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常青藤爸爸
本公众号由耶鲁毕业、在世界著名投资银行高盛工作多年的奶爸创立,旨在分享科学育儿知识、推荐优质教育资源。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丁香妈妈  ·  别不信!鱼油真对血脂好,但很多人吃错了 ·  5 天前  
常青藤爸爸  ·  阳澄湖开捕倒计时,提前买蟹卡可划算太多了 ·  6 天前  
科学家庭育儿  ·  拿到英语新教材,家长群炸了,为啥变化这么大! ·  1 周前  
51好读  ›  专栏  ›  常青藤爸爸

升入初中的第一次家长会,打得我措手不及

常青藤爸爸  · 公众号  · 育儿  · 2024-09-22 08:00

正文



大家好,我是芳姐。


作为常青藤爸爸的大管家,我一直身居幕后,料理公司日常事务的同时,也兼任公司的首席选品官、测评官。


从央企到如今的互联网公司合伙人,从高管到如今的北漂。我始终坚信女性的力量,也更希望能成为女儿的人生榜样。


吾家有女初长成,豆蔻年华,乳名豆豆。时光飞逝,今年她已经正式成为初一新生了,依然开朗,依然能放声大笑,依然可以放肆想象。


做妈妈,我只选佛系:只卷自己,不卷孩子。


给了她更多包容度的同时,也让我在妈妈这个角色上愈发游刃有余。所以关于孩子教育的问题,尤其是青春期孩子的教育问题,我也想要跟大家分享一些我的思考。


这段时间,微博上有一个热搜,让我挺不理解。


桂林一个中学的老师,挨个翻包没收学生的零食。


乍一看确实挺不合理,有人说这是在侵犯学生的隐私,有人说老师初心好但方法错了,有人说这是老师在霸凌学生……


后来学校的工作人员就回应了:


“允许孩子带零食,但不允许带垃圾食品。”


但还是有网友不放过,不停地追问:


“零食去哪儿了?”(暗示老师私吞了零食)

“这不是侵犯人权吗?”(指责老师侵犯孩子隐私)


我就很无语了。


事实上,在我看来,这所学校之所以被推上舆论风口,不是因为“太严格”,而恰恰是因为“过于自由”了。


“允许孩子带零食”,这个规定引起了一系列问题:


  • 什么算零食?

  • 什么算健康零食?

  • 什么算垃圾零食?

  • 万一出现食品安全问题,算谁的责任?


问题太多,答案又过于模糊,而后果又很难控制,只能逼得老师挨个检查。


当下很多人张嘴闭嘴都是“人权”“自由”,动不动就批评学校的各种举措。但说到孩子的教育,又希望他能“勤奋”“自律”“遵守规则”“专注”。


可如果只强调所谓的“权利”和“自由”,没有约束,又怎么能让孩子“遵守规则”“专注”。


学校应有的管理和规范学生的职权,应该还给学校了。


桂林中学这件事表面上看矛盾是“零食自由问题”,实际上是过度的学生自由和过小的学校管理职能之间的矛盾。


巧的是,这件事上热搜之前,我刚参加了女儿小升初后的第一次家长会,老师也谈到了零食和学校规章制度的问题,也让我深受启发。


01
零食自由背后,隐藏重重危机


老师的态度很明确:


不准带。


任何零食都不能带。


对此,我开始是有点不满。因为豆豆学校食堂的饭,实在是难吃。学生说难吃,老师也说难吃,但屡次反应都没什么改进,大家就疲了。

(《体育老师》剧照)


我本来希望,孩子能带点零食,吃不下饭的时候也能垫垫肚子。但老师说了几个理由,也挺有说服力:


如果允许带零食,带多少合适?孩子很容易就超量了。


孩子吃多了零食,肯定就吃不下饭了,正常的生长发育都可能受影响。


一旦开始带零食就容易形成小团体,你带什么,我带什么,你带没带,都是理由。


不过,老师说的最后一个理由才是真正说服我的:

孩子带零食,很容易形成攀比。你带什么牌子的,多少钱,我带什么牌子的,多少钱。这个口子一旦撕开,就没法管了。


豆豆越长越大,对品牌和价格了解得越多,我就对“攀比”越担忧。


02
每一个“松动”背后,可能会是失控的前兆


为什么这么说,我举两个例子,估计妈妈们多少都能有些体会。


一个是我认识的老领导,家里经济条件很不错,妻子全职在家照顾孩子。但有段时间,家里老人生病了,妈妈实在顾不开。


考虑到孩子学业紧张、时间宝贵,再加上孩子已经上初中了,能自己打车上下学了,他们就每个月给孩子一两千块钱用来打车。


但没想到,这小子依旧天天坐地铁和公交,回到家就跟饿狼一样。


钱,去哪儿了?


孩子妈妈突然发现,家里多了一双新鞋。一问才知道,这鞋价值上千块,买鞋的钱都是从打车钱和饭钱里省出来的。

(《小欢喜》剧照)


我由此知道,中学的男孩特别热衷于攀比鞋子。你穿什么牌子的,什么款式的,多少钱,已经成为他们获取优越感的重要方式。


后来,从豆豆的嘴里,我又了解到一个事实:鞋子攀比已经不是男孩的专利了——看我又单纯了。


有一天,豆豆放学回家跟我说:

“我一个女同学今天穿了一双椰子鞋,特别漂亮,得一千多呢!她妈妈真好。妈妈,你能给我买一双吗?”


我当时就惊呆了:


  • 这女孩家里挺一般的,怎么会花这么多钱给女儿买鞋?

  • 孩子正是长个子的时候,三个月就得换一个码,买这么贵的鞋是不是太奢侈了?

  • 这女孩怎么对鞋子的价格这么清楚啊?告诉同学,是要显摆吗?


在女儿的衣食住行上,我一向都坚持“经济实惠,健康安全”。事实上,对一个孩子来说,几百块的鞋子和衣服已经挺好了。


偶尔给她买贵一点儿的东西,我也经常不说价格,或者少报,就是想让她淡化攀比的意识。


但显然,影响豆豆的不止是我一个人,学校的环境、同学的言行也是重要影响源啊!


这时候班主任的强势规定,于我来说,就像是“救命稻草”。


除了零食,老师还对孩子们的着装和饮食有很严格的规定,有些甚至还有点不近人情。


比如,周一举行升旗仪式必须穿校服。


其他时间不穿校服的话,就必须穿跟校服颜色接近的衣服,衣服上不能有过分出挑的色块和花纹,最好都是素素静静的。


鞋子呢,规定更严格了,不能有太多花纹或奇特造型外,颜色只能是“黑、白、灰”。


卫衣只能穿不带帽衫的款式,不可以带品牌标识。


中午可以让孩子在食堂吃,家长也可以正常送饭,但不能送麦当劳这种快餐和饮料。


规定很细致,甚至可以说有些苛刻。有的人可能会受不了,觉得这是限制了孩子的自由。但在我看来,这种做法最大程度地抑制了“攀比”。


实际上,不仅孩子需要抑制“攀比”,家长也需要。


03
家长的小心思,老师一眼就看穿


开这次家长会之前,我还挺紧张的。


女儿班里一个同学的家长,跟我是熟人。她就问我一个问题:


“给老师送礼了没?”


这问题,还真难住我了。


女儿上的是一个九年一贯制学校,升初中后我就没多想。


教师节那天,我和女儿一起准备了一些小贺卡。


但孩子到学校后,发现其他同学的礼物比自己好,就没拿出来。这事儿,我是后来才知道的。


我就心里犯嘀咕:


“老师会不会因此对女儿有意见啊?”

“要不要找个机会跟老师套套近乎啊?”

(《小欢喜》剧照)


我还时不时打听,别的家长给老师送礼了没,送了什么,也暗暗琢磨,自己送什么合适。


家长会上,在我忐忑之时,班主任好像一眼就看破我了,在班上直接说:

“这几天有家长私下约我吃饭,还有家长说自己认识什么什么人。”

“以后这事儿不要再跟我说了,我是不会出去吃饭的。”

“你认识什么人也不会让我高看你一眼,反而让我要看低你。”


这话一出,我心里的石头咚地落地了。


随后,老师又说:

“等孩子们毕业了,考上理想高中了,教师节的时候回来,我请大家一起吃个饭。”


好了,这下石头不仅落地,还给埋土里了。


可能是因为当时太在意这件事了,就对老师这几句话印象深刻。


孩子攀比、家长攀比,这两大最难解决的问题,班主任几句话就全摆平了。


回家的路上,我忍不住一直感慨:


“这老师,真厉害啊!”


可这厉害,不仅指的是“严厉”,还有“温柔”和“机智”的一面。


比如,老师规定不能带零食,但老师却常备着一些吃的,孩子要是真饿了,也能找老师要到吃的。


还有学校食堂很难吃,老师就给孩子洗脑:

“好好学习,高中考到天津一中或者南开中学,他们学校的食堂很好吃。”


所以,现在女儿已经不再抱怨食堂难吃了,还拒绝让家里人送饭。说是这样反倒能激励自己好好学习,考上重点高中。


这是被“吃苦教育”给洗脑了吧!?

(《恶作剧之吻》剧照)


开学一个月,关于学校的新闻挺多,有家长和老师之间闹矛盾的,有孩子和老师闹矛盾的……


纷争很多,具体情况也不一样,谁对谁错也很难一刀切。


但我从这次家长会上得到一个启示:


信任,就是最好的沟通。


老师和家长不是敌对关系,而是合作关系。


老师信任家长的配合能力,家长信任老师的管理能力,里应外合,就能给孩子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叨叨叨说了这么多,还想跟大家聊一聊。


  • 孩子开学一个月了,你有开过家长会吗?

  • 在家长会上有什么让你印象深刻的事情吗?

  • 你发愁过给老师送礼的问题吗?

  • 你有什么小妙招吗?


欢迎在下方留言分享。









1

END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