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可以永远相信中国跳水梦之队!
8月5日下午,跳水女子10米单人台决赛,中国选手全红婵、陈芋汐,分别夺得金牌、银牌。
看到金、银牌与铜牌的分数差,我想起解说员那句话:
这对其他选手来说也是不公平的,明明有三个奖牌位置可以抢夺,但是有两个位置,还没比,已经被提前预定了。
年仅14岁的全红婵,15岁的陈芋汐,在10米跳台上,展现出了“统治者”的地位。
站在世界最高的舞台上,用绝对实力,震撼了世界的目光。
更令人惊艳的是,全红婵5个动作,3个满分,在奥运会上,史无前例。
几乎可以预见,今后很多年,这个女孩,会是统治10米跳台的王者。
看完全红婵的故事后,你会明白,她走到今天这一步,有多不容易。
作为一个全程观看决赛的观众,全红婵的表现,无懈可击。
从进入国家队,到成为奥运冠军,她用了不到10个月。
11岁,全红婵刚进入广东省队,就拿到了广东省青少年跳水锦标赛的3个冠军。
越来越多荣耀被她收入囊中,更大的舞台,也徐徐向她张开双臂。
她当时的对手,是张家齐,陈芋汐这种程度的世界冠军。
彼时,很多人不知道,这个头发像海胆一样炸毛的女孩,会创造出什么奇迹。
可没人能一辈子靠天赋吃饭,天才的背后,是比别人更勤奋的训练。
在同年龄的队员里面,她对待训练的态度,是最投入,最全力以赴的。
每天她陆上跳200~300个,水上跳120个左右。
在队里,她跳得最高,跑得最快,对训练的渴望,比别人都强烈。
奥运选拔第二站,207C动作没有跳好,她就天天练,从前练5个,现在就练10个。
即使是这样的苦练,在奥运会最开始的队内测验里,她还是紧张了。
她说:每一次比赛都要想好怎么去做,怎么去跳,不一定是想着去赢,而是超过之前的自己就好。
在世界瞩目的大舞台上,全红婵将它当成了自己的个人秀。
整套动作满分477分,她总分466.2。夺冠的同时,也打破了世界纪录。
她的目标,不仅是同场竞技的10几位选手,还包括过往10米跳台的所有前辈们。
这个14岁的女孩,也许连自己都没意识到,她正在开启一个新的时代。
她会高高兴兴地分享,自己平时喜欢玩吃鸡,王者荣耀。
很快,她又会长叹一口气,说只能玩一小会儿,因为年龄没到,被限时了……
预赛排名第二,还有个40多分的低分,放别的选手身上,不说难过地哭起来,至少也会心情沉重地复盘一下。
结果她火速穿戴好,走到还在和教练说话的陈芋汐身边,快乐地喊着:回去吃饭吧!干饭去!
这种强大的心态,成了她在赛场上的必胜法宝,宠辱不惊。
这样一个厉害的选手,最喜欢吃的,是5毛一包的辣条。
在外工作的哥哥问她要什么奖励,她不假思索“一个小卖部”。
撇开奥运冠军的光环,她喜欢的,想做的,和任何一个14岁的孩子,都是一样。
一个梦想着开小卖部吃很多零食的小姑娘,一个会为打游戏时间不够叹息的孩子,用巨大的付出,换来了今天的成绩。
几年前,她妈妈出过一次车祸,住过几次院,家里经济捉襟见肘。
她从不挑食,饭桌上有什么,她就吃什么。在那个年龄的孩子还在撒娇的时候,她已经开始帮家里做力所能及的事。
爸爸忙,可能没时间看她比赛。妈妈要做饭做家务,也不一定有时间。
只是,每一次比完赛后,她会打电话回去,报告自己得了第一名。
她遗憾又向往地说:没有去过游乐园,也没有去过动物园。
最想做的,也不过是去游乐园抓抓娃娃,这样微不足道的小奢求。
舍不得在自己身上花钱,却在14岁的年纪,有了寄钱回家的意识。
她哽咽着说道,妈妈生病了,但不知道那个字怎么读,不知道是什么病。
为着这个信念,她付出了比别人更多的努力,用更刻苦的训练,向目标更靠近一点。
可能沉迷动漫,乐衷追星,爱吃、爱穿,心安理得向父母索取。
以至于在记者采访时,她爸爸哽咽着一遍又一遍地说:
孩子长大了。
站在跳台上的她,沉静成熟,气场全开,几乎看不到她的情绪起伏。
夺冠后,被教练高高举起,露出腼腆笑容那刻,才让人惊觉,她还只是个孩子。
就像在石缝中生长的小草,坚韧又顽强。拼尽全力,昂首朝向阳光,努力成就自己。
这完美一战,她终于能实现自己的心愿,让妈妈尽快好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