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哈佛商业评论
《哈佛商业评论》( Harvard Business Review,简称 HBR )创建于1922年,是哈佛商学院的标志性杂志,被全球商界誉为“管理圣经”,众多耳熟能详的管理思想家、管理理论均出自《哈佛商业评论》。更多管理智慧,请登录官方网站:www.hbrchina.org。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哈佛商业评论  ·  新的一年,如何规划好你的职业生涯? ·  昨天  
FT中文网  ·  Waymo的发展历程为AI代理指明了前进的道路 ·  2 天前  
商业洞察  ·  任正非:还过个屁年!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哈佛商业评论

如何走出中国制造“坏”时代?

哈佛商业评论  · 公众号  · 商业  · 2016-10-20 09:13

正文



最近几年外资企业撤离中国呈现加速之势。如松下、日本大金、夏普、 TDK 等均计划进一步推进制造基地回迁日本本土。优衣库、耐克、富士康、船井电机、歌乐、三星等世界知名企业则纷纷在东南亚和印度开设新厂。

媒体、专家对外资撤离的讨论有很多,对其原因的探讨不外乎经济增速下行、人力成本提高、政策福利减少、社保缴费负担增重等。但从另一视角看,外资撤离只是制造业转移的结构性调整。对此数据的进一步分析指出,外资撤离的主要是低端生产业务,符合中国经济转型、减少过剩产能的大趋势。

中国制造业想要在全球市场上拿到话语权,就要勇于转型升级,推动中国制造业结构调整,提高创新能力,从过去更多地依赖传统优势转变为新的优势,技术优势、科技优势、高素质劳动力优势,以及整个社会的综合配套优势。

同时,流入中国的资金也出现了结构性改变,从制造业转向服务业,从劳动密集型产业转向技术密集型产业。以方兴未艾的机器人市场为例,随着中国成为全球第一大工业机器人市场,瑞士 ABB 、德国库卡、安川电机和日本发那科等国际机器人巨头都在中国设立分公司及合资公司,不断强化布局优势。

由此可见,中国制造业正在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要实现从低端到中高端的升级,就要克服产能过剩和技术落后两大主要障碍。同时,中国制造业也正面临以智能制造为基本内容的新工业革命的激烈竞争。因为国际上智能技术正在取得重大突破,引起各行各业的划时代变革。当前全球制造业发展的一个基本方向就是智能制造。虽然目前智能制造只是刚刚起步,但其发展前景极为广阔。

企业高管应如何应对这些挑战?

为帮助企业经营者们更好地应对即将到来的转型和挑战,哈佛商学院高层管理教育与《哈佛商业评论》中文版联袂推出的全新 组织变革:服务转型与数据驱动—中国课程 。这一系列课程深入探讨管理者在进行战略调整、产业升级以及组织变革时所面临的挑战,同时提供驱动业务创新所需的核心工具,帮助传统制造企业开阔视野,提供应对智能制造激烈竞争的制胜策略和实效工具。

每门哈佛商学院高层管理教育课程均由哈佛商学院核心教授开发并讲授, 通过分析各种全球案例,审视成功企业所经历的根本性转变,为高层管理者提供创造性的洞见和全球视角,及时转变他们的固有思维模式, 届时,您将有能力引领服务设计、利用数据为消费者创造价值,以及提升组织研发复杂产品的能力,从而在日新月异的中国经济新常态下游刃有余, 出色地应对当前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中的多种挑战。

若需了解更多中国课程信息,请联系:
纪勤艺女士
客户关系与课程经理 — 中国区
电子邮件:[email protected]
电话:+86-21-3852 3888
网址:www.exed.hbs.edu/cn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