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政知见
我们提供离你最近的时政新闻、最通俗易懂的时政新闻解读、最有趣味有温度的新闻故事。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新闻晨报  ·  45岁姚晨,凌晨官宣喜讯!热搜爆了 ·  2 天前  
半岛晨报  ·  演员姚晨,官宣喜讯! ·  2 天前  
中央广电总台中国之声  ·  女子英歌队:“她们是花木兰、是穆桂英,是属于 ...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政知见

史上首次!中央此举意味深长

政知见  · 公众号  · 社会  · 2017-09-26 07:52

正文

撰文 | 傅凝

一份7000字的文件昨天(9月25日)在微信朋友圈刷屏。

这份文件的全称是“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营造企业家健康成长环境弘扬优秀企业家精神更好发挥企业家作用的意见 ”。

以中共中央、国务院名义发出的文件,那是目前为止最高规格的。

在政知见(微信ID:bqzhengzhiju)的印象中, 这也是 新中国成立68年来首次围绕企业家出台的这么高规格的文件

刷屏的人们除了用上感叹号,还最喜欢“划重点”。

那么,中央的重点是什么呢?

至少酝酿一年半时间

如果政知君没有记错,这是一份今年4月份就提交中央深改小组审议的文件。

只不过在4月18日的官方报道里,当时通过的文件名称是——《 关于进一步激发和保护企业家精神的意见 》。

而5个月后,出现在公众面前的文件,从标题上看层次更加丰富,包含了三大方面的内容:营造企业家健康成长环境;弘扬优秀企业家精神;更好发挥企业家作用。

原先的“激发和保护”被阐发得更加具体。

而“保护”企业家精神,至少酝酿了一年半。

政知见(微信ID:bqzhengzhiju)记得,在去年两会后,国务院批转国家发改委《关于2016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重点工作的意见》。其中就提到,要研究制定进一步激发和保护企业家精神的指导意见。

今年两会,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还有了“激发和保护企业家精神,使企业家安心经营、放心投资”的阐述。

随后,4月13日,国务院批转的国家发改委《关于2017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重点工作的意见》明确提到,要出台激发和保护企业家精神的意见,抓紧研究制定配套政策措施。

也正是在国务院批转之后五天,中央深改小组就通过了这份文件。

“冒险家”去哪里冒险?

“企业家”一词源于法文,原意带有“冒险家”的意思。

不过沿用这个舶来词的中国,在世界工商文明史上有着先行者的地位。自“商”以来,历代都有工商繁荣的记载。汉代就有记载,从事工商业者十倍于农民。清代则“五家之堡必有肆,十家之必有贾,三十家之城必有商”

换句话说,自古以来中国都不缺乏企业家。不论世代更替,企业家、工商业者在社会发展中都起到重要的作用。

时至21世纪,中央首次发了这份重要文件,或许可以从另一个角度来解释——当前企业家精神需要保护、需要弘扬。有时候,企业家并非普通人以为的那种“强者”。

最高领导人说:“ 我们全面深化改革,就要激发市场蕴藏的活力。市场活力来自于人,特别是来自于企业家,来自于企业家精神 。”

政知见(微信ID:bqzhengzhiju)发现,这里就有一个简单的逻辑,改革需要企业家,而企业家的地位还需要更好保护、作用需要更好发挥,所以现在需要把这个“短板”补齐。

这是一个数量庞大的群体。官方的数据显示,小微企业占了全国企业98-99%的比例。截至今年7月底,中国小微企业名录收录的小微企业已达7328.1万户。

这是一个作用巨大的群体。据国家统计局的抽样调查,每户小型企业能带动7到8人就业,一户个体工商户带动2.9人就业。我们讲经济要发挥新动能,首先得看这些企业能否发挥好他们的动能。

这也是一个令人忧虑的群体。日本、欧洲的小微企业生命周期可以达到12年,美国达到8年多,而中国只有3年。

企业家的“恒产”

当然,中央敏锐地发现当前经济社会运行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也有步骤地采取措施。

例如,保护产权。

早在两千多年前,孟子就说过,“民之为道也,有恒产者有恒心,无恒产者无恒心”。2016年11月,中共中央和国务院联合发布了保护产权的意见。政知见(微信ID:bqzhengzhiju)还记得当时很多人兴奋地转发那句话:“公有制经济财产权不可侵犯,非公有制经济财产权同样不可侵犯。”

现在,则要保护创造社会财富的重要力量——企业家以及企业家精神了。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营造企业家健康成长环境弘扬优秀企业家精神更好发挥企业家作用的意见”中也提到“依法保护企业家财产权”。其中有两点值得留意: 一是及时甄别纠正社会反映强烈的产权纠纷申诉案件 二是 研究建立因政府规划调整、政策变化造成企业合法权益受损的依法依规补偿救济机制

除了产权,经营权无疑是企业家最关心的另外一个权利。中央的文件也明确,企业家依法进行自主经营活动,各级政府、部门及其工作人员不得干预。不仅要清理涉企收费、摊派事项,还要保障企业自主加入和退出行业协会商会的权利。

还有一条也很重要: 研究设立全国统一的企业维权服务平台

二三十个部门的新任务

政知见(微信ID:bqzhengzhiju)注意到,营造企业家健康成长环境有两个层面,一是法治环境,一是市场环境。

而涉及到市场环境,就要把“错装在政府身上的手换成市场的手”,也就是要摆正政府和市场之间的关系。

政知君粗略数了一下,为了保护企业家精神,文件里至少提到二三十家单位要发挥作用↓↓↓

工商、财税、金融、司法、环保、安监、食品药品安全、质检、公共卫生、文化旅游、资源环境、农林水利、交通运输、城乡建设、海洋渔业、统战部门、国资监管机构、工商联、行业协会商会等

顺便提一下,当企业家真是不容易,要跟这样那样的政府部门打交道,如果碰上规矩的还好,要碰上“霸气”一些的,真是伤脑筋了。

对于有执法权的部门,中央提出两条意见,一方面是有效避免选择性执法,另一方面是积极探索跨部门综合执法。这些努力的目的只有一个:减少企业负担。

还有一条值得一提:

营造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文化和社会氛围, 对企业家合法经营中出现的失误失败给予更多理解、宽容、帮助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