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 我是宁宁 !
淡颜脸的中,韩代表人物分别是刘诗诗,iu。同为淡颜,差别很大。
修容是化妆至关重要的步骤,即能影响骨骼体块,又能影响线条形状。本篇文章我们从中韩修容解析下中韩最高审美的差异,深扒iu,刘诗诗变美小思路~
修容是化妆至关重要的步骤,国内常见的修容方式有韩式、中式两种,两种修容方式差别很大。接下来我们从
绘画角度
解析下两种修容的不同,教你选择适合的修容方式,有效修容。
典型韩国修容画法有两个特点:
1、外重内浅
2、修容阴影走向跟着脸的外轮廓走
1 外重内浅:脸的外缘阴影颜色重,越是内侧阴影颜色越浅 ▼
下图这种点状涂法,本质相同,也是外深内浅,逐层变浅▼
2
修容阴影走向跟着脸的外轮廓走:
观察上面两图,会发现无论点涂还是画线,韩式阴影走向都是跟着脸外轮廓来的▼
以上两点说明
韩式修容把脸看做二维平面,平面表达中轮廓线最重要。
但脸并不是平面的,轮廓线里面有骨骼肌肉形成的高低起伏▼
如果是
中式或者欧美修容
,阴影会根据
脸内里的肌肉骨骼的高低起伏走向
来画▼
韩式修容之所以不跟着脸内部的走向来画,因为他们把脸内部的颧骨下颌处骨骼肌肉形成高低起伏都忽略掉,把脸当作平面,平面就是外轮廓线最重要。
所以韩式修容说:对颧骨下颌的修容,仅指脸一圈的轮廓线(粉色),不包括脸里面颧骨下颌的高低起伏。韩式修容就是跟着脸部外轮廓的走向,一圈套一圈,从深到浅,从外到内
▼
至于外深内浅的画法,也说明韩国这种修容方式和欧美光影立体修容不是一回事,真正的光影修容不会形成外深内浅的颜色(真正的光影修容颜色下文会提到)
韩式修容外深内浅的思路是:把脸当作平面,注重外轮廓线,修容的原理是
用深色收敛轮廓线,使脸由大变小
▼
因为深色在视觉上起收敛作用,那么在外圈涂深色,则脸会变小。就像下图 ,黑白方块实际上一样大,但是黑色更显得小▼
韩式修容把脸当作二维平面的,不是三维立体。韩式修容不涉及光影,更没打算营造立体感。
虽然客观上因为高光的亮和阴影的暗,确实提升了一点点立体感,这种立体程度只相当于浮雕面具,不是欧美的立体雕塑。▼
韩式修容特质:1、外深内浅;2、阴影走向跟着脸的外轮廓线走。最后效果如下▼
根据前文总结下:韩式修容只有一个效果——
大脸变小
。此外能增加一点点立体感,算是附加效果。
韩式修容适合脸型外轮廓流畅,面部内里起伏弱,几乎是平脸的妹子,也就是“不见骨”
▼
此外
不管是大颧骨、宽下颌造成的面部外轮廓不流畅,还是脸的内部骨骼起伏大,韩式修容都没法改善。
所以韩国女星一旦出现大颧骨、大下巴的特质,直接整容削掉,脸型问题通过整形改掉,不需要化妆改变脸型。
像韩佳人这种大颧骨、宽下颌还没削掉的韩国女星极少,而且恕我直言,这种程度的大颧骨宽下颌,仅通过韩式修容也不可能变成
韩式最高审美——内里毫无起伏的,外轮廓极度流畅椭圆脸▼
中式修容(本文特指毛戈平修容)是
汉化版的欧美修容
。究其本质属于
运用光影塑造立体感从而改善脸型比例的欧美修容
。
中式修容的手法特点:
1、
明暗交界线颜色最重
;
2、
阴影走向跟着脸内部的理想骨骼肌肉走向画。
这两点刚好和韩国相反。
1、明暗交界线颜色最重:
明暗交界线指转折处的线条
,有转折才有明暗交界线,一个平面没有转折也就没有明暗交界线,至少两个面有转折才形成明暗交界线。
正常的光影条件下明暗交界线是整个暗部最重的地方
(这是一条规律)▼
人脸的正面也不是一个平面,而是会以正侧面交界线为界向后转折
,所以人脸部的正面侧面交界线就是明暗交界线。
脸越立体转折越明显,越平转折越不明显
▼
正常光线情况下,明暗交界线是人脸上阴影最重的部分
▼
光影凸显形体
(又是一条规律),日常光影没那么强烈,人脸转折和明暗交界线也不明显,所以欧美通
过制造强烈光影,加强人脸的转折
,从而使脸显得
更窄、更立体
▼
以前文章说过,修容是西方传入的概念,
修容是模仿光影强烈的感觉
,所以修容要正确模仿光影强烈的感觉,必须
符合明暗交界线最重这条规律。
仔细观察中式修容、欧美修容,就会发现最重的地方都在明暗交界线,阴影
从明暗交界线到脸的外轮廓,从重变浅
,这一点正好和韩式相反▼
2:阴影走向跟着脸内部的理想骨骼肌肉走向画:
欧美打光=欧美修容,这种打光或者修容属于三维思考方式。
左右两侧的脸是转折过去的其他面,已经不在表达范围内
,是圆是方都无所谓,所以欧美审美中
无所谓脸的外轮廓是否流畅
,在三维思考方式中那是不需要被表达的面,甚至已经不再算作“脸”了▼
欧美修容里真正要表达的脸指红线内区域,
脸的轮廓也指红色线条,即明暗交界线
,所以欧美修容最重要的是明暗交界线,左右两侧的脸是其他面,所以其宽窄是否合适、流畅与否都没那么重要。大家感受到的脸型是红线内区域▼
所以作为欧美修容汉化版的毛戈平修容,自然
对模特下颌宽度和面部外轮廓的流畅度要求不高。
因为在欧美修容和毛式修容概念中,
宽下颌角、不流畅的下颌颧骨都不在要表达的范围内。
而韩式修容则要求模特是极为流畅的椭圆脸型▼
韩式修容把脸作为平面去修容,脸的外轮廓线是阴影最重的地方。用重色收敛外轮廓线,从而使脸变小。轮廓线以内的整个脸都是重点要体现的地方▼
其实中国古典审美也和韩式审美一样对面部外轮廓流畅度要求极高,
但毛戈平式修容源自欧美修容,是西方三维思维模式
,不是平面二维思维模式,所以对面部外轮廓要求不高。
二维平面注重线,特别是轮廓线
(下图右轮廓线是脸上最重的部分),所以韩式修容最重要的地方是轮廓线。
三维立体注重面
,
面的变化通过转折体现
,转折线就是就是明暗交界线(下图左转折线是脸上最重的部分)。所以欧美修容和毛戈平修容最重要的地方是明暗交界线▼
因此中式修容第二个特点是:阴影走向跟着理想中的脸部内里骨骼肌肉走向画 ,即阴影走向根据理想中的明暗交界线画。
明暗交界线就是脸的正侧面转折线(粉色线)
,是骨骼肌肉转折形成的▼
毛戈平修容的本质是光影的魔法,因为
符合光影规律
,所以把模特原生的宽下颌颧骨画成了其他的面——左右侧脸,
真正的正脸只有明暗交界线中间的部分,视觉上脸就变窄了
▼
天生面部非常立体的人即使不用修容、不用特地打光,也有这种效果,比如小泽珍珠▼
如果用最近流行的滤镜把明暗交界线抹去,脸从三个面变成一个平面,是不是就很韩国,脸变宽好多▼
毛戈平阴影宣传的打造小v脸,原理就是:明暗交界线之内的脸是正脸是“v”型,明暗交界线以外的脸就属于其他面,什么形状不重要,反正它已经不是“脸”了▼
毛戈平修容虽是欧美原理,修容效果却
符合中国传统审美
。因为此类修容可以改变脸型,
使宽方头型变成中式审美下的倒梯形头型。
中式最高审美的鹅蛋脸
就是上宽下窄的脸型。
头型决定脸型
,鹅蛋脸一定长在上宽下窄的倒梯形头骨上。上宽指颞部宽(蓝线),下窄指下颌窄(红线)▼
大部分人上宽都能达到,下窄难以达到,毛
戈平式修容就是通过光影制造上宽下窄的头型。
下图刘诗诗妆容打光不是出自毛戈平之手,但修容原理和毛式修容一样,也是明暗交界线最重、阴影走向跟着面部转折线走,再加上发型调整,打造出了符合中国审美的倒梯形头型▼
如果把光影修容抹去,会发现刘诗诗的脸变方变宽很多▼
中式古典审美是:倒梯形头型且面部外轮廓流畅,内里饱满,骨骼感不强,轻微立体感。
比如颜巅期刘亦菲陈红何晴,大部分古典大美人在其颜巅期都符合这个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