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科学10分钟
不空不松,从严以终。测试狗(www.ceshigo.com)官方订阅号。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环球人物  ·  “反华妖女”破防:金主不给钱了! ·  16 小时前  
南方人物周刊  ·  开学了,大学教授带孩子读四大名著学写作 ·  17 小时前  
每日人物  ·  金价暴涨,年轻人买0.1克金贴在手机上 ·  17 小时前  
每日人物  ·  4亿人都在用的必需品,集体“塌房”? ·  昨天  
51好读  ›  专栏  ›  科学10分钟

王东海教授,重磅Nature Materials!

科学10分钟  · 公众号  ·  · 2025-01-10 15:00

正文




存在问题

可充电全固态电池(ASSBs)因其采用的刚性不易燃无机固态电解质(SE),表现出提高安全性和延长寿命的特性。然而,许多转换正极材料存在电子和离子电导率较差的问题:

(1)转换正极材料的电子和离子电导率较差,导致固态转化反应主要发生在ASSBs中的活性材料、碳和SE之间的三相边界上。由于固-固接触性质(如表面积、粒度、刚度和空隙),三相界面接触面积有限,导致电池性能差,活性材料利用率低。

(2)在转换正极中,硫正极具有高理论容量和天然丰富度,但同样受到固态转化反应限制,导致锂-硫(Li-S)ASSB的硫利用率低。硫正极在三相边界也遇到固态转化反应限制,使得Li-S ASSB的能量密度降低。

(3)尽管已有多种方法来解决固态转化反应限制的问题,但未从根本上改变固态转化反应对三相边界的依赖性。由于固态转化反应的限制,即使采用各种促进传输的方法,难以显著提高电池性能和活性材料利用率。




成果及亮点

基于此, 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王东海教授(通讯作者)等人 开发并实现了硫正极中的混合离子电子导体(MIEC),用以取代传统的固态电解质,并在硫-MIEC界面处引发转化反应,显著提高了Li-S ASSB中的活性硫比率和转化度,实现了高放电容量和长循环寿命。

(1)创新地在硫正极中引入了混合离子电子导体(MIEC),成功地在硫-MIEC界面处引发转化反应,突破了传统三相边界的限制。使用MIEC20且球磨20小时后,在Li-S ASSB中的活性硫比率高达87.3%,转化度超过94%,实现了高放电容量(>1450 mAh/g)和长循环寿命(>1000次循环)。

(2)不仅提出了上述创新方法,还加深了对Li-S ASSB中硫转化反应行为的理解。定量光谱电化学方法和多尺度成像技术为研究硫转化动力学和ASSB中的电极界面提供了有力的工具,为未来的ASSB研究和开发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方法。




内容解读

多种高纯度化学物质,包括Li2S、LiI、LiBr、P2S5、TiS2、MoS2、Li6PS5Cl和无水庚烷,被用于合成固体电解质(SE)粉末。合成过程中,对于LPS和MIEC,采用行星球磨机将化学计量的Li2S、P2S5与TiS2或MoS2混合研磨20 h。对于LPSBI,则将Li2S、P2S5、LiBr和LiI粉末在无水庚烷介质中球磨40 h。随后,收集的粉末在真空条件下干燥并退火处理。所有操作均在氩气手套箱中完成。

图1.使用MIEC的硫正极示意图

图2.硫利用率低的根源分析

图3.材料表征

图4. 60 °C下Li-S ASSB的电化学评估

MIEC10和MIEC20表现出稳定的锂化/脱锂过程,且初始放电比容量高于LPS。通过微分容量与电压曲线分析,证实了MIEC在提高硫利用率方面的作用。倍率性能评估表明,S-C-MIEC20在所有电流速率下均表现出更高的比容量。在恒流恒压模式下,S-C-MIEC20电池在1000次循环后容量保持率约为97.6%。GITT测量显示,MIEC20有利于降低锂化过程中的过电位和欧姆降。定量分析表明,S-C-MIEC20正极中的活性硫比例和转化率均高于S-C-LPS。此外,MIEC20还被成功应用于其他高能量密度、成本效益高的转换阴极,证明了该策略的普遍性。

图5. S-C-MIEC20 阴极的后期表征

结果显示,MIEC20保持无定形,且Ti-S单元结构变化具有可逆性,放电产生硫空位,充电部分恢复。多尺度技术研究表明,尽管硫颗粒在S-C-MIEC20正极中部分未受约束,形成微粒,但硫-MIEC双相边界的有效界面面积扩大,提升了硫利用率。STEM-EDS和APT分析揭示了亚微米级和纳米级正极界面的元素分布特征,表明在硫-SE边界处形成了富Ti的贫P Li-P-Ti-S域,促进了界面电子-离子传输,提高了电子/离子电导率。




文献信息

Overcoming the conversion reaction limitation at three-phase interfaces using mixed conductors towards energy-dense solid-state Li-S batteries. Nat. Mater., 2025. https://doi.org/10.1038/s41563-024-02057-x.




作者信息

王东海,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教授。1997、2000年先后在清华大学获得化学工程专业学士和硕士学位。2006年在美国杜兰大学获得博士学位,随后进入太平洋西北国家实验室进行博士后研究。2009加入宾夕法尼亚大学州立大学,2014年获得终身副教授。已在Nature Sustain., Nature Energy, Nature Commun, Angew Chem Int Ed, J Am Chem Soc, Adv Mater, Adv Funct Mater, Nano Letters, Chem Mater等知名期刊发表学术论文。

·

免责声明:本公众号致力于分享最新科研资讯,相关内容仅供参考学习,所有转载内容,均不代表【科学10分钟】赞同其观点,不能完全保证其真实性。如若本公众号无意侵犯媒体或个人知识产权,请联系【科学10分钟】小编:19113530170,我们将立即予以删除,谢谢。




·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推荐文章
环球人物  ·  “反华妖女”破防:金主不给钱了!
16 小时前
南方人物周刊  ·  开学了,大学教授带孩子读四大名著学写作
17 小时前
每日人物  ·  金价暴涨,年轻人买0.1克金贴在手机上
17 小时前
天才宝宝育儿  ·  对体罚孩子的老师坚决说不!
8 年前
济宁城网事  ·  夫妻短片,受不了!
8 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