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肥肥猫的小酒馆
好酒无需招牌。欢迎关注知乎最高赞答主肥肥猫。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界面新闻  ·  10亿美元投资DeepSeek?阿里否认 ·  15 小时前  
罗辑思维  ·  史上最强春节档:一场“理性主义”的胜利 ·  2 天前  
半佛仙人  ·  【 给人发红包皮是因为没钱吗? 】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肥肥猫的小酒馆

温州人是如何“占领”欧洲的?

肥肥猫的小酒馆  · 公众号  · 热门自媒体  · 2017-08-25 16:30

正文


文字:格格巫  |  制图:孙绿  |  编辑:大绿

本文经 地球知识局 (ID:diqiuzhishiju)授权转载。





在欧洲生活着一个特殊的华人群体。


当然,不仅是欧洲,他们的足迹遍布整个世界。他们虽然是中国人,却不太说普通话,法语肯定说得也不是很流利。这帮人穿着打扮和周围人比起来有些土气,可却是名副其实的 法国最有钱的华人群体


他们便是温州人。




温州人在法国社会中充当的角色非常多样。从打黑工的到银行主,从餐厅老板到上市公司董事(巴黎林氏集团),甚至市政厅都会有他们的身影。


这些温州人是如何在没有根基的西方世界站稳脚跟的呢? 今天的文章就带你一探这个奇妙的地下世界。









登陆欧洲



温州人来到欧洲的方法充满了某种上不得台面的色彩。


八十年代托人办苏联的公务证还比较方便,于是大批温州人通过火车穿越苏联一路到达了黑海沿岸。


通过专业偷渡的蛇头,他们从黑海沿岸港口经过土耳其海峡(包括博斯普鲁斯海峡、马尔马拉海和达达尼尔海峡 )到达了 意大利北部地区 上岸。


温州冷战版丝绸之路



而后这些温州人从提心吊胆地打黑工开始,等待大赦洗白身份。由于最早的打工生涯就是服装黑工,这一批早期的温州移民后来转型成了 服装商 。温州老板已经在像佛罗伦萨这样的城市垄断了廉价服装批发。


佛罗伦萨某广场广告牌跌落

砸伤三个人

一个董事长和两个总经理

并且都是温州人



另一批数量更多的温州人, 沿着现在海上丝绸之路 ,经过马六甲、印度洋、亚丁湾最后穿过苏伊士运河,经过几十天的航运到达地中海。紧接着,他们也选择在 意大利北部 上了岸。


据说

意呆利是欧洲帝国主义最薄弱的环节?


可是 意大利 本就是 犯罪之都 ,不光有泰斗级的老黑帮,还有跟随移民和难民潮到来的北非与黑人团伙。


温州人的到来让局势一下子变得更加复杂,各方势力在意大利纠结在一起, 让温州人根本没法做大规模的买卖。



而且, 疲弱的意大利国内市场 也很难满足温州人巨大的生意胃口,他们的生意规模始终都只能维持在一个比较低下的水平上。


经过权衡,温州帮决定, 北上去欧洲更富庶的国家 碰碰运气。


南意大利看不起北非

北意大利看不起南意大利

德国看不起意大利



北上的第一站就是中立国 瑞士


有句话这么说的, “没有钱,瑞士人不会为了任何人卖命。” 瑞士人正是靠着为有钱人卖命的雇佣兵行当发了家,后又因其忠诚的金融业闻名于世,自己成为了最有钱的国家。


财富值相当高的瑞士




瑞士私营企业发达,而且税率比较低。就算是打工,瑞士的最低工资也是美日英法德这些主流发达国家的 两倍 以上。


不过对于温州人来说最致命的是,瑞士的规矩实在太多。在移民条例、环保要求、产品品质上的商业法律法规多如牛毛。


温州人想在瑞士做些可以快速发家致富的买卖,就像带着枷锁在跳舞,是几乎不可能的。


失望的温州人最终选择离开瑞士,可能也是一种必然。灰心离开瑞士的温州帮最后把目光,瞄向了阿尔卑斯山的另一头—— 崇尚自由的法兰西。


财务自由之路?




远渡法兰西




想要翻越阿尔卑斯谈何容易。


这可不是比喻意义上的翻越,而是温州人靠体力重走汉尼拔和拿破仑的老路。



正值冬季的阿尔卑斯山脉平均海拔三千米,平均气温零下二十度。对比有着充足补给的古代翻山大军,温州人的准备少的可怜。他们缺少燃料和食物,在山间跋涉可谓是步履维艰,甚至付出了惨痛的代价。


位于瑞士伯尔尼高地的少女峰



现在在巴黎美丽城华人区的温州老人,有时会少一根或是几根手指。这一普遍现象正是在翻跃阿尔卑斯山的时候出现的。


由于极度低温,许多人冻掉了手指脚趾。不幸运的那些人甚至没能活着看到法兰西。


一路抛下冻僵的尸体,还是有很多温州人爬过了雪山,并且一路北上到达了巴黎。


翻山越岭去法国!



到达巴黎的方式多种多样,出卖体力翻山越岭终究还是比较低端的方法。对于稍微有点钱的温州人,偷渡的蛇头会有 高端定制


蛇头会向新加坡、香港的伪变造护照组织购买 假日本护照 ,然后把手上的客人 包装成日本人。


这个包装过程就很复杂了。


首先是聘请日语老师教他们几句基础日语,紧接着要培训日本人的动作和走路姿态。老师们还会到欧洲各地拍日本旅客的录像和照片,揣摩研究他们的装扮。


可以,这很互联网思维



出发前,偷渡客们要先转移到出关相对容易的 非洲 做准备,蛇头可以买通黑非洲国家机场的海关人员,让他们给予通关放行的方便。


坐飞机到达巴黎机场以后,这些假冒的“日本人”绝对不敢贸然去检查护照的柜台入境。


他们一般先潜伏到咖啡厅和自助餐厅, 等待真正从日本飞来的航班 。一旦真日本人旅行团下了飞机进入航站楼,这群“温州日本人”就尾随其后,让真日本人们打头阵。



当年日本旅行团正如今天的中国旅行团一样,是世界各国旅游业的主要客户 ,而且名声还不错。


法国海关人员看见日本旅行团来了,都表现得极为热情, 一般抽查第一位和第二位的护照,后面的就不查了。 日本人只要手里亮一下日本护照即可。



就在这个时候,来自温州的假日本人也浑水摸鱼跟着他们鱼贯进入了法国。蛇头们用这招屡试不爽 ,一批一批地成功带入了大量温州人。


巴黎这个或许是世界上最包容的城市,逐渐接受了苦命的温州“难民”。 温州人也凭借吃苦耐劳的精神,“回馈”了开放的巴黎。 他们用或明或暗的各种竞争方法,渐渐控制住了二区、三区和十一区。


这种控制,其实给巴黎市民带来了不少实惠。


以下两张为猫在巴黎第三区亲摄



欧洲人的商店通常 周日不开门或者只开半天门 ,休息天人们反而没有地方去消费。无论是阿拉伯人,黑人,还是白人 ,都很少会早上八点以前工作 ,还不时需要根据宗教文化传统进行休假。


唯有温州人几乎不需要休假。 他们主导的美丽城给巴黎带来了从不打烊的夜生活,商店也随时开门迎客。


美丽城夜景


在制造业方面, 温州人在巴黎用低于百分之十以下的毛利润恶性竞争,用超负荷工作急速完成订单, 用野路子打跑了许多犹太人。 到现在,巴黎纺织业的70%是由温州人控制的。


商业帝国



最开始,温州人都会通过打黑工赚钱。等积累到了一定程度,这些人就开始 自主创业。


在法国的温州人大多选择经营 鞋服生产厂、中餐厅、宾馆和华人旅行社 ,也许正是因为他们早年的生涯里和这些行业过从甚密。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温州商人的经商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原有的打压竞争对手、用拼命三郎精神压榨生产力的方法不奏效了。他们必须想出获取更多盈利的办法,才能在新时代立于不败之地。


为了满足国内逐渐增长的网络经济需求,很多在法国的温州商人 兼理网店 ,其实也就是往国内倒卖外国货。这些所谓的“新”商业,背后的主导策略却依然是压缩成本、薄利多销。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