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人有三种东西不能碰:
追星、麻将、以及《王者荣耀》
越碰你越会觉得:
单身一个人可真有意思。
说到时下最火爆的手机游戏,
那必然非王者荣耀莫属。
然而近日,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了一位
因沉迷王者荣耀诱发脑梗
而入院的小伙子!
年仅17岁的小刘(化名)是王者荣耀的资深粉丝,为了冲到荣耀王者段位,他窝在宿舍床铺上
连续激战40多个小时,中间闭眼3小时且只靠着外卖随便应付了一顿饭!
完成目标,结束游戏的他突然发现自己
头晕、头痛,连站也站不稳
。意识到身体情况很不妙后,他才前往番禺某医院进行紧急处理,后因症状继续加重转入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专家经过核磁共振检验和腰椎穿刺后,最终确认
小刘患的是脑梗
。
为何长期沉迷手机游戏会诱发脑梗?
神经内科副主任医师毕伟给出了解答:
一般情况下,打游戏时人的大脑神经会处于高度紧张状态。他长期处在这种状态下,且没摄入足够的水分和能量,再加上他自己的血管本身就比较细,各种因素叠加诱发了脑梗。
在经过一阵子的内科对症治疗后,小刘的情况已经明显好转,但仍需要长时间的康复治疗后才能回归到正常的生活轨道。
没能成为荣耀王者的小刘,却成了暨大附一院2017年收治的年龄最小的脑卒中患者……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和工作压力的增大,加上不良生活方式的影响,部分年轻人动辄几十个小时不眠不休地工作或打游戏,脑卒中渐渐“盯上”了他们。
脑梗,即脑卒中,也就是人们常说的“中风”,是一种急性脑血管疾病,包括出血性中风(脑出血)和缺血性中风(脑梗死),具有高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复发率和高经济负担“五高”特点。
暨大附一院神经内科主任医师黄立安提醒,
打游戏要适度,按时作息、按时进食是必不可少的
。小刘若非就医及时,加上身体条件还算好,
很有可能造成残疾甚至死亡
!
黄立安表示,“中风120”的概念可帮到我们识别中风,
关注“1”张脸、“2”只胳膊、“0(聆)”听语言
。
由于脑控制运动、语言和思想,中风刚开始时,90%以上的病人会有口角歪斜、脸不对称的表现;因为左侧脑血管堵了,右侧身体行动受限,因此两只胳膊会有一只无力,难以平行举起;言语不清、表达困难也是常见症状。当发现有上述任何一项的疑似中风征兆,家属就必须立即拨打“120”,及时将患者送到有条件的医院救治。
早春是脑梗高发期,一场“倒春寒”就能让脑血管受到严峻考验。临床资料显示,70%以上的中风者在发病前5-10天会频繁打呵欠,常被误以为是犯春困。
除了犯困,脑梗发作前还有什么征兆?突发脑梗应如何处理?又该如何预防?戳图↓↓转发收藏,关键时刻能救命!
警惕这些过度游戏引发的疾病!
南报菌梳理了一下新闻报道,
过度打游戏引发的疾病真不少,
大家要引以为戒!
颈椎变形、腰椎疾病……这些多见于老年人的骨科疾病,开始越来越多见于青少年,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
长期保持一个姿势打游戏
。
小孙今年34岁,他来到医院时,接诊的苏北医院脊柱外科杨建东发现,他不停地喊背疼、颈椎疼。
小孙告诉医生,他最近痴迷上了手机游戏,已经连续两个月了,每天都要花三四个小时玩游戏。一般都是晚上躺在床上玩。“刚开始就是觉得颈椎有点疼,但后来脖子变得僵硬了。”小孙说,就在不能起床的前一天晚上,他还在床上玩了三四个小时,后来累了才睡着。没想到早上起床时,竟然起不来了。杨建东说,小孙的情况,是他长期一个姿势玩手机导致的腰肌劳损。
8岁的小杰爱玩游戏,有一天小杰的拇指肿了起来,手指僵硬,弯曲后无法伸直,这可吓坏了小杰的父母。检查后得知,小杰患上了一种名叫“狭窄性腱鞘炎”的疾病。
腱鞘炎是由于肌腱在短期内活动频繁、劳损或外伤,导致腱鞘肌腱发炎并引起局部疼痛的一种手外科疾病。
病症较轻时可以采用理疗、药物治疗缓解,如果病症严重且保守治疗效果欠佳,则可能需要手术松解治疗。
有的医院曾一周接诊十多例因为玩游戏导致腱鞘炎的患者。医生建议青少年生活中玩游戏要适度,中间适当休息几分钟,改变姿势和换换手指,防止单手拇指过度劳累。
家住深圳的徐女士带着8岁的女儿来到一家医院的眼科做检查,因为她发现最近孩子看东西老喜欢眯着眼睛看,她担心孩子的视力出现了问题,她告诉记者,孩子很早就开始用手机玩游戏了,而且玩的时间很长。
医院的眼科医生告诉记者,目前前来医院看眼睛的儿童视力情况不容乐观,且就诊人数正呈现上升的趋势。
2014年12月1日,在由深圳北开往南昌西站的D2322次列车上,一位年轻小伙因连续长时间玩手机游戏诱发疾病,危及生命。
“这看似没什么异常,但这小伙的病情就与小伙手中的手机有关!”现场协助救治的医生称,这名小伙是癫痫发作,由于他长时间玩手机,刺激大脑引起。幸好发现及时,小伙的呼吸道万一被自己的呕吐物堵塞,那他就有生命危险了。
癫痫即俗称的“羊角风”或“羊癫风”,是大脑神经元突发性异常放电,导致短暂的大脑功能障碍的一种慢性疾病,由于异常放电的起始部位和传递方式的不同,癫痫发作的临床表现复杂多样,可表现为发作性运动、感觉、自主神经、意识及精神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