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小鲜传
给孩子们看的历史科普。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人生资本论  ·  形势逆转,信心来了,内外突然都在看好中国 ·  昨天  
并购优塾产业链地图  ·  生活不易,转移家庭风险后享受更美好的人生 ·  3 天前  
债市唤醒官  ·  2025-0218-市场已经进入可以轻仓买入 ... ·  5 天前  
人生资本论  ·  起猛了!中国新基建狂飙突进,天量财富 ·  2 天前  
EarlETF  ·  数据复盘 2月20日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小鲜传

一图流:谁怕美股跌?

小鲜传  · 公众号  ·  · 2019-06-28 22:30

正文

正文一图流:

上图总结了美国养老金整体的投资情况。


最近20多年来,美国养老金账户总余额基本上保持与GDP同步增长,占比维持在75%附近,上下约10个百分点。

考虑到美国人口正在老龄化,此余额似乎应该有所上升。事实上,养老机制与美国类似的英国、加拿大,均实现了养老金占GDP比例持续上升。

老龄人口增加,而养老金余额占比不变,这说明老龄人的人均养老金很可能没有跟上GDP的增长速度。


与此同时,美国养老金账户的资产配置发生了重大变化。股票占比从15%上升到45%,已经接近半仓。

按照经典投资理论,个人投资者投资股票和债券的配比,应当根据生命周期进行调整。年龄越大,其债券配置也应当越高。

仅就这一点来说,美国养老金行业的整体风险偏好,在过去20多年间出了重大提升。


另外我们还注意到,美国股市经历了2000年科网泡沫,2008年大衰退,两次大幅调整。大约有15年时间,标普500指数一直处于箱体震荡状态。

从2012年开始,美国股市向上突破,出现了赢利和估值水平的“戴维斯双击”。而美国养老金账户的大幅加仓,就是发生在这个背景下的。

从1996年到2011年,16年间,股票配置总共提高了16个百分点。而从2011到2017年,6年间,股票配置又进一步提高了10个百分点。

总而言之,震荡时加仓慢,上涨时加仓快,这是典型的追涨操作。


“货币幻觉”这个概念,最早是由欧文费雪在1928年提出的。1990年代,时任美联储主席格林斯潘借用这个概念,解释当时股市的非理性繁荣。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