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中国电影市场持续、快速、爆发式发展,银幕数量、票房、观影人次同时屡创新高,成绩显著。在互联网+的浪潮下,在文化娱乐行业转型升级的背景下,近些年来数字电影二级院线也备受市场认可,私人影院、微影院、影吧等一系列新兴业态横空出世,在全国范围内遍地开花,广受消费者追捧。
据业内人士分析,从近一年的趋势来看,以微影院为代表的数字电影院线正呈现出爆炸式的增长。2016年全国二级院线市场将会新增银幕大约3万块,新增影吧3000家左右,年增长率将达到20%;未来3年内,全国将增加银幕约10万块,约新增微影院1万家,市场潜力正在释放。
微影院发展的春天已经到来。然而,在宏大产业机会的背后,市场也充斥着秩序未确立前的野蛮以及不确定性。
2017年3月1日,《电影产业促进法》正式开始实施。4月21日,广电总局再度放出“重磅炸弹”,发布《关于规范点播影院、点播院线经营管理工作的通知》。《通知》统一了点播影院经营业态的名称,同时明确了片源的合法获得渠道。虽然具体细则尚待公布,但消息一出,一石激起千层浪。
面对政策重拳出击,市场上野蛮生长的众多私人影院、影吧和微影院是否将面临一场大洗牌?是抱团取暖,还是改头换面地迎来停业整改,抑或依旧顽强地挣扎游走在灰色地带?它们的生存现状究竟如何?在尊重市场需求的同时,蓬勃发展的微影院如何合理疏导市场让其健康发展?
带着上述疑问,日前记者来到位于徐家汇的某家情侣影吧,进行了一番实地暗访。
根据点评网站的指示,该影吧位于徐家汇核心商圈内的一座商务大楼内,一楼大堂直通人声鼎沸的太平洋数码一期。令人意外的是,放眼望去,整个大堂内无法找到该影吧的任何指示牌。
而在等候电梯的过程中,记者注意到整栋28层的商务大楼内人流繁杂,取电脑、送快递的人员在楼道里摩肩接踵。经过粗略统计,整栋大楼内除了情侣影吧外,还包括了苹果维修店、口腔诊所、美容沙龙,以及包括密室逃脱、真人CS在内的数家桌游店。
由于只有四部电梯,在等候将近5分钟后,记者才得以上楼。位于20楼的情侣影吧闹中取静。由于正值下午,影吧内顾客寥寥。见到记者,一名中年女店员立刻迎上来,极力兜售起了店里的会员充值的服务,美其名曰“充一次VIP会员,可以节省一大笔钱”。
得知记者想看最新上映的电影时,店员当即热络表示:“想不想看《摔跤吧爸爸》?我们这里什么新片都有!”记者粗略扫了一眼,发现诸如《摔跤吧爸爸》、《银河护卫队》等尚未在院线下线的热门影片,在店内都可提前点映观看盗版片源。显然,为节省成本,影吧的大量片源都来自网上下载,而工作人员也将其作为一大卖点,进行大力宣传。
在实地走访中,记者还观察到该影吧的空间相对逼仄,各间包厢中由于并无独立窗户,在整体观感上略显压抑。而在记者最为关心的消防安全环境上,整个影吧在室内外都无法找到明显的消费逃生标识,加之进出影吧只有一扇大门,楼道内还有不少杂物堆积,作为楼中店安全隐患重重,也令人捏了一把汗。
上述情侣影吧只是一个缩影。记者经过调查发现,市场上缺乏正规营业执照和影院放映许可证,驻扎在办公楼、宿舍楼,存在安全消防隐患的微影院比比皆是。
综合来看,目前微影院行业尚处在野蛮生长期,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首先,版权保护意识淡薄
目前,多数微影院都在“正版与盗版”的夹缝中求生存。由于在发展过程中,微影院长期未能匹配院线建立起相应的监管制度,在缺乏放映许可和准入制度的背景下,为盗版内容滋生提供了可乘之机。
由于市场上大部分微影院播放的影片都没有得到内容版权,让多数微影院业主也对版权保护持谨慎态度。基础版权保障环境的长期缺失,使得微影院通过分账获得合法收益更像是一场遥远的畅想。
其次,设备陈旧以及楼中店的大量存在,也极大制约微影院的整体观影体验
业内人士告诉记者,目前市面上大量的微影院都处在灰色地带,以水吧、咖啡厅、酒店、餐饮等行业进行注册,是否具有经营资质需要打上一个问号,也孕育了一些“小作坊”式的微影院滋生。
有些开在办公楼、宿舍的楼中店,不仅门槛低,消防措施不到位,用户体验差,卫生环境更是堪忧,存在明显安全隐患。相当一部分微影院,更是发展成为“黄、赌、毒”的温床。
此外,不少微影院播出的内容过于陈旧单一,更新慢,品质低,缺乏统一标准,导致无法和院线真正形成差异化竞争。据悉,微影院通常以购买欧美、日韩的片源为主,大部分微影院拥有正版版权的2D电影数量在1500部左右,大部分微影院没有3D电影资源,极少数就算配置有3D影片资源,也基本无正规版权。
缺乏一对一的定制化、个性化服务,也是国内微影院的一大痛点。在用户需求多元化的当下,走进微影院却往往只能找到电影的相关内容,并未实现泛娱乐内容来源的丰富和多元化。VR、综艺、体育赛事、音乐演唱会、纪录片、艺术片的缺失,让微影院在竞争中,无法满足不同类型用户多元化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