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风青杨
一个有趣的人,分享一些有趣的事。嫉恶如仇,从善如流!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青年文摘  ·  此心安处 ·  2 天前  
每日读报60秒  ·  今日早安心语日签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风青杨

白百何出轨:中国人为什么这么热衷于捉奸?

风青杨  · 公众号  · 美文  · 2017-04-22 07:20

正文

每一个文艺而理性的人

都置顶了“周冲的影像声色”


微博只要一有人出轨,马上就会爆。


比如今天白百何疑似出轨,连续几个关键词都爆了。“白百何”、“陈羽凡”、“白百何离婚申明”、“卓伟”……先后都成超级热点。


网友一边兴奋地点开视频,期待能发现超劲爆的淫秽色情男盗女娼;


一边板起脸孔,大骂当事人贱货白莲花道德败坏。


我对评论出轨事件已经没有兴趣了。


今天想聊聊, 为什么中国人这么热衷于捉奸。




大家应该还有印象,不光白百何,陈思诚、林丹、刘恺威疑似出轨时都是这样。


狗仔一放猛料,大家立即闻腥而动,见色而起,全民抓奸,热情永远澎湃,正义感永远高涨。


而平常,无论哪里发生人命,发生残忍至极的犯罪,哪里有孩子被霸凌至死,哪怕有畜生性侵女童,都不会引发这么多人关注。


人命是次要的,抓奸才是重要的。


与人人息息相关的公共环境是次要的,别人的床上发生什么才是重要的。




为什么大家会这样?


有三个原因:


1, 刺探隐私是有快感的。


2,捉奸往往意味着香艳、暴力、狗血。


3, 围观者既可以满足窥私欲,还能满足道德优越感。


所以,捉奸一直是广大人民群众最刺激、最喜闻乐见、最能唤起全民热情的娱乐活动。


易中天曾经说,“ 捉奸本身就是一台戏。环境是神秘的,人物是真实的,情节是紧张的,动作是惊险的,悬念是强烈的,高潮则是令人兴奋的。既是真人上场,又不用花钱买票,正可谓不看白不看,还可以打着正义道德的旗号,岂有不看之理 ?”


是啊,也就只有“骂小三”和“骂汉奸”这两件事,最能体现中国人的道德了。


骂得越凶,自己的道德指数就越高。


骂得不给力,就会引来“ 你是不是也做过小三 ”、“ 你是不是也出过轨 ”的怀疑。


至于当事人的痛苦与隐私如何,谁还去管那些。




捉奸在中国,历来都是源远流长,历史悠久。


文艺著作中的不说,就说我们亲耳听闻的……


在我们父辈那一代,村子里一旦听见“抓奸去喽”,所有人都会冲出家门,吃饭的放下筷子,拉屎的提起裤子,正在和老婆嘿咻的翻下床,跟着兴奋的大伙们一起跑去看“奸夫淫妇”。


被捉住的男人女人,站在大家面前,衣不遮体,形容狼藉,女的抱胸,男的捂下身,被大家用极其下流的眼光来审视:奶不大,屁股不够翘,看起来操得也不太得劲……


接着便要他们讲偷情细节。


注意,一定要越详细越好,越下流越好……关键之处,还得讲上好几遍。


“这个交代不详细,不老实,重讲!”


“你这什么态度?知不知错?知错就给我把每一个细节都讲出来……”


当然这时候,小孩子是不能站旁边的。但对于大人,却是超强兴奋剂,整整半年的娱乐生活都靠它了。


正像严锋的微博所说的,“ 从前,我们村没有什么娱乐生活,最让村民兴奋的文化事件是捉奸,那绝对是全村围观,大家快活很多天。


谁管对错呀,谁管你是不是老公家暴、出轨在先啊,“捉奸”本来就是浓墨重彩的性刺激,旁观者才不关心是非。




如今,农耕时代的“ 围观捉奸 ”,早已经变成了“ 微博捉奸 ”。


场合和方式不同,实质却是相同的。


依然是将隐私揪出,供看客娱乐;


依然是多数人暴力;


依然是以一种道德败坏,对抗另一种道德败坏;


依然是将出轨者拉出来游行示众(从前是广场,现在是微博),然后,全民都来骂娘,吐口水,扔破鞋,将他们浸猪笼,挂上“荡妇”、“婊子”、“渣男”的牌子永远踩在脚下。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