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上海新闻广播
上海人民广播电台990新闻频率官方微信。
51好读  ›  专栏  ›  上海新闻广播

从“一刀切”到“一刀一刀切”

上海新闻广播  · 公众号  · 上海  · 2019-04-08 07:24

正文

 8

 4,2019

今天本市晴转多云,今天半夜前后转阴有阵雨,明天阴到多云有阵雨或雷雨。今天上午以前有轻度霾。今天最高温度26度,明天最低温度17度。

嘉定菊园新区今年起在新区19个社区强推垃圾分类定时定点投放,一概不设误时投放点。经过4一个多月的试点,这一举措即将于5月起在更大范围内推广。垃圾分类“过时不候”的强硬态度背后,隐藏着管理中怎样的细密“针脚”?



早上8:20,嘉定区菊园新区的嘉华居小区里,时不时会看到一路小跑的居民。在垃圾桶前一个急刹,将干湿垃圾分别放进一黑一棕两个垃圾桶里,在志愿者的监督下,湿垃圾还得破袋。过了8点半,小区就是另一番景象:垃圾桶全都撤走,就连垃圾厢房也是门窗紧锁。错过投放时间的居民,看上去如同迟到了快要被关在校门外的学生。


志愿者:“现在已经过了8点半投放的时间,以后稍微早一点,八点半以前啊。“

居民:“好的,谢谢。”

记者:“您知道是定时定点吗?”

居民:“我知道,但是我上班就这个时间出来。”

志愿者:“今天帮你扔一下,我们8点半已经结束了,下次知道啊。”

居民:“好的。”



这位帮迟到居民“开后门”的“教导主任”,是小区志愿者组长黄惠琴。小区推行垃圾分类4年来,她带着志愿者全程参与,但分类成效十分有限:分得很好永远是同一波居民,许多居民任你磨破嘴皮,依然事不关己。但随着今年春节后,定时定点正式实施,原先遍布小区的22组垃圾桶只保留4处,投放时段由志愿者全程监督,观望的居民再也没了置身事外的空间。

黄惠琴:“撤桶以前,我们做了大量的工作,上门每家每户去宣传啊,告知书啊,让他们有这个思想意识。”


没了随处可见的垃圾桶,小区整洁许多,但乱丢垃圾的现象却开始冒头。如何从小区802户居民中找出这些垃圾的主人?嘉枫社区居委会在和业委会、物业商量后,决定从无主垃圾最多的高层着手,通过高清探头截取业主的侧影或背影,在楼道口进行公示。

居委会主任周逸薇说,虽然公示的黑白照片人像模糊,但效果立竿见影:“我们为什么不能通过技防来管人呢?我们现在高层这个地方先抓,打好照片以后放在门口,好,被人撕了。那说明是有效果的,认出是自己了嘛。后来我们就还是贴,但是我们发现,(乱丢的)垃圾基本没有了。”



像嘉华里这样对生活垃圾“过时不候”的硬气小区,在全市可不多见,但在嘉定区菊园新区至少已经有19个。根据菊园新区管委会的工作计划,5月前,新区19个社区自选一个小区强推定时定点,5月起“过时不候”的办法开始全面推广,力争在7月《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正式实施前,覆盖9成居民小区。



“一刀切”的强硬态度背后,其实是管理中如绣花般细密的“针脚”。菊园新区党工委副书记周迎妍说,新区的53个居民小区,每个小区的方案都制订了自己的方案。

周迎妍:“现在天热了以后,居民提出来是不是夏令时,所以很多小区都往后延了一个小时,有的呢错时,有可能我错过一个点位的投放时间,我可以到另外一个点位。都是跟居民协商以后确定的,不断在调整。”



不断调整的不止居民区的小方案,还有管委会的大政策。半个月前,该管委会在全市首创了“房地产经纪企业绿色联盟”,辖区内的14家房地产经纪企业将“未履行生活垃圾分类义务”作为附加违约条款,写进了租房合同。周迎妍说,这份垃圾分类版的房屋租赁合同还吸引了区外企业前来取经。

周迎妍:“一般违约责任里面有比方说家具损坏扣除押金,比较少的涉及到公共利益方面,条例、法规实际上都可以作为违约的责任的,规避掉我们房东的一些风险。现在其他区域内的机构也来问我们要这份文本,还有一个个人的房东,也问我们要。”


当嘉华居小区垃圾厢房的落锁声响起,记者听到的是菊园新区管委会干脆利落的决心:与其精心修剪一两处“盆景”,不如一步到位,让整个新区成为“新时尚”的风景线。

新区管委会的智慧之处在于,自己精细绣花的同时更善于“穿针引线”,创造工作抓手。例如在辖区内建立了房产中介和物业公司两个行业联盟,房产中介自发修改的“垃圾分类版”房屋租赁合同,不仅让房东拍手叫好,也为全市提供了经验;物业联盟则形成了一套赏罚制度,每月考评小区垃圾分类情况,排名最后3位被主管部门约谈,而先进的企业和个人年底可以获得新区管委会的25万元奖金。

事实证明,“一刀切”的管理,其实是“一刀一刀切”,切得更为精细。现在,距离《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正式施行只剩不到3个月,法不等人,期待垃圾分类的全新风景尽快能从点连成片,实现垃圾分类,人人参与。


垃圾分类常识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