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家长慧
中国家长们的学习交流平台。是微信上的家长会、思想上的家长汇、收获上的家长惠。让我们共同学习,共同进步,共同成长。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丁香医生  ·  你的膝盖还好么?10 ... ·  23 小时前  
营养师顾中一  ·  腐乳,人间美味还是致癌毒物? ·  3 天前  
营养师顾中一  ·  「三高」了,什么不能吃?1张表说明白! ·  2 天前  
丁香生活研究所  ·  这几种像奶茶的饮料,建议减肥控糖人常喝!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家长慧

逼孩子努力,不如培养孩子自制力!

家长慧  · 公众号  · 养生  · 2017-06-14 15:09

正文

您是家长吗?是!就点标题下方蓝色的 家长慧 三字,然后点关注,您就可以享受到我们为您提供的最新教育和健康等信息。


家长慧----做中国最好的家长学习交流平台



“你觉得决定一个孩子未来成功的关键是什么?”昨天我们在家长群里聊了这个话题。


涵涵妈:“智力,当然是智力。有了好的学习成绩才能够进入好大学,进入好大学才能出人头地啊。从怀孕开始我就注意这方面的培养,听说DHA对孩子的脑子有帮助,那时我吃了很多DHA的营养品。”


彤彤妈:“性格。智力固然重要,但是考上好大学未必能够成功,你看马云、李嘉诚都不是什么名校毕业的,现在好多企业家都不是什么名校毕业的,我觉得他们能够成功关键还是他们的性格。”


茜茜妈:“才艺。马云李嘉诚那种都是靠命的,我对我的孩子要求不高,现在看来以后拿个大学文凭进个单位一般没什么问题的,我想那时大家在相同的条件下,那些会一两个才艺的都特别吃香。我们公司的小李就是这样,工作能力不怎么突出,但是小姑娘能歌善舞,领导特别喜欢她。”

......

是的,千万个妈妈有千万个不同的答案。你的答案是什么呢?



心理学研究表明: 一个人能否成功,自制力的影响是智力的2倍还多。


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斯坦福大学心理学家米歇尔教授做了一个著名的“棉花糖”实验,他邀请了许多四岁的孩子参与这个实验。开始时,他告诉孩子们,“这里有颗棉花糖,我需要离开房间15分钟,等我回来时,如果棉花糖还没有被你吃掉,我就会再给孩子一块作为奖励。”


当教授离开房间以后结果怎样呢, 有些孩子马上把糖吃掉了,有些等了一会儿也吃掉了,有些等待了足够长的时间,最后还是把棉花糖吃了。有趣的是,1/3的孩子并没有吃掉棉花糖,他们有些闭上眼睛等了十五分钟,有些不停地闻甚至舔上一口,有些通过玩裤子,玩手指,唱歌来分散自己的注意力,的确,这段时间对于这些孩子是难熬的。


14年后,他找到了当年参与棉花糖实验的孩子进行了后续调查,他发现当年可以忍住不吃棉花糖的孩子普遍“更具有竞争力”,更强的体魄,高考成绩也比吃了棉花糖的孩子平均高了许多分。


“我的孩子做事虎头蛇尾,没坚持两天就放弃了,练琴是这样,跑步是这样,就连喜欢的舞蹈也常常拖着不肯去跳。”


“我的儿子去年寒假打算锻炼英语口语,一开始还是劲头很足,早上早早起来朗诵英语课文,但是没过几天就坚持不了,继续睡懒觉,所以也没什么成效。今年暑假,说要继续补口语,很担心他还是像去年一样,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怎么办?”


“每天孩子玩手机玩电脑,说好只玩一个小时,但玩着玩着就停不下来,作业也不写了....怎么办?”


这些都是妈妈们问的典型问题,其实也反映了孩子的自控能力差,是很多家长面临的问题。


从字面上解释: 自制力是控制自己的能力,是指能够完全的、有意识的控制自己情绪,支配自己行动的能力。


情绪方面: 有些孩子动不动就爱发脾气、跟父母顶嘴,任性,也可归咎为自控力叫较弱,不能很好地控制自己的脾气。


行动方面: 做事情半途而废,三心二意,容易放弃,学习、做作业等就会受到影响。生活中,也不能很好地坚持做好一件事情,比如培养并坚守某种兴趣爱好。


毫不夸张的说,自制力欠缺的孩子比比皆是!所以会在学习、性格等方面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很多家长为此焦虑不安。


现在,越来越多的家长也开始意识到自制力的重要,可是熊孩子们体内就像有个贪婪的怪兽:


垃圾食品吃到停不下来

玩具买到房间塞不下

手机玩到飞起

一言不合就大发脾气

……


这哪里是没有自制力啊,简直是自制力为负数!

特别是家里是男孩的,更是深有体会。


隔壁老王家的姑娘,那叫一个温顺可爱,说好只吃一颗糖绝对不吃第二颗。可小儿子呢,往往是三天不打上房揭瓦,说好只看两集动画片,愣是看到后半夜。


学习哥从侧面了解到,老王夫妻俩平时对孩子基本一视同仁,但是家里的老人却难免重男轻女,加上儿子本来就年幼一些,所以从小得到的照顾会更多。


从这一点看,姐姐比弟弟有更强的自制力就并不奇怪了。弟弟仗着家里有更多人疼爱,即使偷懒耍赖、调皮任性依然可以被庇护,因此靠撒娇、哭闹来达成心愿便成为家常便饭;而姐姐想要获得同等的关注和宠爱,则需要控制自己的情绪,并做出更符合父母期望的行为。


也就是说,真正影响孩子自制力的不是性别,而是家长不同的教养方式。家长对男孩的教养方式降低了他们的自制力,而对女孩的教养方式提高了她们的自制力。



那么,有哪些不利于自制力培养的教养方式呢?


  • 首当其冲,会明显降低孩子自制力的一个行为,就是“打孩子”。


家长们觉得打孩子能起到警示的作用,下次他就不敢了。然而,孩子们不这么想。他们当然会害怕被打,但不会因此自制。而是因为怕被打,学会了撒谎或是偷偷做。


确实在现实中,男孩更容易挨打(皮糙肉厚,抗打?),家长对女儿总是会多一些心疼。男孩们深受其害,自制力自然不如女孩。


所以,不管你家是儿子还是女儿,如果你还在动不动就打孩子,记得收手了喔。


要是不能打孩子,那孩子表现出没有自制力的行为时难道就不管了吗?当然不是!


  • 家长忽视孩子没有自制力的行为


有研究表明,当孩子做出没有自制力的行为时(例如发脾气要买零食),家长要是忽视就会降低孩子的自制力。男孩的家长比女孩的家长更容易忽视这些。孩子没有得到正确的引导,自然会重蹈覆辙。

所以,家长们要多关注孩子,特别是男孩的家长要反省一下。当孩子表现出没有自制力时,你是不是没耐心,放任了?


建议大家温和而坚定的提出之前的约定,告诉他如果不按约定就会受到惩罚,让他自己再做一次选择。


这时,孩子很有可能会产生负面情绪,家长可以安静的陪伴和聆听,不要过多介入。


这方法不会一次凑效,但坚持下来,你会看到孩子的改变。



上面提到的打孩子和忽视孩子都不好,那能提升孩子自制力的教养方式又是什么呢?


  • 尊重孩子对时间的规划,允许孩子适当放松


曾见过一个妈妈,回家看到孩子在看电视,就对孩子发火,指责孩子不学习。孩子说我作业都做完了,复习预习也都做过了,电视刚打开呢。


然后妈妈就跟孩子吼到:作业做完了,就不会看看课外书吗?下次考试你就一定能考一百分吗?说能考到一百分就看电视,不敢说的话,就别偷懒。然后又给孩子找了两套习题要求孩子做。


其实有研究表明,人的自制力是有限度的,大脑会在苦差事和寻找简单的奖励之间寻找平衡,所以如果让人连续完成两件事情,每件都需要很强的自制力,那么第二件事往往做得更差。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