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1日,以合成生物学技术驱动的生物医药公司——华昊中天医药在港交所成功上市,盘中涨幅一度超过60%,收涨30%,在近期一众港股新股中表现亮眼。
据了解,华昊中天医药是一家合成生物学技术驱动的生物医药公司,致力于开发肿瘤创新药。自2002年成立以来,华昊中天医药-B成功开发了专注于微生物代谢产物新药研发的三大核心技术平台。
单一核心产品并未贡献过多收入
目前,华昊中天医药拥有1种已商业化产品及19种其他管线候选产品,优替德隆注射液为公司的单一核心产品。公司核心产品及19种候选产品中有16种乃基于单一活性药物成分,即优替德隆,其在产品组合中有三种制剂。公司核心产品及候选产品的现有临床试验及项目涵盖晚期乳腺癌(包括初期无法手术且无远转移的IIIB及IIIC期乳腺癌以及所有IV期乳腺癌)、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乳腺癌新辅助治疗、胃癌、食管癌、乳腺癌脑转移、肺癌脑转移、胶质母细胞瘤及其他实体瘤的适应症。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资料,乳腺癌是全球最常见的癌种之一。2023年,全球晚期乳腺癌病例达52万例,中国晚期乳腺癌病例达7.89万例。根据临床需求与市场前景,华昊中天医药将资源优先用于推进优替德隆注射液用于晚期乳腺癌的临床研究。
招股书显示,优替德隆注射液于2021年获得国家药监局批准上市,用于其主要适应症,即与卡培他滨联合治疗既往接受过至少一种蒽环类或紫杉类药物化疗方案的复发或转移性乳腺癌患者。2021年优替德隆注射液获批上市,结束了中国近二十年来缺乏自主研发的国产一类化疗创新药的局面。
同时,凭借其合成生物学技术平台,华昊中天医药亦自主开发了优替德隆的口服制剂,即优替德隆胶囊,目前正在进行II/III期临床试验。此外,公司还在持续开发优替德隆的其他制剂以及其他活性药物成分,例如BG22、BG18及BG44,目前均处于早期的开发阶段。
2023年1月,优替德隆注射液被纳入2022年国家医保药品目录,自2023年3月1日起执行谈判价,从而减轻了患者的用药负担,提高市场占有率。谈判价的有效期至2024年12月31日,届时华昊中天医药将寻求重续药品谈判协议。根据公司目前对销售情况的估计,董事认为,优替德隆注射液将符合续约规则所载条件且在2026年底前将不会面临降价。
需要注意的是,优替德隆的面世且被纳入医保并未给华昊中天医药增加太多的收入。2022年,公司收入为0.33亿元。2023年,公司收入增加103.0%至0.67亿元。从2024年前5月和上年同期来看,该项数据分别是0.29亿元和0.27亿元,同比增长5.9%。
数据显示,在2023年1月1日优替德隆注射液正式纳入国家医保药品目录后,优替德隆注射液自2023年3月1日起执行谈判价,价格下降超过60%,同时华昊中天医药的销量2022年、2023年、2023年前5月、2024年前5月分别为18483瓶、90021瓶、36883瓶及38577瓶。
目前,华昊中天医药依然处于亏损之中。2022年、2023年、2023年前5月、2024年前5月,公司录得亏损分别为1.61亿元、1.90亿元、0.83亿元及0.57亿元。
华昊中天医药将亏损主要归因于公司的销售及分销开支、研发开支及行政开支。2022年、2023年、2024年前5月,公司的研发开支分别为0.83亿元、1.27亿元及0.44亿元。
行业竞争激烈
华昊中天医药在招股书中表示,其所在行业竞争激烈,瞬息万变。“虽然我们认为我们的技术平台、在生物制药领域的项目和经验丰富的领导团队使我们具备竞争优势,但我们依然可能面临同业针对相同适应症开发疗法的潜在竞争,其中包括大型生物制药公司及专业制药和生物技术公司。我们的成功开发及商业化的任何候选药物将与现有药物及任何未来可能上市的新药物竞争。我们开发治疗乳腺癌、NSCLC、胃癌、食管癌、卵巢癌、肝癌和脑膜瘤等多种癌症的化疗药物,面临来自蓬勃发展的制药公司的激烈竞争。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越来越多的公司开发口服微管抑制剂,这给公司带来了挑战”。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资料,截至2024年5月31日,在与华昊中天医药产品或候选产品处于相同阶段或较后阶段的化疗药物分子候选产品中:
乳腺癌方面,全球有22种药物获批,其中中国有18种。
NSCLC方面,全球有8种药物获批,其中中国有6种;全球有9种III期或较后阶段的候选产品,其中中国有5种。
胃癌方面,全球有14种药物获批,其中中国有8种。
……
不过,华昊中天医药在招股书中表示,紫杉类药物作为肿瘤治疗领域经典的化疗药物,2023年在中国市场录得庞大的销售额,约人民币70亿元,是国内销售额最高的化疗药物。然而,紫杉类药物在抗耐药性和安全性等方面仍面临诸多挑战。
华昊中天医药表示,这为公司研发及推广非紫杉类创新化疗产品提供了市场机遇。依靠优替德隆注射液产品相较紫杉类产品的独有特点和优势,公司的核心产品有望媲美紫杉类药物并成为肿瘤领域的重要药物。
责编:万健祎
校对:杨舒欣
证券时报各平台所有原创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我社保留追究相关行为主体法律责任的权利。
转载与合作可联系证券时报小助理,微信ID:Securities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