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时间10月11日上午,在备受期待的特斯拉“We Robot”发布会上,公司CEO埃隆·马斯克迟到了一个小时才开场,为全球观众展示了公司在自动驾驶和人工智能领域的最新成果。可在投资人眼中,这场发布会由于没什么惊喜,所以用实际行动投下了看空票,特斯拉的股价在发布会后开启暴跌。但其实,在发布会后不少渠道都公开了特斯拉Cybercab的试驾视频,无论是驾乘体验还是流畅度,其实都还不错;虽然没有复杂城市道路的演示,但从发布会上的视频来看,美国道路的复杂情况,其实并不亚于国内,FSD目前的实现情况还相当理想的。当然,不理想的情况也有,并不是给特斯拉洗地,3万美元以下的车辆成本说得还是太宽泛了,如果是接近3万美元,怎么说都跟市场预期的情况有较大差距,很难给特斯拉的基本面带来实质利好。
另外,画的其他饼也不行,贡献出特斯拉车辆的日常算力、让城市的停车场变成公园等等,车要不在一个地方停着就得在路上跑着,停车场变成公园,那道路就得变成停车场,这些饼别说是刺激吃过见过的中国消费者,就算是没见识过自动驾驶的美国消费者,也不一定买单。
说到底,这次发布会并没有大家期待的,2万美元的低价特斯拉没有,多少年不换的Y和3改款没有,靠目前释放出来的内容,惊艳是有的,但是不多;想要说服大家,这些内容对特斯拉的基本面有巨大作用,那可远远不够。
所以,在目前特斯拉股价不高不低的状况下,这场发布会被市场往负面解读也是正常的。
另外,还有一个点可能是市场比较关心的,那就是如果特斯拉的出租车大规模量产并应用,会否损伤特斯拉本身的品牌价值,让消费者不再购买公司的乘用车?
这个担心不无道理,但是从特斯拉这个品牌的角度讲,有点多余。之所以出现一款车成为出租车或者网约车主力车型之后,消费者就不愿意买,本质上是因为人们不愿意被贴上“司机”这一职业标签。
但需要说明的是,这种情况一般和车型的关联度较高,和品牌的关联度较低。从很早开始,中国全国各地,来自大众、比亚迪等品牌的出租网约车并不是少数,可并没有影响这些品牌成为中国乘用车市场的传奇;那些被网约车标签影响的品牌,其品牌力素质本身就不够硬。而特斯拉凭借Y和3这两款车打下的基础,其实不用担心会被这个标签所左右。
而在全球看,特别是特斯拉销量占比较高的发达国家,出租车是个有钱人才能坐得起的交通工具,所谓“出租车司机”的标签,并不会对特斯拉本身造成影响;更何况,欧美老百姓不像咱们,天天发布会看得都厌倦了,无人驾驶出租车,对他们来说是一件相当新奇、且有科技感的事物。
总体来说,进入网约车这个行业,对特斯拉来说影响利大于弊,特别是在发达国家,高昂的出租车费用对于特斯拉有着巨大的利润空间,一旦突破了监管、量产这两大限制,特斯拉的业绩将会有一个明显的起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