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日前,在第七届金交会期间,由金交会组委会办公室与中国金融杂志社主办、第一财经研究院特约合办、广州金交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承办的第六届金融图书“金羊奖”读享会在广州举行。10种图书被授予第六届金融图书“金羊奖”荣誉称号,获奖作者也在现场进行了分享。
本次会议由第一财经研究院院长、《第一财经日报》副总编辑杨燕青主持。
又一批获得金融图书“金羊奖”的好书评选出来。
6月22日,在第七届中国(广州)国际金融交易•博览会(下称“金交会”)开幕当天,由金交会组委会办公室与中国金融杂志社主办、第一财经研究院特约合办、广州金交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承办的第六届金融图书“金羊奖”读享会在广州举行。
亚洲金融合作协会秘书长、金融图书“金羊奖”评审委员会委员
杨再平
和中国金融出版社副总编辑
查子安
代表主办方致词;《世界金融史论纲》作者
祁敬宇
、《货币政策传导的银行资本渠道研究》作者
黄宪
、《金融分析的制度范式:制度金融学导论》作者
张杰
、《金融风险管理学》作者
刘亚
和《中国的金融分权与经济波动》作者
傅勇
代表获奖作者就获奖图书主题及热点金融话题进行了分享和探讨。第一财经研究院院长、《第一财经日报》副总编辑
杨燕青
主持了独享会。
致辞&主持
作者分享
第六届金融图书“金羊奖”获奖图书名单,自2018年5月4日至5月13日在金交会官方网站公示,经公示无异议,金交会组委会办公室决定对10种获奖图书授予第六届金融图书“金羊奖”荣誉称号,并对作者、出版社及责任编辑予以奖励。
杨再平表示,随着金融日益广泛深入地、甚至是决定性地影响经济生活、经济活动,影响经济发展,乃至日常生活,人们对金融知识的需求、对金融读物的需求也与日俱增。 “金羊奖”推动金融研究工作者提供更多具有思想性和真知灼见的金融好书。在同样担任“金羊奖”评审委员会委员的杨燕青看来,今年获奖的多本图书,都在试图回答一个问题:
在全球大背景下,中国金融究竟扮演了怎样的角色,这为中国金融如何改革自身、如何深层次和全球相处提供了思考的起点。
获奖作者张杰分析了中西处理金融问题思维方式的差异,比如国有银行不良债权,就相当于人身体上出来的一个疙瘩。在西方哲学观看来,赶紧动手术把它切了;东方哲学观是长了疙瘩,可能毛病不在这儿,在别的地方,我们要寻找产生疙瘩的原因在什么地方,开一服药吃了以后,这个疙瘩不见了。 他表示,分析制度金融学,需要研究背后的哲学根源。中国金融改革经历了40年,和西方的范式是接轨还是易轨,值得探究。获奖作者刘亚也强调金融学研究中的哲学根基和逻辑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