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阅各大报刊杂志的头条,你会发现大把大把的文章都在谈探讨“哪里是下一个硅谷”。然而有评论员称,旧金山湾区日益高昂的生活成本,让许多企业开始迁移到地价较低而又人才充裕的地区,比方说奥斯汀、菲尼克斯、迈阿密和波尔得。
然而,不管这些城市再怎么努力,硅谷多年来孕育的思维、文化和研究氛围,是别的地区难以逾越的。不过这也没关系,因为试图复制硅谷只能使我们的想象力受到钳制。我们不仅要发问,硅谷是否代表着人类创新的巅峰?或者说,其他地区是否有潜力超越它成为更伟大的存在?
◆
◆
◆
科技已死
近来,不少业内人士哀叹连连,称传统的“高科技”领域(电商、社交媒体、计算机硬件和电信等)正在面临创新放缓的问题。
这一问题的背后,是消费互联网行业的日渐饱和。有媒体报道,消费者84%的上网时间往往固定在5个应用上。换句话说,几乎2/3的用户不会每个月都下载应用。
下图为智能手机用户每月下载的应用数量。
大概5年之前,谷歌手机部门负责人吴修铭曾在其书作《The Master Switch》中提到过这一问题。吴修铭对信息技术行业的长期趋势进行了分析,发现颠覆性的技术往往随着时间发展越来越封闭,并趋于统一。
的确,曾经我们都以为AT&T只是一个向西部联盟电报公司的垄断发起冲击的破烂创企。谷歌、亚马逊、苹果、Facebook也是一样,人们轻视它们为传统巨头的挑衅者,而现在,这些公司的力量早已超过其前辈,能够粉碎任何威胁其商业模式的后来者。
当然不是说硅谷就不会再诞生伟大的公司,但我们或许可以关注一下其他地区。
◆
◆
◆
科技万岁
在《第三浪潮》一书中,Steve Case说,我们正在走入一个“科技型XX”听起来和“电气型XX”一样可笑的年代。
确实,“科技”行业的下一波巨浪可能不是“科技”,而是信息在更广阔市场的运用。
眼下,众多行业的发展似乎都在为我们塑造一个互联的未来,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正逐渐成为各行各业的奠基石。乔治·奥威尔如果看到这一幕,大概会很懊丧,50年后,我们的大部分工作将由机器人完成,同时这些机器人也是互相联通的。
正因如此,颠覆将不仅仅限于电商、软件、消费互联网或社交媒体行业,寻找下一个“独角兽”,这样的心态也未免显得视野狭窄。相反,我们或许已经可以开始期待下一个“万亿美元”公司。
如果说亚马逊颠覆了零售行业,Facebook颠覆了社交媒体行业,那么,谁将让能源、制造、农业、医疗和金融行业风云变幻呢?换句话说,在应当探索下一个苹果的时候,为什么要找寻下一个Uber呢?
◆
◆
◆
底特律将凭借自己的优势战胜硅谷?
在自动驾驶技术上,底特律可能比硅谷更有竞争力。虽然业内人士预测各异,但许多研究机构均表示,自动驾驶汽车有望成为人工智能技术的首要展台,2030年将得到广泛运用。
这一言论让硅谷和底特律之间的战争硝烟愈发浓厚,许多人猜测,随着底特律这座城市的衰败,他们可能竞争不过伊隆·马斯克和Larry Page。
然而,评论家们可能忽视了,这座建立在汽车工业之上的城市,明显比硅谷拥有更多优势。尤其是,它独特的地理位置,让STEM(科学、技术、工程、数学)专业的人才趋之若鹜。当前,底特律的科技产业发展迅速,其本地化的产业集群,也是硅谷难以复制的。
◆
◆
◆
中西部的巴黎
硅谷最初能够走红,得益于三个因素:高教育水平人口,相对低廉的生活成本,以及大量STEM领域人才。和70年代的湾区一样,当前的底特律同样坐拥这三大优势。
首先,底特律-安娜堡地区的人口受教育程度相对较高。据调查,安娜堡在教育程度最高城市排名中位列首位,领先于第三位的圣何塞以及第七位的旧金山。
其次,底特律地区的生活成本低于全美平均水平,比之硅谷简直是白菜价。
最后,底特律对STEM专业人才的吸引力越来越强。近几年来,该市STEM岗位的增长速度是传统岗位的6倍。
尽管底特律在近10年内的人口出现了下降,但与此同时,年轻的大学毕业生人生却增长了59%。
此外,密西根州的创企环境要比全美更加多样。《福布斯》的调查显示,密歇根州有28%的风投是女性、非裔美国人和LGBT群体。
◆
◆
◆
奔跑的底特律
2008年,时尚行业企业家Joseph和Brendan Blumentritt推出了一个T恤系列,口号为“奔跑的底特律”。由于这句话捕捉到了底特律深藏的创业精神——一种因早期行业颠覆者亨利·福特而孕育的精神,很快它就红遍了大街小巷。
是的,底特律在奔跑。
在过去的10年间,底特律的创企生态系统发展惊人。据调查,2015年,该市共有36家风投公司,AUM(资产管理规模)达53亿美元,5年里几乎增长100%。此外,投资数量和创企数量也在稳步攀升中。
在本地风投繁盛期间,底特律的科技创企同样蓬勃发展。去年2月,外媒刊文称,2014年,底特律市共有100多家科技创企,而整个密歇根州的同类创企总数是248家。准确来讲,2014年是底特律创企活动首次胜过隔壁安娜堡的一年。
科技创企的飞速发展,离不开底特律亿万富豪Dan Gilbert的支持。这位Quicken Loans(美国最大的网络零售抵押贷款公司,于1985年在底特律成立)的创始人屡次大笔投资当地创企,力图通过追随潮流技术,将曾经的“汽车之城”从衰败的路上拉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