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产江湖,
闽系
一直都是凶猛的代名词,不仅是土地获取层面的激进,更加让人上头的是挖人的效率,
似乎凶猛拿地+挖人就是
闽系
的传统经营战略,这点应该可以笑傲江湖很久。
早期
闽系
江湖几乎都是民企为准,高周转时代曾经也是地产行业的一个典型代表群体,
特别是中意上海这个城市,因此早期
闽系
把上海作为革命根据地。
随着世茂,旭辉,阳光城,正荣都传统
闽系
地产的落幕,江湖上这三年也涌现了新闽系四巨头:
福建国企军团正在撑起
闽系
的半边天,新
闽系
终于诞生。
新
闽系
也承接了早期闽系房企的几大特点,
还是那句话:凶猛拿地+大力挖人+深耕上海三部曲
,似乎相同的路线重新再走一次,或许这也是很多玩家所喜闻乐道的。
新
闽系
四巨头里面,建发地产属于冒出头的一家,大家各自头顶着世界500强家底的头衔全国厮杀,
但是2024年半年报来看,大家的数据也反映了真实情况,都是半桶水。
在前面高速发展的20年,很多地方国企似乎并没有看到如何发展,几乎都是深耕本地区为主,
但是如今更加艰难的下行年代,大家似乎都开始大力投资地产。
新
闽系
四巨头就是地方国企的先行者,继续把闽系光环发扬光大似乎也是不争的事实,
除去建发地产之外,国贸地产这几年动静也比较大。
国贸地产也是走的建发系的老路,开始对一二线城市进行猛攻,
其中成都,广州,上海,厦门等城市不乏很多高溢价项目,可以说把闽系精神发扬光大的典型代表
。
国贸地产自2014年进入上海市场以来,
十年间已经累计布局12宗宅地(含联合拿地)
,其中9宗在松江,国贸地产对松江的情缘深厚
。
2024年5月28日的上海二批次土拍中,国贸地产&松江交投以底价26.98亿元,摘得松江区广富林街道一幅宅地,
房地联动价格达到6.3万/㎡。继年初摘得佘山北宅地,国贸也由此拿到了深耕松江的第九个住宅地块。
因此,从总体的战略导向来看,国贸属于地方国企里面较为激进的一派,
这与华发,越秀等粤系国企相对比,国贸地产底牌更加单一一些
,但是拿地走规模路线的逻辑更为强烈。
另外一个方面,国贸地产也与其他地方国企一样,
拿地的同时也要大力在人才市场倒腾一番,试图通过国企关环吸引一批市场上遗留的高手入局
,能否为撑起未来的地产事业。
其实大家应该知道,
早在2022年,国贸地产的总经理就已经变成了万科系的李剑峰
,86年后,曾经担任万科福州城市总角色,属于深耕福建时间比较长的经理人之一。
于是过后的几年,国贸大本营的重要岗位也几乎都是万科福建团队为主,因此从目前管理半径来看,
国贸地产的版图还不算是大企业的组织,急需要市场上成熟度更高的人才加盟提升整体团队的管理颗粒度。
也就在前面几年时间,国贸在市场上也引进了另外市场化更好的地产人加盟,
一位是前国贸地产运营管理部总经理沈阳,另外一位是前国贸地产集团营销中心总经理。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这两位重量级嘉宾都在今年选择了离职,对于国贸地产来说或许还是值得思考的。
沈阳,
80后,重庆大学工程管理专业毕业,2006年以中海海之子身份加盟中海地产
,11年时间从管培生一直做到中海公司助理总。
2017年沈总加盟远洋地产宁波公司并担任城市总
,负责远洋地产在宁波,浙南市场的拓展与运营管理,并且取得了不错的成绩,浙江版图与日俱增。
2019年恰逢国贸地产大力拓展上海市场,作为最熟悉的战场之一,
沈总加盟了国贸地产担任上海总经理
,全面负责华东与上海周边城市的全面管控工作。
2019年到2013年,国贸地产在上海可谓是大杀四方的视角
,土地拓展与业绩排名逐渐引起了行业注视。
不过让人看不懂的是,2023年春节过后沈总就直接调任了集团总部负责运营与战略工
作,或许这也是其选择离职的导火索之一。
另外一位营销高管,
张杰,同样也是中海海之子的头衔,后续在世茂,奥园,正荣集团都担任集团营销高管
,也是属于华东地区明星经理人之一。
2023年上半年加盟国贸地产担任营销总经理,如今似乎还没到一年时间就已经离职
,小编也独家搬到过张杰已经加盟中旅投资广州副总经理,应该还是投奔胡总去了。
无独有偶,
国贸地产除去在集团层面高管流动较大之外,在地区公司层面也出现了比较大的动静。
在成都国贸,
不管是人力还是营销还是投资负责人,都经历了多次变动
,成都国贸也是豪言辈出啊,入局的当年就号称百亿战略,不过现实也是相当残酷的。
从目前上半年成都房企业绩表现来看,国贸地产并未进入十强,而且是位居在20左右,也算是榜上有名的,
但是距离百亿目标或许还是天文数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