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环保圈
由亚洲旗舰环保平台「中国环博会」创立的新媒体品牌,集合环保产业思想者,用专业媒体人的视角,分享产业趋势、解读热点话题。 同时,也是「中国环博会」官方资讯发布平台。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环球物理  ·  【地球物理】回望地球物理勘探一百年 ·  22 小时前  
中科院物理所  ·  闻着臭的东西,为啥吃着香? ·  昨天  
中科院物理所  ·  110/119/120/122可视化报警,到 ...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环保圈

年度最大固废项目!中字头+外资联合中标

环保圈  · 公众号  ·  · 2024-03-28 17:35

正文

作品来源:环保圈
作者:伏波望族


2024年截至目前最大的固废项目已经“名花有主”了。

近日,中国建筑国际集团有限公司(下称“中国建筑国际”)发文宣布,公司旗下的中国建筑工程(香港)有限公司携手爱铭建筑(国际)有限公司和法国威立雅集团, 成功中标香港环保署大型环保项目 ——新界西堆填区扩建计划,项目总合约额达 611 亿港元。

▼图片来源:中国建筑国际集团

据了解,该项目采用DBO模式,建成后预计可提供约7600万立方米的堆填容量,每日可处理约1万吨固体废物。
1

项目总合约额611亿港元

日处理固体废物量约1万吨

新界西堆填区扩建计划项目, 是中国建筑国际历史上合约额最大的工程项目,项目总合约额达 611 亿港元

此前,为解决香港现有策略性堆填区日益饱和造成的废物处理难题,特区政府推出新界西堆填区扩建计划。

该计划 采用设计、建造及运营( DBO )模式,建成后预计可提供约 7600 万立方米的堆填容量,每日可处理约 1 万吨固体废物

▼新界西堆填区扩建计划(WENTX)项目效果图。图片来源:中国建筑国际集团

项目建成后,将满足未来数十年香港的废物处置需求,为香港“北部都会区”城市建设和人口增长提供重要的基础保障。

据了解, DBO 模式是一种国际通行的项目建设模式,意为 Design-Build-Operate ,即设计 - 建设 - 运营。 在这种模式下,一个承包商或联合体被授权负责整个项目的生命周期,包括设计、建设以及长期的运营和维护。这种方式通常用于政府项目,其中政府负责融资,而承包商则承担项目的设计、建设以及运营风险。

中国建筑国际表示,公司将坚持科技赋能战略,充分发挥科技引领先进建造优势。此次中标新界西堆填区扩建计划项目,不仅是中国建筑国际环保项目建造与运营关键技术的新里程碑,也是公司在环保领域市场的又一次重大成果和突破。

2

香港垃圾堆填场均接近饱和

2035 年前将实现“零填埋”

大家可能注意到,新界西堆填区扩建计划项目是一个垃圾填埋项目。香港为什么会选择填埋处理,而不是发展垃圾焚烧发电?

其实,香港早在1966年就开始进行垃圾焚烧处理了,先后建设了坚尼地城焚烧厂(1993年关闭)、荔枝角焚烧厂(1991年关闭)、梅窝焚烧厂(1994年关闭)和葵涌焚烧厂(1997年关闭)。但由于这些垃圾焚烧厂技术设备、污染控制落后,最终都不得不关闭,还给人们留下了“垃圾焚烧污染大”的负面印象。

1997 年后,香港的生活垃圾全部采用填埋处理。 目前正在运行的有3座填埋场,即新界东北堆填区、新界东南堆填区和新界西堆填区,总存量垃圾库容约1.4亿立方米,但均已接近饱和状态。从2016年1月6日起,新界东南堆填区只接收建筑废物。

此次扩建的新界西堆填区,地点位于屯门鲶湾,占地面积 110 公顷 ,1993年投入使用,已经使用30年。 项目承建商是威立雅环境服务 ( 香港 ) 有限公司,建造费用 20 亿元,年运维费 3.3 亿。 填埋最大深度120米,最高170米,填埋废物种类(生活、建筑、特殊等垃圾),库容6100万立方米。

▼新界西堆填区。图片来源:香港环保署

为了满足日益增长的垃圾处理需求, 特区政府目前正在兴建一座焚烧发电厂,地址位于香港石鼓洲南岸海域 ,建设有6条600吨/日生活垃圾焚烧线,配套3台55兆瓦汽轮机和发电机,日处理混合市政垃圾3000吨, 预计将于 2025 年投入使用

但是,由于香港目前运行的3座堆填场均已接近饱和,700万人口的香港每天产生约1.5万吨生活垃圾,即便2025年1期焚烧厂投入使用,仍将有12000吨垃圾需要堆填处理。

按照香港政府的计划,将在 2035 年前关闭全部垃圾堆填场,实现“零填埋”。 也就是说,香港垃圾焚烧发电厂二期或三期项目将在2025年至2035年这十年之间完成建设,并且二三期的日处理能力不低于12000吨。
3

打造低碳化建造典范

“固废资源化”成为 产业 热词

对于这次的新界西堆填区扩建计划项目,中国建筑国际表示,公司将致力于将新界西堆填区扩建计划项目 打造成低碳化建造、产业化运营的典范 ,为“北部都会区”等重大发展计划做好坚实保障,同时也为增强香港发展动能,改善民生,推动粤港澳大湾区融合,提升国际核心竞争力方面持续贡献力量。

事实上,当前在固废处理领域,“低碳化”“资源化”正在成为趋势,这一点在4月即将举行的中国环博会上也有体现。

4 18-20 日, IE expo China 2024 25 届中国环博会将以全馆 20 万平方米的展示规模,继续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举办。 本届环博会的固废处理和循环经济展区中,“低碳化”“废弃物循环利用”等将成为热词。

一方面,固废处理参展企业今年展出的“固废资源化”“固废高值化利用”解决方案相比往年增加很多;另一方面,展会同期配套的论坛活动主题也将大量围绕“减污降碳、综合利用”来展开。

本届环博会的固废与循环经济展区,将以“循环经济”为理念,汇集包括 群峰重工、天力磁电、北京加隆、嘉诺环境、中山斯瑞德、南方路面机械、金马智能装备、江苏科选、隽诺环保、碎得环保、瑞泰环保装备、中投润天环保、恒誉环保、环创科技、万德斯环保、拉斯卡工程技术等 400 余家固废企业 ,集中展示从垃圾到替代燃料、建筑材料、再生原料的重生之路。

除了众多的废弃物循环利用解决方案, 展会同期还将以 “‘双碳’目标下固废综合利用产业体系的升级与发展”为主题,于 4 19 日举办“ 2024 工业固废及建筑垃圾综合利用战略合作论坛”。

众所周知,中国环博会是规模仅次于母展慕尼黑IFAT展的亚洲旗舰生态环境治理领域专业博览会,具有强烈的风向标意义。 “低碳化”“资源化”成为展会热词, 释放出废弃物循环利用产业即将升温的积极信号。



参考文献:

1、611亿港元!中国建筑国际成功中标香港新界西堆填区扩建计划项目,中国建筑国际集团,2024-03-22

2、香港的生活垃圾处置现状,垃圾场治理填埋场修复垃圾焚烧发电厂资源,2023-08-1

3、固废行业中场突围,4月环博会“固废资源化利用”或成大热词,环保圈,2024-02-27

版权声明:

1、凡注明"来源:环保圈" 的原创作品,版权均属于环保圈,任何单位及个人在微信公众号、微博、百家号等公开传播平台上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需经本平台授权,并注明"来源:环保圈"。违反上述声明者,平台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如需申请授权、商务合作请联系:021-23521160

3、欢迎更多思想者加入环保圈特约撰稿人队伍,申请请添加微信:maweihui002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