大会议确定了“以两弹(原子弹、导弹)为重点”的方针。会议期间,时任空军司令员刘亚楼对王秉璋说:“上面要调你去搞导弹工作。”王秉璋一听急了,说:“我胜任不了这项工作。”刘亚楼说:“我顶不住哟,是中央定的,你自己找中央去吧!”
王秉璋找到周恩来,说:“总理,我水平低,不懂导弹啊!”周恩来说:“你水平低,那你说,在我们老同志里面谁水平高,谁懂导弹?你推荐一个。”王秉璋摇头道:“我推荐不了。”
周恩来说:“你推荐不了,那就由你干。”
当年4月,
王秉璋出任原国防部第五研究院党委书记,钱学森任副院长。
他们顶住前苏联撤走专家的压力,
当年11月,中国第一枚导弹——“东风一号”短程弹道导弹发射成功。
之后,“东风二号”至“东风五号”陆续发射,多种型号的地空导弹和海航导弹也陆续成功研制。
1968年19月,王秉璋被任命为原国防科委党委书记,上任后,他在大西北指挥了第10次核试验;1970年4月,以“东风四号”为基础的“长征一号”运载火箭,成功发射了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
据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的《中共党史人物传》记载,
王秉璋“一直工作到1971年10月”。据
王秉
璋女儿向“政事儿”透露,
王秉璋自1971年至1981年间一直被关押在秦城监狱。
让老将军感到宽慰的是2000年出版的《中国党史人物传》里这样说:“王秉璋同志对巩固扩大湖西抗日根据地,建设人民空军,特别是在我国导弹与航天事业的建设与发展方面建立了重大功勋”!红军老战士王秉璋将军永垂不朽!
来源:“政事儿”、唐师曾等
华山穹剑
——
时政分析、军情解读、国际纵横、历史回眸,国人关注的微信大号。我们每日将提供您喜爱的精品荟萃。
【敬请关注公众号:华山穹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