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你们有没有注意到,近些年的国产青春片,存在很多共性。例如,用90年代和当下对比,时空闪回到二十多年前;再例如,整体视觉风格纯情化,浅景深、大光圈、升格镜头,营造一种唯美小清新的感觉。
我并不是要说这不好,不过,青春是五彩的,在中国广大的年代、地域差距下,起码也应该容纳几十种不同的青春书写吧。因此冯小刚要拍一个70年代的文工团青春片,而王小帅的《我11》在时间和地理上都和主流青春片相差很多,都是很棒的尝试。有的在类型和基调上求变,如结合了悬疑元素的《少年》,又如说走励志路线的《逆光飞翔》。
《我11》(2012)
最近进入暑假,青春片似乎活跃起来,今天介绍的这一部,和过去的又颇不同,而且它令我想起了自己少年时代生活的环境。
这部影片叫做《那一场呼啸而过的青春》,我读过它的小说。故事背景并不太当下,时间放置在90年代后半期,接近《乘风破浪》的那个年代,以互联网为象征的一个开放时代即将到来,但又尚未到来。地点是东北的一个小城市。但它最特殊的还是在人物上,讲的是一批技校学生,「干架」「拉帮」「结派」的故事。影片的预告片里,出现了不少打群架、闯澡堂、飚摩托的镜头。
这个设定并不「高级」,一点也不风花雪月,但这也是很多人真正经历过的青春,令我想到了台湾的那部《艋舺》。在我们不可避免的标签化认知中,像技校、职中这样的字眼,通常都代表了「坏学生」和「游手好闲」的这一类青年,「好学生」都是避之唯恐不及的。但学生真的能用「好」和「坏」来区分么?
《艋舺》
我的印象里,以「坏学生」为主角的青春片,在当下还真不多见,究竟是为什么呢?仔细回想了一番后,我发现,「坏学生」的形象还是零散地出现在某些青春片中,《左耳》里面黎吧啦的角色就算是淡淡地带了一笔,不过她更多还是一个服务于剧情的配角,并非是一个群体化、横截面式的展现。「坏学生」在青春片里基本还是一种相对缺失的状态。「坏学生群体」,就更不多见了。
《那一场呼啸而过的青春》讲的就是「坏学生群体」的故事。与《左耳》类似,这也是一部小说改编的电影,在电影之前还有网剧,女主角杨北冰,在小说原著中叫做杨毅,是一个刺儿头一样的假小子,就算对面是男生,她也会一言不合扑上去就干架,是一个「全校的女生都归她罩着」的大姐大形象。饰演者则是去年在那部备受好评的小成本影片《驴得水》中饰演女孩佳佳的卜冠今。故事,就围绕着这个大姐大展开。
大姐大杨北冰
在故事中,杨北冰以一个假小子的身份,去喜欢自己的发小于一(刘畅饰演),这样的设定在一定程度上,抹去了初恋里面的那种性别成分,即便是当你看到海报中,于一光着上身给短发的杨北冰擦头发时,你也会更多地觉得这是一种「无性别」的兄长关系,而在杨北冰身上慢慢萌发出来的初恋感觉,其实就完成了一个性别分化和性意识启蒙的过程。
于一光着上身给短发的杨北冰擦头发
在这之外,杨北冰的大姐大设定,其实还意味着女性在恋爱关系中的一种「能动性」,她会主动用一种痞子式的态度去约于一,甚至主动「亲吻」于一。这使得杨北冰的角色成为了特别主动的所谓「坏女生」「女飞仔」,她和于一的关系则成了从「无性别之恋」到「女性掌控男性」的情感。
影片的同名小说,在有豆瓣 8.2 分的好评,关注网络文学的人可能看过。与通常的那些青春小说的纯美风不一样,因为涉及到「坏学生」元素,小说的语言就比较野路子,快节奏的对白很多,还使用了大量地域性、口语化的东北方言。
说到年代感,预告片中杨北冰的旁白说道,「1996年,我18岁」,也就意味着女主角杨北冰是1978年出生的70末。按照习惯,我们经常是把70末和85前归为拥有共同记忆的一代人。片中诸如纸飞机、铁吊桥、铁锹削人等比较具有年代感的元素正是这一代人都有过的童年回忆
这部影片的一个突破是用很多篇幅来表现「混混」群体。同样地,我们在过去的《黑处有什么》之类的影片中,对游离在学校和社会之间的「混混」不会陌生,不过这么集中的笔墨,倒也少见。
《黑处有什么》
以杨北冰为首的一帮少年们十分向往所谓「黑道」,她总是带着人干架,甚至对着自己喜欢的男孩「耍流氓」,带着女生闯男澡堂。于一喜欢的女神「紫薇」(由我最喜欢的青年演员李梦饰演),却和黑社会大哥「雷管」谈恋爱,实验一种以身犯险的「禁忌之恋」行为。
李梦饰演女神紫薇
可能现在的孩子们会对「混混」向往感到奇怪,但在1996年,那可一点也不稀奇。那是第一部《古惑仔》上映的时代,年轻人对「黑道生涯」存在一点浪漫的憧憬,是很常见的。即使是在重点高中,也不乏有女生更喜欢「坏男孩」的传说。
《古惑仔之人在江湖》
小说中这么写的,杨北冰最喜欢看的,「除了动画片,就是香港黑帮片和赌片。她对黑社会的打打杀杀大感兴趣以至于到了向往的地步。《英雄本色》里的枪不是轻易能弄到的,但菜刀,可是家家都有。」
很遗憾,杨北冰不喜欢武侠小说《战争与和平》。
这群少年对黑道的向往,追根究底,是急切渴望成长的一种心态。因为我们都知道,学生时代的打架,离真正的所谓黑道,大概还差着从「少年」到「成年」那么远。
这些少年对黑道生活的假意模仿,只不过是想要通过这种身体力行,见血见骨的方式,来迅速地迈过成人的门槛罢了。
我们肯定也知道,从少年到成人的路,当然不会这么粗暴直白。真正的成长,往往还会更加现实和赤裸裸。这时候祭出陈凯歌的名言总是没错的:「当你自以为对这个世界很重要的时候,这个世界才刚刚准备原谅你的幼稚。」
最后想说一下的,是小说里的一个细节。小说里写,杨北冰在例假初潮的时候,并不知情,校服裤子上红了一片,暗恋她的哥们儿季风(电影中可能是白宇宙,需要确认一下),在看到之后,便拿起校服上衣围在杨北冰腰间,并脸红着解释说,「衣服上有蜘蛛……」
即使这个细节没有在电影中保留,我觉得它一针见血地跨越了所谓「好学生」和「坏学生」之间的鸿沟,表达出了所有人的青春拥有的共性,也就是美好的无知,和让人怀念的幼稚。
这就是我说的,不管是哪类人,他的青春都值得书写。小清新虽然美好,但和大多数人经历过的真相其实非常遥远,尤其是来自中小城市的70末80初,对我们来说,需要有电影来补上残酷和生猛的一笔。
按照通常的归类,我是一个所谓的「好学生」,但很巧,高中时玩得最好的同学,主要都是人们眼中的「坏学生」。我知道自己心中对他们是羡慕的,他们能做到很多我不敢做的事。读大学后和他们中的一部分人断了联系,但也有几个至今还有消息。暑期回老家,有可能的话我想请他们一起去看这部关于技校学生青春的电影。
影片要8月25日才上,可以先来看看预告片:
往期精彩内容
定了,今年的贺岁片又可以看葛优!
神剧落幕,他塑造的这个中国农民形象,后世难以超越了
20世纪最伟大的美国作家来了!他的作品集我收来做镇宅之宝
电影《天才捕手》故事原型
托马斯·沃尔夫 传世经典小说三部曲
他的文字 “宛如骤然间光芒四射的一场爆发。”
20世纪最伟大的作家
《托马斯·沃尔夫传世经典》
精装典藏版
长按二维码
或点击「阅读原文」
享受虹膜7.7折购买优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