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基层医师公社 Ryder
(智能公社君为您语音播报)
中职学历医学生即将成为历史,曾经在基层医疗教育行业火热一时的农村医学、中医专业也将一去不复返。
四川省2018年起不再新增中职医药卫生类学校
近日,四川省教育厅、省卫计委与省中医药局联合下发《关于深化医教协同进一步推进医学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
方案提出,从2018年起四川将不再新增中职医药卫生类学校,非医药卫生类中职学校及高职院校不再增设中职医药卫生类专业;所有中、高职院校不再增设农村医学、中医专业;逐步缩减现有中职层次农村医学、中医专业招生规模,至2023年停止招生。
方案一提出就广受外界关注,而四川省在全国范围内并不是个例。早在同年9月底,安徽省人民政府就下发了《安徽省深化医教协同进一步推进医学教育改革与发展实施方案》,其中提到“2020年后,逐步停止中职层次农村医学、中医专业招生”。
而今年7月,国务院办公厅就印发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医教协同进一步推进医学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就推动医学教育改革发展作出部署,提到对医学人才的培养质量需要得到显著提高以贯彻落实《“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的要求。
在人才培养上,明确提出要提升医学专业学历教育层次。要求具体包括:中职层次农村医学、中医专业要逐步缩减初中毕业生招生规模,逐步转向在岗乡村医生能力和学历提升。2020年后,逐步停止中职层次农村医学、中医专业招生。
所以通过卫校生来填补村医医疗队伍的空白,将不再是以后“强基层”的主要途径。
能力主要是通过专业培训来提升,而学历的提升,一方面是通过控制生源来落实。重点为全国农村基层培养助理全科医生,稳步发展医学类专业本科教育。
村医学历普遍提高,全科建设是重点
虽然说学历高并不意味着临床经验和诊疗技术就绝对占有优势,但行业起点逐渐拔高依然是大势所趋。这也意味着村医的准入制度会越来越严格,以后想要从事村医这个行当,中职学历的医学生很有可能被“拒之门外”。
“全科”一词在方案中被提到15次之多,足以见得全科建设的重要性。为优化人才队伍建设,可以确定未来基层医疗教育将以“3+2”(3年临床医学专科教育+2年助理全科医生培训)为补充的临床医学人才培养体系。
在来源上将加强以全科医生为重点的基层医疗卫生人才培养;对在岗基层卫生人员(含乡村医生),将加强全科医生继续教育,加强全科医学、中医学基本知识技能和适宜技术培训。
这也是在为乡村医生的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想要提高在行业内的竞争力,除了提高学历以外,掌握全科医学、中医学基本技能和适宜技术培训必定是加分项。
当然,随着医学教育的改革,目前那些拥有中职学历作为村级医疗中流砥柱的村医们,也必将是史上最后一波中职学历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