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统计局公开数据显示, 2016年,全国教育、卫生和社会工作、文化体育和娱乐业三类社会领域民间投资增速均高于同期全社会民间投资3.2%的增速。
国家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表示,这三类民间投资总额仅为8976亿元,相对规模较小,占整个社会领域固定资产投资的38.3%,相比全国民间投资占总投资61.2%,低23个百分点,反映社会领域民间投资增长潜力较大。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2016年卫生和社会工作类民间投资增速为19.9%,在三类民投中增速最高,足显社会资本对医疗领域“青睐有加”。
截至2015年底,中国民营医院的数量已达到14518家,占医院总数52.7%,首次超过公立医院数量。国家卫计委公布的上述数据侧面证明民间资本在医疗领域的活力。
曹健认为,民营医院数量快速增长的同时,在服务能力上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间。从衡量医院服务能力最核心的两大指标——床位数和服务量来看,90%以上的民营医院床位数都在100张以内,门急诊量也远不及公立医院,民间资本举办医院“道阻且长”。
《意见》也指出了问题所在,要求国家卫计委、人社部等部门重点解决医师多点执业难等问题。
但这绝非易事。“新医改”强调的医生多点执业从政策实施到现在,一直遇冷。一方面登记多点执业的医生数量有限,另一方面,许多医生仍然在“飞刀”、“走穴”。
“医生多点执业的前提是公立医院人事薪酬制度及相关配套的改革到位。”在曹健看来,医生多点执业首先要重构并理顺医院与医生间的权、责、利,区分多点执业和定点执业在薪酬水平、科研、职称晋升等方面的待遇与区别。
“本质上是要给医生自由选择的空间和权利,毕竟不是每个临床医生都有相同的需求。”曹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