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讨论了现实生活中的婆媳关系,指出虽然影视作品中展示的婆媳关系亲密的情况存在,但现实中大多数婆媳关系需要物质、学历、素养等支撑。文章提出儿媳作为外人,在婆媳关系中需要承认现实的亲情缺失,并客观看待这种关系。同时,双方应该相互尊重,相互理解,以更好地建立家庭关系和氛围。
文章提出,在婆媳关系中,儿媳需要认识到自己和公婆之间是缺乏亲情基础的,不要强行追求过于亲密的关系。
文章建议,在婆媳关系中,双方应该像对待亲戚一样客客气气,互相尊重和理解。通过建立良好的家庭关系和氛围,对下一代也有好处。
文章强调,在婆媳关系中,双方都需要付出努力。帮带孩子和养老问题是双向的,需要公平对待,互相理解。
很多时候我们看电视剧或电影,里面的婆媳关系好的很多,而且会亲密得跟亲生的一样,双方之间少有矛盾,还相互付出,于是特别羡慕和期望,其实没有必要。
因为这事在现实中也是讲“二八”法则的,这类婆媳关系状态肯定有,但是属于少数,因为这里面需要物质、学历、素养、智慧和成长环境的支撑,这个门槛不低,对于大部分家庭来说,是不容易达到这种状态。
对于大部分家庭来说,学历、认识和物质基础积累极为有限的情况下,没有高超的智慧和情商来双向奔赴,那么只能退而求其次,做到互不越界,也容易相安无事,相处融洽。
所以说,在大多数家庭关系状态下,儿媳真的是外人,而且儿媳也没有必要介怀这一点,这对儿媳自己更好。
一、
所谓儿媳真的是外人,是站在实际情况下的结论。
毕竟公婆和儿媳本身就是非亲非故的两家人,双方往往距离很远,没有共同生活的经历,也没有多少交集,相互不认识,没有交集也就没有情感基础,双方本是陌路人。
只是因为公婆儿子跟儿媳结婚了,组建了家庭,突然之间公婆也就跟儿媳之间有了联系,这种联系跟突然从天上掉下来的一样。
公婆的儿子是喜欢儿媳,经过跟儿媳的相处和交集,双方相互认可和喜欢,才有了后来都婚姻,但是公婆在跟儿媳的关系中是被动接受的一方。
公婆对儿媳并没有深入的了解,也没有深入的接触,可能有点喜欢,更多属于表面的相互了解,但因为儿子的关系,突然有了这层联系,而且这层关系突然拉近到了“爸、妈”的层次,很实际但并不容易划等号。
因为双方没有共同生活过,没有年复一日地相互了解过,没有亲情积累的基础,本身就存在这种实际长时间大跨度的亲情缺失,虽然天上突然掉下来了这段关系,依然改变不了这种跨度缺失的本质。
所以说,儿媳是外人,其实跟公婆也是外人一样,是承认这种缺失的情况下,来客观看待这种关系。
反而强行要把跟公婆关系拉到一个很亲密的高度,又没有积累到对应的智慧和能力来应对,反而不合时宜,双方都容易受伤,还很累。
二、
说儿媳真的是外人
,而且儿媳也没有必要介怀这一点
,这对儿媳自己更
好,这是建立在承认现实缺乏亲情基础,在这个基础上更好操作的角度来评论的。
是的,就是因为儿媳本是外人,所以要儿媳来公婆家,公婆最好把儿媳当亲戚这种外人来看,来的都是客,要好好招待,不要为难。
要客客气气烧一大做桌子菜,要以重视的标准去接待,还要夸对方,不要挑剔和挑刺,把儿媳当奴隶来看。
因为儿子生了孙子孙女,也要尽量去帮他们带带孩子,亲戚有困难了,自然是要帮一把的,而且还有自己儿子部分的原因。
要看清自己家的界限,在自己家的事自己说了算,到了儿子家,越界的事就不要去干扰。
把儿媳待好了,儿媳对公婆自然也会好,对公婆的儿子也好,这才能形成更好的家庭关系和氛围,对下一代更好。
当然了,儿媳对待公婆也要用这个标准,把公婆当更亲密的亲戚来看待,对待老人要尊重,不要当成自己亲爸妈那样要求和使唤,更利于双方情感的增进。
一旦把本该的界限划清楚,在行动上会更有分寸,在选择上也不会更多的困扰,会更加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