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科学世界
传播科学知识 倡导科学方法 弘扬科学精神 建设科学文化
51好读  ›  专栏  ›  科学世界

【第1期 · 抽奖送书】飞向天空

科学世界  · 公众号  · 科学  · 2021-02-05 17:45

正文


送书啦!~


选出 2021年1月 《科学世界》中你最喜欢的一篇文章,将文章代码 留言至本条微信 并说明理由 ,就可以参加抽奖啦!


  • 1 哲学

  • 2 嫦娥五号月表采样

  • 3 巧克力:入口即化的秘密

  • 4 智力和性格是由遗传决定的吗?

  • 5 设计场所预防犯罪

  • 6 解读土壤裂纹里的密码

  • 7 哥德尔不完全性定理

  • 8 消化内科

  • 9 脑功能与衰老

  • 10 海滩上的性别决定

  • 11 香茄瓜:来自美洲的人参果


截止时间: 2021年02 月10 日18:00前 我们将随机抽取 2 热心读者,赠送奖品! 本次奖品是 《航空发动机的故事:飞翔的动力是怎样产生的》 。想要?就快给你最喜欢的文章投票吧!






《航空发动机的故事:飞翔的动力是怎样产生的》

作者:中国航发商发 编著

版次:2020年6月第1版

页数:260

定价:80.00元



飞向天空


仰望群鸟高飞,自古以来,人们就憧憬自己什么时候也能有一双翅膀。在一些神话与史籍中,由此出现了人类借助外物飞翔的记载。


直到五百多年前的文艺复兴时期,被后世公认为“航空科学研究先驱之一”的意大利艺术家达·芬奇,设计和制作了扑翼机尝试飞行。但由于人的肌肉力量有限,这种飞机因动力不足而没有成功。


法国的蒙哥尔费兄弟于1783年用麻布和纸制造出直径达10米的热气球,其原理是将热空气装进一个基本封闭的空间来产生升力。由于热空气密度小于气球外部的空气密度,会产生向上的浮力,这样就可以带着吊篮升向天空。通过调节炉中火势的强弱,可以使浮力大小产生变化,从而实现热气球的上升、下降或悬停。


然而,热气球却有一个致命的缺点—不易控制飞行方向,这直接影响了它的广泛应用。人们想要的是自由飞翔,绝不是随风飘荡,因此,热气球很难成为有效的点对点交通工具。


针对热气球不易控制方向的缺点,人们发明了各种安装在热气球上的水平推进装置,于是诞生了实用性较高的飞艇。早期的飞艇依靠人力驱动螺旋桨向前推进,但很快就发展到使用机械动力推进,1852年,法国人亨利·吉法尔首次用一台3马力(1马力约等于735瓦特)的蒸汽机来驱动一副三叶螺旋桨,实现了动力飞艇的飞行。飞艇载货量大、成本低、便于控制方向,是一种很好的空中交通工具。不过,它的飞行阻力很大,阻碍了飞行速度的提升。


热气球与飞艇让许多人认为,只有平均密度小于空气的物体才能升空,但飞机的出现完全颠覆了先前的常识。几百吨重的飞机如何凭借单薄的“翅膀”飞起来呢?与硕大的身躯相比,飞机的机翼确实显得过于短小。以善于滑翔的信天翁为例,其翼展约3米,体重约9千克。而波音747客机机翼的翼展约65米,最大起飞重量达400吨。也就是说,747客机的翼展大约是信天翁的20倍,而起飞重量却超过信天翁4.4万倍。


飞机的奥秘在于有效利用了空气流动的两种性质。其一,从机翼前缘分开流经上表面和下表面的气流,上表面气流的速度大于下表面。其二,空气流动速度快的地方压力小,速度慢的地方压力大。这样,机翼下表面受到的空气压力比上表面大,使飞机获得一个向上托举的升力。


只要给飞机配备动力,让它推动或拉动飞机向前,空气自然就流过飞机向后流动了。动力越大,飞机与空气之间的相对速度就越快,获得的升力也就越大。当然,任何在空气中运动的物体都会受到空气的阻力。同样的,克服阻力,也必须靠动力。这时候,就轮到本书的主角—航空发动机闪亮登场了。


1903年12月17日,美国的莱特兄弟在不少专家、学者的支持下,在技师泰勒的帮助下,把一台功率为十几马力的活塞式汽油发动机装在一架固定翼飞机上,实现了人类历史上首次有动力、稳定、可操纵的持续飞行。虽然只飞行了36米,持续了12秒,但这却是人类自由飞翔于蓝天的开端。


从那时到现在的一百多年间,飞机的推进器从活塞式发展到喷气式,有不同的类型和用途,可谓异彩纷呈。英国人弗兰克·惠特尔做出了发动机,并于1937年4月在试车台上进行了运转。这是有划时代意义的时刻,因为这是世界上第一台涡轮喷气式发动机。喷气式发动机尺寸小、重量轻、推力大的优点使其脱颖而出,从此,人类快速迈入喷气式发动机的时代。





回复“ 订阅 ”,了解杂志订阅方式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