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新浪娱乐
更多娱乐八卦、明星独家视频、音频,粉丝福利,尽在新浪娱乐微信公众号!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三峡小微  ·  三峡集团一批新能源项目投产发电 ·  6 天前  
三峡小微  ·  勇担使命攀高峰 ... ·  6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新浪娱乐

她一出现,其他人就变蠢了

新浪娱乐  · 公众号  ·  · 2020-11-03 21:57

正文


想听一个关于天才的故事吗?

给我五分钟,让你看到一个有血有肉的天才少女,一个精彩绝伦的天才故事。

故事发生在上世纪六十年代,主角名叫伊丽莎白·哈蒙,一个红发大眼睛少女,一举一动都散发着怪诞美。

小时候的哈蒙↑

长大后的哈蒙↑

天才总是不幸的,哈蒙也是一样。

父亲抛弃母亲后再婚,母亲一时接受不了选择带着哈蒙撞车自杀。但,母亲去世了,哈蒙像一根小树苗一样顽强活了下来。

今后的生活该怎么办呢?哈蒙的归宿只能是孤儿院。


天才和普通孩子的根本不同点在于,在很多孩子只知玩乐的时候,天才便已经找到了自己感兴趣的事情。

哈蒙是孤儿院里最特殊的女孩,别人喜爱唱歌、跳舞、朗诵……而她最感兴趣的事情是国际象棋。


那个年代的女孩子,特别是孤儿院里的女孩子,很难坚持自己的爱好。首先,环境处处苛刻。

你以为哈蒙会在充满阳光的大房间里下国际象棋吗?

不,哈蒙的“游戏乐园”是孤儿院阴暗狭小的地下室。那里的主人是校工夏贝先生。


哈蒙开门见山,见到夏贝先生就问,你能不能教我下国际象棋?

然而哈蒙的求知欲并没有打动夏贝先生,老头儿冷冷回了哈蒙一句,我不和陌生人下棋。


哈蒙并没有就此作罢,继续念叨着,我每天来地下室清理黑板擦的时候,总会瞄几眼你的棋盘,其实我已经学会了一点。

言外之意——我不是小白喔,已经自学了一些,你教我没那么费劲的。


谁知夏贝先生是个铁榔头,用世俗规定回绝哈蒙,“女孩子不下象棋。”

当时的哈蒙已经管不了那么多,看了一眼夏贝先生的棋盘便脱口而出,你应该先这么下,然后再这么走,再然后走这一步……

你看,天才大多对一件事是有执念的,不会因为对方的三言两语就放弃。


夏贝先生听了哈蒙的棋法,觉得还真是那么一回事,瞬间对这个年纪不大的小姑娘发了通行证。

“来玩一局吧。”


哈蒙的国际象棋生涯就这么开始了,在一个又潮又阴的地下室里。

不过幸运的是她遇到了人生中的伯乐——夏贝先生。

这个夏贝先生啊,虽然不是象棋大师,但他教哈蒙下棋的时候没有任何保留,把自己掌握的战术都教给了哈蒙。

当然了,教哈蒙并非难事,因为她太聪明了,一点就明白。没过多少时间,哈蒙的技艺就已超过了夏贝先生。

没辙,毕竟是天才。


“天才”向来和“爽剧”并列存在。没错,这个故事表面看起来是挺爽的。

没有太多铺垫,直接呈现出一个古灵精怪的天才少女,由她展开的故事是开了金手指的,越看越过瘾。

比如她和象棋俱乐部的负责人下棋,刚下几步就觉得没意思。为啥呢?因为这盘棋根本不值得一下,小姑娘托着脸说,这盘棋我三步之内就能将杀。


再比如,这个负责人邀请哈蒙去俱乐部进行车轮战,也就是一对多,哈蒙要同时和十几个人对战。

中间那个小小的身影就是哈蒙,是不是看着还挺可怜的?


别担心,哈蒙很快就赢了这十几个人,她给这些人的评价是:他们下得也太烂了吧……

最厉害的那个男孩儿,我15步就把他的棋子困住了。”哈蒙一边吃着巧克力一边和夏贝先生聊她的手下败将。


很好笑的是,夏贝先生问她一次赢得这么多人感觉如何,哈蒙云淡风轻地说,“感觉挺好~

就,赢了比赛也没有特别嗨,因为对手太弱了,她觉得这种比赛没什么意思,一点都不刺激。

OK,天才无误。


故事很好看的设定是,观者都知哈蒙是天才,只有她自己没有意识到。别人是美而不自知,她是天才而不自知。这就很有意思了。

原因是她开始对镇定剂上瘾,以为自己对象棋的敏感度源于吃镇定剂之后产生的作用。


这也是她象棋生涯中最大的羁绊,总认为吃了镇定剂才会发挥好,所以越吃越依赖,越吃越多。


一个天赋异禀却依赖药物的天才少女,这确实是很常见的爽剧套路。但这个爽剧的背后,是真正的“大女主剧”。

国内这几年也拍了不少所谓的“大女主剧”,可最终都会出现莫名其妙的走向,从“大女主剧”变成了“玛丽苏剧”。

不好好写女主靠着自己打怪升级,非得加几位男性进来。

前两年的《那年花开月正圆》,孙俪的演技加上陕西女首富的故事本来非常吸引人,可剧中那些帮助过女主的男性都是出于“爱”,所有人都爱女主,然后女主成功了、成女首富了。

大女主戏可不是这么写的啊。


而哈蒙的成长故事,虽然过程中有好几位男性出场,但这些人的身份是伯乐、朋友、或是家人,没有一丝狗血,他们给予哈蒙的是一些小小的帮助,并非无脑爱情。


哈蒙和每一位男性的相处,都是基于象棋之上,在关系中占据主导地位。

她在男性面前没有展示过女性的柔弱,只有一个目的,那就是打败他。这个前提一旦产生,会感觉到哈蒙像是月亮,男性像是星星,只是陪衬。


哈蒙每一次情绪崩溃,也都是因为输了棋、遇到了更强大的对手,而不是因为爱情和男人。

她是难得一见的清醒的女性角色,知道自己在干嘛,没有一刻是恋爱脑,也没有一刻想过要靠别人。


以及,肉眼可见她通过各种赛事赢得了丰厚的奖金,小小年纪变成了富婆,可她却没有玩物丧志、沉迷于纸醉金迷之中,不是在看象棋书,就是在研究战术。

真的,看哈蒙的故事,完全不用担心她会犯傻自毁前程。


哈蒙身边的几位女性角色,也都不是歇斯底里的,反倒在用自己的方式鼓励、陪伴着哈蒙。这种女性帮助女性,女性陪伴女性的力量,让人觉得很燃。

哈蒙最开始打正儿八经的比赛时,所有人都瞧不起她这个小丫头,上来就问,你等级分是多少?

哈蒙愣了一下,回答“我没有等级分”,于是这人就把哈蒙分到了初级组。哈蒙说自己的技术其实是可以打高级组的,这人有些幸灾乐祸地说到,“他们会吃了你的!”


结果哈蒙还是从初级组打起,她的第一位对手是一位女孩子。哈蒙当即就疑惑起来,为什么男性棋手可以随意选择对手,而女性棋手只能和女性打比赛?

哈蒙的对手也表示认同,认为不管技艺如何,都不应该先入为主认为女性在下棋这方面是弱者。


哈蒙当然是赢了这个小姑娘,不过这小姑娘没有嫉妒没有生气,她找到哈蒙,说了一句让人动容的话:打败他,好吗?

他,听上去更像是所有男性棋手。这么一想,更觉振奋。


哈蒙身边的女性几乎都是友善的,可贵的是这种友善不是空穴来风,是基于一定的自私。

哈蒙的养母,收养了哈蒙之后被丈夫抛弃,一度自暴自弃,对生活无望。

在得知哈蒙可以通过打比赛挣奖金之后,养母觉得自己的生活又重燃希望,至少不用为钱发愁了。

但很让人欣慰的是,养母并没有拿哈蒙当摇钱树,而是非常尊重地问哈蒙,我可以当你的经纪人,你可以支付我10%的薪酬吗?


于是母女俩的关系更进一步,不仅有着法律上的关系,从某一程度来讲她们是战友、是同事、是朋友。

在这个过程中,养母虽然不懂国际象棋,但输出了自己的人生经验。对于哈蒙这个天才来说,起到了“让其开窍”的作用。

例如哈蒙有时候会十分相信书中的象棋战术,养母会劝她,你的优势是你下棋时的直觉,书会教人方法,但不会教你直觉。

很简单的一句话,却能给哈蒙很大的鼓励。


哈蒙在打比赛初期,没日没夜地把自己泡在国际象棋的世界中,养母有时候支持,有时候也会心疼。

养母告诉她,或许你现在觉得下棋是一辈子最重要的事情,但等你走完这一程回头看,会发现人生最重要的事情是生活和成长。


哈蒙和养母的相处过程是很精彩的。

哈蒙给养母希望,让养母知道女人是可以靠自己生活得很好的;养母解放哈蒙的天性,没有让哈蒙长成一个古怪的天才少女。

两个人因为“钱”绑定在一起,但相处过程中又不只有钱。


养母过世之后,哈蒙进入到低谷期。她开始酗酒、嗑药,每天像失了魂一般。

这时,她在孤儿院的好朋友出现,拉了她一把。两个人之间没有什么惊天地泣鬼神的友情,有的仅仅是陪伴。

朋友说,从小看着你打比赛赢比赛,那时候你是我的希望,让我知道女孩子能做很多事情;现在你需要我,那我就来成为你的希望。这就是我们的交情。

三言两语道出彼此互为对方的精神支撑,比任何刻意勾勒出的友情都显得弥足珍贵。


“爽剧”稍稍用力过猛就会显得毫无根据、天马行空。但哈蒙这个看似很过瘾的角色,其实藏着没有安全感、有时候的不自信、需要陪伴等等特质。

在讲述她的天才经历之前,先回归到了她生而为人的根本,她不是飘着的,而是有人情味的。这一点我很喜欢。

和其他天才角色想必,哈蒙有一条很明显的成长线,是一个天才少女的困惑、笃定和自洽。

起初不喜欢别人事事针对她的性别;


然后变得坚硬,尽最大可能在隐忍和对抗;


在赢得比赛成为最厉害的女棋手之后,哈蒙的选择是和对手拥抱。那一刻她有泪、有感慨、有感动。


这就是了,一个大女主戏最应该传递出的价值观——不是一味地和世界对抗,也不是一味地否定别人,是在实现自身价值之后的自我接纳。在这一路上,她不是孤军奋战,身边总有人在支撑她陪伴她,这不是打感情牌,这是让观众明白,天才也是人,而人心都是肉长的。


这是我今年看过的最好的“大女主剧”,一部不夸张不浮躁的“大女主剧”。

身为女性,我很欣慰能看到哈蒙这样的角色;身为观众,我很欣慰能看到这部《女王的棋局》

今天,将这部剧推荐给屏幕前的你。

如果你现阶段需要一剂“肾上腺素”自我鼓励,不妨看看这部《女王的棋局》。那么爽、那么真、那么美好。


更多精彩内容,欢迎关注公众号:八楼象女士
我在等你喔!



往期栏目


真以为自己很厉害?还嫩着呢!


她嫁给他,嫁对了!




赞成本文观点,别忘记点“在看”和“好看”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