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某天的后台提问里,有一位同学提出了自己的困惑:我为什么会嫉妒我的好朋友?有时候,看到自己的好朋友受挫、失败,我为什么反而感到有点高兴?
这使得编辑部也开始重新探讨友情这个有趣的话题。我们在曾经的文章“成年人的友情”中提到过,理想的友情是一种双方自愿的关系,双方互相欣赏、关心、依靠,表现出高度的亲密、自我暴露和交往频率。不过,在现实中,这种理想状态似乎并不容易达到。像留言中说到的,即便是最亲密的朋友,我们也难免会有嫉妒、妒忌甚至报复的心理,会觉得对方身上有自己不喜欢的部分。
研究表明,从青春期开始,纯粹的朋友和纯粹的敌人都会变少,而一种新型的、叫做“友敌”的关系则会越来越多,甚至变成了成年人的世界里最经常要面对或扮演的社会角色。研究友敌关系的学者Holt-Lunstad(2007)认为,如果将这一类关系也归类为友情,那么它占据了成年人友谊的一半以上,也就是说,在成年人的社交关系中,“友敌”关系要比纯粹的友谊更加常见。
说起“友敌”,编辑部的大家头脑中纷纷浮现出很多青春期的Drama故事,以及美剧《欲望都市》、《绯闻女孩》中的片断来。所以,这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呢?我们为什么会和不喜欢的人成为长期的朋友?它是正面的还是负面的?今天,我们就给大家详细介绍一下“友敌”。
亦敌亦友、爱恨交加的矛盾关系
友敌(frenemies)通常也被称作“矛盾的人际纽带”(Ambivalent Network Ties),它最早在1953年被提出,用来形容当时的美国与前苏联之间、集合了朋友和敌人特性的关系。如今,我们会用这个词来形容国家之间、企业/机构之间、个体之间的种种复杂关系。
“友敌”这个词语在2008年被加入了《牛津词典》,定义是“尽管不喜欢、或者彼此敌对,但表面上仍表现得很友好的一种关系”。而“俚语词典”(Urban Dictionary)对它的定义则是:“既是朋友又是敌人的人,你们之间的关系既是互惠互利或互相依存的,又是竞争性的、充满了危险和不信任的。”
如果说在人际纽带中,快乐、爱、支持、关心这些都属于正面的部分,而不可靠、令人沮丧、过度索取等等属于负面的部分,那么,如下图所示:
社会关系模型(Bushman & Holt-Lunstad, 2009)
· 支持性的(Supportive)人际纽带(通常是被我们看作朋友的人),是关系中正面的部分较多,负面的部分较少;
· 厌恶性的(Aversive)人际纽带(通常是被我们看作敌人的人),是关系中负面的部分较多,正面的部分较少;
· 冷漠的(Indifferent)人际纽带(通常是被我们看作陌生人的人),是关系中正面和负面的部分都很少;
· 矛盾的(Ambivalent)人际纽带(通常是被我们看作友敌的人),则关系中是正面和负面的部分都较多。
也就是说,我们通常看作是友敌的人,是一种矛盾的人际纽带,它既给我们提供了一定的支持、关心,但也让我们有一些沮丧、不快、感到竞争等感受。
“友敌”在女性的友谊中比男性更为常见,特别是在青春期的女性友谊中。这可能和女性从小更容易被教育要“脾气好”,以及“不要公开表现出攻击、竞争”有关。同时,友敌关系也可能是单方面的,比如一方将另一方视作友敌,但另一方并不知情(Beard, 2013; Voo, 2007)。
为什么会形成友敌关系?
1. 虽然互相欣赏,但存在竞争关系。
竞争是友敌关系形成的重要因素。因此,学校里前几名的学生,工作中存在竞争的同事,同一个家庭中的几个孩子之间、母亲和女儿之间,存在利益冲突的国家、机构、企业之间,都可能成为友敌。
友敌关系的双方往往是势均力敌的,互相欣赏和互相竞争同时存在(Bushman, 2009)。一个典型的“友敌”关系的例子是,在青春期,学校里最受欢迎的两个女孩(通常是成绩、外貌或家境良好的)之间,就很有可能视对方为友敌(Beard, 2013)。
2. 关系中有过正面的事件,也有负面的事件。
在所有的友情中,冲突都是不可避免的。如果冲突最终得到解决,通常会使得友情更加稳固;但如果冲突没有被解决,就可能会导致伤害的产生、信任的破坏。
当两个人的关系中出现过正面的事件,也出现过负面的事件,无论哪个先发生,都容易形成友敌关系。比如,长期被老师爱护的学生,在某一次感到自己受到了老师不公正的惩罚;曾经面临被开除危险的员工,又受到领导的奖励,都会使得学生对老师、员工对领导产生矛盾的情绪。
父母和孩子、前男友/前女友之间,都可能成为“友敌”。还有一种经常出现的情况,即两个人曾经是最好的朋友,在有一方做出了伤害的行为之后,非常容易发展成友敌。这是因为,两个人曾经会共享很多秘密,这意味着一方有可能利用这些隐私来伤害对方,比如制造或散布流言;而且两个人的亲密程度曾经很高,被曾经最亲密的人背叛、孤立,会带来巨大的被拒绝、被背叛感,以及恐惧感、自我怀疑感等等(Beard, 2013)。最好的朋友不仅更容易对彼此造成最大的伤害,而且在伤害发生时,也会更难处理。
3. 因为一些客观因素的阻碍,而无法做敌人。
无论是朋友还是敌人,我们通常都是主动选择的一方。但很多“友敌”的关系带有被动维持的成分,一些因素的存在使得我们无法破坏或中止关系,比如血缘或社群关系(父母、老师、同学、同事、孩子同学的父母)、经济利益的考虑(商业合作伙伴)、地理位置的邻近(邻居)等等。即便存在一些冲突和摩擦,我们也很难和这些人完全绝交(Bushman, 2009)。
友敌关系背后隐藏的情绪
当我们维持着和一些人的友敌关系时,其背后隐藏的驱动力是一些或正面、或负面的情绪。这些情绪不一定是显性的,情绪的拥有者也未必意识到,自己是在被这些情绪驱动着(Smith, 2004; Beard, 2013)。
1. 嫉妒(envy)、妒忌(jealousy)
在友敌关系中,嫉妒是广泛存在的一种情绪。韦氏词典的定义中,“嫉妒”(envy)这个词指的是,“当看到他人的优秀或者好运时,感到的气恼、羞辱、不满或不安,以及占有相同优势的渴望。”
一方面,我们嫉妒的对象往往是和自己相关度高的、和自己相像(地位、环境、成就相似)的、我们认为是优秀的人。因此,朋友很容易成为我们的嫉妒对象。
另一方面,嫉妒的产生源于看见他人相对自己而言存在优势,比如更美丽的外形、更好的人缘、更多的异性注意力、更多的财富等等。而作为朋友,我们会更近距离地接触,也会更直接地见证和分享彼此的成就。在这样的情况下,嫉妒难免会产生。
吃醋(jealousy)是比嫉妒更有针对性的一种情绪。吃醋的对象是切实拥有自己想要的某样东西的人。比如,两个好朋友都将一个人视为男神/女神,但这个人却喜欢两个人中的某一个,这时,一方可能产生吃醋(而另一方可能产生内疚),原本的好朋友就很容易演变为友敌关系。
2. 理想化(Idealized)、偶像化(Idolized)
现实中,很多的“友敌”都是对于我们来说的“重要他人”。就像我们前文说到的,“最好的朋友反而容易转化为友敌”,在他们的身上我们倾注了“偶像化”的情感(Idolized),认为对方应该非常完美;同时,我们也会理想化地去看待这段关系(Idealized),认为我们应该在任何时候都彼此契合、彼此支持。
但就像世界上不存在完美的爱情一样,完美的友情也是不存在的。抱有这种理想化、偶像化的想法,当不符合自己理想的情况发生时(比如关系中的瑕疵、伤害、背叛),就会使我们产生又爱又恨的矛盾情感。
3. 报复心(Retaliation)
前文已经提到的是,很多友敌关系是从一方对另一方的伤害开始的。当友情中的一方成为被伤害的对象,很有可能会产生报复情绪,并选择继续保持表面的和平关系,希望伺机能够进行复仇,或者进行想象中的复仇。这种循环可能会导致长期的友敌关系(Beard, 2013)。
值得一提的是,虽然“复仇”听起来是一个非常负面的词汇,但就像所有的情绪都有两面性一样,无论是真实的报复(实际做出了复仇举动)还是想象中的报复(比如在心里幻想报复的场景、扎小人、巫毒娃娃等等),都是一种让我们感到有目标、有控制力的方式(Hogenboom, 2017)。
如何处理友敌关系?
为什么友敌关系中存在伤害、隐患、负面情绪,但我们仍然要保持这样的关系呢?
研究显示,尽管友敌关系的维持会受到外部客观因素的影响,但是,我们中的大多数人仍然是自发、自愿地,依靠内部的动力在维持着这样的关系,它也会给我们带来很多的好处(Bushman, 2009)。
1. “友敌”是最令我们紧张的人,但也是鞭策我们进步的人。
研究发现,友敌的存在会令我们焦虑。Holt-Lunstad(2007)的实验对比了人们在和三类人互动时的压力水平:朋友、敌人(比如无礼的同事、反感的上级)和友敌。被试的自我报告和血压、心跳监测结果显示,与其他两类人相比,我们在和友敌互动的时候,血压和焦虑水平是最高的。即便是没有直接互动,只是知道对方在另一个房间里、或者在屏幕上看到对方的名字出现,也会导致血压升高、心跳加速,和焦虑水平的上升。
研究者认为,这种焦虑感产生的原因,一方面是因为不确定——不确定对方是否会说出伤害自己的话、做出对自己不利的事情(Weir, 2011; Holt-Lunstad, 2007)。另一方面,我们会忽略掉那些已知敌人的行为,因为敌人对我们来说不重要;而我们往往还是将友敌看作生命中重要的人,所以会在意对方的感受和行为。
但这种焦虑未必是恶性的,它可能恰恰是我们进步的推动力(Bushman, 2009)。如果加以合理地调节,友敌的存在能够帮助你更客观地认识自己,重视负面信息和可能到来的危险,做出更多提升自己的努力,针对未来进行更充分的准备。
回想一下:在学校里那个总是和你争夺名次或奖项的同学,在工作中和你竞争的同事,是不是在无意中给过你学习和工作的动力?那个曾经令你放不下的前男/女友,你有没有产生过“Ta过得好,我也不能比Ta差”的想法?
2. 友敌关系也是可以被“管理”的。
前几天我们曾经谈到“爱情是可以被管理的”,其实,友敌关系也能够被很好地管理,从而尽可能地减少关系的伤害,使得“友敌”能够在需要的时候给自己提供支持(Bushman, 2009)。
在管理你的友敌关系之前,你需要知道的是:朋友之间除了互相欣赏,产生嫉妒、报复等负面情绪也是正常的,“友敌”关系的存在也是合理的。
所以,你可以尝试找出你目前的关系中,有可能被定义为友敌的那些,明确这些关系的现状、边界和你的期待。你可以问自己一些问题:
· 这段关系对你来说的意义是什么,你维持这段关系的理由是什么(地理上的邻近、工作关系、利益关系、共同的回忆……)?
· 这段关系带来的伤害更大,还是好处更多?是否对你有消耗,有多大的消耗(物质/精神)?
· 你们之间的竞争关系是否是良性的?是让双方进步还是退步?
· 你欣赏的对方的部分有哪些?你不喜欢的对方的部分有哪些?你们是否存在不可调和的矛盾?
· 你们能否保证互相尊重?是否能够不去利用对方的弱点?
· 你们双方是否都可以明确和维持边界,控制自我暴露的尺度?
最后,明确你对这段关系未来的期待。友敌关系是可以被改变的——可能向前一步变成朋友,也可能退后一步变成敌人,当然,你也可以维持现状。就像我们常说的,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有时候,“友敌”反而是一种更长期、稳固的关系。
它也是关系复杂性的一种体现。我们在处理亲密关系问题的时候,无论是爱情、亲情还是友情,很多时候都希望能够理想化这段关系,希望它带给我们的感受永远都是正面的,也因此,我们会害怕其中出现的嫌隙。但实际上,在所有的关系中都存在权力的不平衡、双方的博弈、可能的伤害。如果能够理性地处理,它带给你的正面感受就会多于负面,你会知道要从这段关系中得到什么,也不惧怕可能的失去。
这些,都不仅适用于“友敌”这一种复杂关系。以上~
以下是今天的广告时间:
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我想到了一部很有意思的典籍——《史记》,这是一本“以人物为纲”的书,每一个章节都围绕一个主要人物,里面简直充斥着各种错综复杂、亦敌亦友的人物关系。国家和国家之间(比如西汉和匈奴)、领袖和领袖之间(比如刘邦与项羽)、谋士与谋士之间(比如苏秦和张仪)都是类似“友敌”的复杂关系。当时的文化名人也是如此,诸子百家虽然流派不同,但他们在辩论中彼此尊重、互相借鉴和促进,这才造成了先秦文化的繁荣。正是这本书,让我第一次跳出了历史课本,发现原来历史不仅仅是“过去发生的事实”,而是由活生生的人组成的。
如果你想了解更多《史记》中有趣的细节,发现孔子的可爱之处、秦始皇可能并不是那么荒淫暴虐,又觉得自己读大部头有些费劲,大家可以尝试豆瓣时间新推出的栏目“杨照史记百讲”。
杨照是华文世界著名的人文经典领读者,台湾大学历史系毕业,美国哈佛大学博士候选人,也是《经典里的中国》作者。你可以在碎片化的时间里,跟随杨照老师这位“导游”走进《史记》,听他穿越回那些“案发现场”,解释重大人物事件的缘由,讲述人性与时代的关系。扫描下面的二维码,还可以领取KY粉丝的专属福利优惠券哦~
References:
Beard, S. (2013). Frenemy: The Friend Who Bullies (Doctoral dissertation, University of Waikato).
Bushman, B. B., & Holt-Lunstad, J.(2009). Understanding social relationship maintenance among friends: Why wedon't end those frustrating friendships. Journal of Social and ClinicalPsychology, 28(6), 749-778.
Weir, K. (2011). Fickle Friends: How to Deal withFrenemies. Scientific American.
Hogenboom, M.(2017). The hidden upsides of revenge.BBC.
Holt-Lunstad, J., Uchino, B. N., Smith, T.W., & Hicks, A. (2007). On the importance of relationship quality: Theimpact of ambivalence in friendships on cardiovascular functioning. Annalsof Behavioral Medicine, 33(3), 278-290.
Jain, D. (2013). FRENEMY: A CONCEPTUAL DESCRIPTIONON WHETHER THEY ARE COMPETITOR’S OR COMFORTER’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Management & Behavioural Sciences (IJMBS).
Marwick, A. E. (2011). The drama! Teenconflict, gossip, and bullying in networked publics.
Smith, R.H. (2004). Envy and its transmutations.The Social Life of Emotions: Studies in emotion and social interaction,Tiedens,L.Z. (Ed).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Voo, J. (2007). Do you have a 'frenemy'?CN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