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探索基金行业服务第三支柱发展路径
助力养老金体系健康可持续发展
2017年5月8日,
基金服务养老金第三支柱建设专题研讨
会在京举行。本次研讨会由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主办,协会养老金委员会主席单位华夏基金协办。
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党委书记、会长洪磊做开场演讲,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副理事长王忠民,人社部社会保障研究所相关领导,养老金融50人论坛秘书长、中国人民大学董克用教授,养老金融50人论坛核心成员、中国政法大学胡继晔教授,以及富达、罗素、贝莱德、先锋领航等国际知名资产管理机构和华夏基金等国内基金公司,工行、招行等托管机构和基金销售机构的代表,
分别从政界、学界、业界不同的视角,共同探索基金行业如何服务好第三支柱的建设。
协会党委委员、副会长钟蓉萨主持会议。
(
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党委书记、会长洪磊
)
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党委书记、会长洪磊指出,
养老金制度是维系现代社会运转的基本制度之一,既是社会稳定的安全阀,也是经济增长的助推器。
谈到为什么需要以个人账户为主的第三支柱养老金,他表示
从养老体系自身看,需要建设一个与第一支柱互补的改善型第三支柱。
目前,在“单位+个人”分担的缴费机制下,无论是强制性的第一支柱,还是自愿性的第二支柱,都无法对全体国民提供足够有效的养老保障。
从居民储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看,建设第三支柱养老金是改善家庭资产配置、推动经济长期增长的重要途径。
洪磊认为应当搭建一个无歧视的、有税收优惠激励的个人账户平台,充分尊重个人选择权,推动各类养老金融产品在公平的税优激励和个人选择权约束下充分竞争,最终通过具体的投资组合,让每个人的风险与收益得到恰当权衡,符合个体的生命周期需求。
为了更好地发展包括个人账户第三支柱在内的养老金体系, 还应当在制度环境方面作出更多探索,一是大力发展固定收益类和具有稳健现金流的投资产品;二是推动养老金对接资产管理,建设三层架构;三是推动完善资本市场税收制度建设。
(
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党委委员、副会长钟蓉萨
)
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副会长钟蓉萨在会议上表示,
从国际经验和趋势看,
第三支柱制度设计一般有三大核心特征:
一是政府强有力的税收递延政策支持,四两拨千斤,调
动国民积极性,是第三支柱发展根本动力。
二是以账户为基础的制度设计,建立一个专门的养老账户,税收递延优惠在账户层面实施。国外第三支柱较为发达的美国、澳大利亚、英国、智利等国家都采取了账户制模式。通过账户能准确反映个人养老的缴费规模和投资收益,在退休领取阶段能够准确征税。第三支柱采取账户制也与我国第一支柱基本养老金、第二支柱企业年金一脉相承。
三是多渠道投资实现保值增值,允许参加者根据自身
风险偏好,投资于基金、保险、理财、存款等多种养老金融产品,政府合理监管,而不是只允许参加者投资某一类金融产品,否则参加者的自我选择权受到限制,不利于实现自身效用最大化。
钟蓉萨表示
目前在第三支柱税收支持的重要性上已经得到各方的广泛认可,为第三支柱最终落地奠定了良好基础
。但是如何实现以账户为基础进行政策设计,以及多渠道投资保值增值,还有待进一步明确。
(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
协会养老金委员会主席、
华夏基金总经理汤晓东)
主题演讲阶段,会议协办单位华夏基金总经理、协会养老金委员会主席汤晓东发表了题为
《发挥公募基金优势,积极投身第三支柱建设》
的主题演讲。
他表示,第三支柱个人税延养老金是我国养老金体系顶层设计的重要内容,意义重大。
公募基金能够充分发挥养老金第三支柱的“长钱”优势,实现长期稳健收益
。
汤晓东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