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了立冬以后温度越来越低,这两天大范围冷空气来袭,温度又下降了,冬天的氛围越来越浓。
北方多地开始了供暖,然后大家发现又开始上火了,这时候可以多吃些养阴的食物:梨、百合、山药、银耳……
也可以多喝点百合柠檬膏,养阴清热,快速改善嗓子疼、痘痘、口臭的上火症状,还能让皮肤更水嫩。
冬天五行应水,五脏应肾,最适合补肾,也是肾相关问题最多的季节,比如我们之前说的上热下寒、阳虚体质。
因为秋冬阳气回到体内,很多寒性的问题变少了,但不代表没有了,如果你现在或秋冬以前:
腰腹到腿脚总是怕冷,暖不起来
莫名的腰酸,软,无力
肚子、大腿都是软肉肉,还冰冰凉
脾胃虚寒,不敢吃凉,一碰凉的就拉肚子
总是有口臭,刷牙也不管用
容易出油长痘又怕冷
舌苔厚腻,大便还粘马桶
特别容易吃撑了,消化不动,脾胃堵着不舒服
这些烦恼,都在提醒你:这个冬天,你的身体需要被温暖!
今天和大家分享的这个小药茶,名叫「和中茶」,配方来自上海名医马辉老师,可以帮你疏通脾胃,温暖脾胃和肾,让身体下半部分暖起来。
对于身体而言最怕的就是凉、堵。
秋冬阳气本来要回到体内封藏,但中焦脾胃堵着,阳气都堵到了上面,上火就特别厉害,这时候用百合柠檬膏清热的同时一定要看看身体怕不怕冷,因为这时候上火的根本其实是太凉了。
身体的下半部分阳气虚,阳气还回不来,肾水没有阳气温煦下半身就冰凉凉的,各种怕冷。
还有就是脾胃凉,脾胃最怕的就是凉和堵。脾胃凉功能下降就不能好好吸收利用食物营养,代谢也慢。
慢慢的堵在胃肠里不舒服,补的越厉害垃圾越多,垃圾在体内慢慢囤积起来,湿热内生加重出油、口臭、长痘痘的烦恼,身体的痰湿也越来越多。
和中茶调和中焦脾胃,温暖加疏通脾胃,让脾胃又暖又通,“脾胃和则百病消“。
今天的冬天确定会特别冷了,身体堵,下半部分寒凉的人,在这个寒冷的冬天最需要疏通和温暖,让阳气回家,借助阳气收藏的趋势,让身体干净,从内而外的暖起来吧。
那和激活肠道免疫力有什么关系呢?
大家都知道人体免疫系统超过70%都在肠道里,有近一半的免疫细胞附在肠道,产生人体80%的抗体。这些抗体前赴后继地对抗着不断入侵的细菌病毒,是维护人体健康的天然屏障!
中医认为是身体卫气的作用,脾胃不断的吸收营养给卫气提供后援。而国人体质很多都是脾胃虚寒的状态,只有脾胃暖起来,通畅了才能更好的吸收营养补充给卫气。
9味食药同源的茶料,帮你温暖又疏通
这个茶方由9味药食同源的茶料配伍而成,稍微有点多,但我们需要温暖脾胃回复脾胃功能,还要温暖脾胃和肾阳,需要调理的地方有点多。
鸡内金、莱菔子、代代花、高良姜、荜茇、砂仁、小茴香、茯苓、山药
名医张锡纯认为鸡内金:不但能消脾胃之积,无论脏腑何处有积,鸡内金皆能消之。简单地说,鸡内金可以消掉脏腑里面积年累月的垃圾,能把你身体里各种各样的“瘀滞”都化掉。
鸡内金搭配同理气开胃让脾胃更顺畅的代代花和下气消食的莱菔子。莱菔子就是“冬吃萝卜,夏吃姜”的萝卜籽,消食通脾胃的功效更强,最适合冬天用,让脾胃更通畅。高良姜、荜茇、砂仁都是温暖脾胃的要药,能够温暖脾胃,让脾胃功能更强,消化更好就不容易有积食堵着了,同时他们还能止痛,让胃里的浊气往下走,有时候我们吃凉的肚子疼、吃东西胃胀痛也可以用。对于肾虚腰疼特别好,身体除了肾在下焦,肝经也循行阴部,用小茴香正好温暖身体下半身和小肚子,小茴香芳香暖胃,胃着凉了不想吃东西也可以吃一些。这个茶最擅长的就是温暖脾肾,最后用小茴香把阳气往下引,让身体下半身开始暖起来。《世补斋医书》:茯苓一味,为治痰主药,痰之本,水也,茯苓可以行水。痰之动,湿也,茯苓又可行湿。脾胃最怕的就是湿气,湿气会让脾胃和身体一样懒懒的不想动,所以我们最后是祛湿健脾的茯苓和养脾补肺肾的山药,湿气少了身体也会更通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