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跟出口强相关品种的涨势很好,一是因为全球制造业
PMI
复苏,美国耐用品补库,带动中国出口增加,这个在一季度的出口数据中已经得到了验证。二是中国企业在海外的渗透率逐渐提升,这个在一季度的财报中,也得到了逐步验证。
图片来源于:中金证券
一季度财报方面,已经有很多出海相关品种,开启了主动补库周期。营收增速在往上走,库存增速在上行,毛利率也在改善,比如家居,家电,纺织,客车,轮胎等。也有些品种,随着出海渗透率提升,在海外的收入占比有大幅上涨,比如客车,叉车,工程机械等行业。
图片来源于:申万宏源
除了景气度较高外,市场对估值的认可度也在提升。逻辑是在一个产业容量够大的行业,中国企业通过出海不断提高全球竞争力,成为全球龙头的话,能享受到更高的估值溢价。相当于企业闯出海后,对标海外龙头拔估值的逻辑。从这个角度看,目前咱们相关产业还是有估值提升空间的,比如家电,目前国内龙头估值约在
14
倍左右,而海外优势企业可以稳定在
20
倍以上。
图片来源于:兴业证券
重点说下家电,大家认为一季度行业属于戴维斯双击,业绩和估值是双双提升的。二季度,家电板块还能继续往上看,最主要的催化是天气,今年应该是个炎热的夏季,天气因素会拉动销量提升,目前
3
月家电增速在
15%
左右,出口大概有
23%
的增速,夏天有天气催化的话,这个增速大概率能维持。
图片来源于:网络
此外家电,还有个财政补贴的逻辑,现在地产财政没钱,是个基本预期,所以一旦后面有大范围补贴,那就是超预期的。兴业证券表示:家电可能还有
20%
的上行空间,对应大约估值提升
10%
,
EPS
提升
12%
的样子。但往三季度看,比较大的不确定因素是欧美的需求,如果美国补库补的差不多了,还没迎来降息的话,是否还会有进一步的需求,这个存在疑问。是有不及预期可能的。另外,去年三季度家电的出口增速已经起来了,相当于没有低基数了。所以三季度的家电,可能就要适当的谨慎一些。
图片来源于:兴业证券
那么出海的行情会延续到什么时候呢?可以关注两个指标,一个是国内外的通胀差,比如现在中国是通缩,海外是通胀,理论上只要中国生产,往外卖货就会盈利。另一个是全球
PMI
指数,这个指数往上走,意味着出口有支撑。目前这两点问题都不大,所以短期出海行情可能就没结束。后面有一个担忧,就是美国加关税的问题,最近拜登新加的关税,虽然规模不大,更多是为了争取选票,但大选过后,贸易政策会不会进一步转鹰,这个有较大的不确定性。尤其是目前已经在列的钢铁和锂电池,对美出口中是占据较大比例的。所以贸易政策这块,有个隐忧,还要继续观察。
图片来源于:惠博咨询
整体来看,出海概念主要对应的是大盘成长风格,小盘一般难以获得出海定价的机会,一个是因为小公司产量容量小,天花板明显,容易打价格战,很难成为全球产业中的霸主。二是因为业务波动大,在出口超预期时,确实短期内会大涨,但也容易在增速预期波动时,产生大幅回撤。但单纯用大盘成长,又很难直接代表出海。按照中信风格分类,以个股海外收入占比为参考,将大盘成长风格进一步拆分为,以外需驱动为主的大盘成长出海,和以内需驱动为主的大盘成长内需。这两者的表现在年初以来是有明显差异的,大盘成长内需跟着大盘成长走,比较弱。而大盘成长出海却走的非常强。而且大盘成长外需中,表现较好的是几个重点行业,像家电,船舶,客车等。
图片来源于:同花顺
从历史上来看,日本当年泡沫破灭后,就三大类资产表现最好,
1
是高股息,
2
是美国的科技成长映射,
3
是出海企业,比如当年把随身听,电视机,录像机,游戏机都卖给了中国,所以业绩很有保证。当然出海概念也有风险,就是美国大选前后,贸易争端可能会随时出现。这是个不定时的炸弹,碰触到哪些行业,可能就会出现风险。所以可以多关注一些与美国贸易没那么紧密的出海行业。
本文件由天风国际证券集团有限公司, 天风国际证券与期货有限公司(证监会中央编号:BAV573)及天风国际资产管理有限公司(证监会中央编号:ASF056)(合称“天风国际集团”)编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