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楼市前线
楼市风向、置业动向看这里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新闻广角  ·  刚刚通报!李某(男,36岁),被行拘! ·  昨天  
新闻广角  ·  明星夫妻,正式官宣离婚! ·  昨天  
新闻广角  ·  加拿大超3.4万人请愿撤销马斯克公民身份 ·  2 天前  
新闻广角  ·  泉州晋江国际机场最新通告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楼市前线

楼市的刚需们,越来越不够用了

楼市前线  · 公众号  ·  · 2025-02-11 20:53

正文

唉, 2024年的结婚人数,创下45年 (1978年至今) 来的历史新低
就在两天前,民政部官方网站发布的《2024年4季度民政统计数据》显示:
2024年全国结婚登记数为610.6万对 ,离婚登记数为262.1万对。
其中结婚人数对比2023年的768.2万对,减少了157万对, 同比下降了约20.5%
图片
结婚率逐年走低 与每年越演越烈的 “过年催婚” 形成 荒诞对照
现在过年回家被“催婚”,已经成为众多年轻人过春节的必经之事。
饭桌上长辈们“再不结婚就晚了”的唠叨还在继续,但年轻人早已进化出“假装失恋”“怒怼亲戚”等花式反催婚技能。
1739211462838.png
1739211522150.png
一边是长辈们“再不结婚就晚了”的焦虑,一边是年轻人对婚姻成本的望而却步。
如今催婚现象已经逐步超越私人领域而演变为家庭之外的公共话题,甚至变成 代际矛盾的一种形式
而年轻人“不婚不育”的观念转变,也在 改写人口结构的剧本 ,并且 重塑房地产的逻辑
不信?看数据就知道了,如今 适婚人口基数的坍塌比想象中更剧烈。
最新 一次我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 (2020年) 90后比80后少了5637万人,00后比90后又少了885万
一代人比一代人少,结婚基数也会随之下降。而结婚的人少了,也会 导致新生儿人数降低。
结婚率走低与人口下降,两者互为循环 ,成 为一个解不开的结。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其次在人口结构的男女比例中, 男性比女性多出的3097万缺口 ,也让“婚姻挤压”成为现实难题。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但年轻人不愿意结婚更主要的原因,其实藏在经济账里, 结婚所需的一套婚房,其首付就很可能掏空两代人积蓄
除了房子的压力外,养育孩子的压力也不小。
育娲人口披露的数据显示, 一个孩子的养育成本,最高更是能去到一个家庭年收入的16倍
再叠加如今常态化的“996”职场,以及被压缩的社交时间等等,也难怪年轻人们的婚姻观念转变。
结婚以前是“人生里程碑”,如今沦为“奢侈品”。

△数据来源:育娲人口、国家统计局

此外,结婚率逐年走低,人口下降等 趋势也正在重塑房地产的逻辑
曾几何时,“婚房”是开发商最笃定的刚需故事。
数据显示,2013年结婚高峰年,全国商品住宅销售面积冲上11.6亿平方米的峰值。
但如今,610万对新人背后消失的157万对婚房需求,让“结婚买房”的黄金定律逐渐失效。
随着人口的下降、结婚的走低, 未来房地产的刚需故事,没有那么好讲, 刚需项目的接盘侠们,恐怕会越来越不够用
不仅如此,人口趋势的变化还将使 房地产市场的分化愈发残酷。
毕竟刚需不够用了,那么未来鹤岗化的可能不只是资源型城市,连一线城市的远郊板块如广州增城、从化等区,也可能会逐渐面临“有房无市”的困局
只有 核心城市中心区的“好房子”,有望成为少数能承载资产属性的标的

当然,面对结婚率逐年走低,人口趋势逐年下降的“危机”,政策的应对从未停止。
从“双减”到“二次房改”,从医疗反腐到个税抵扣,国家试图搬走压在年轻人身上的“三座大山”。
特别是去年的四季度,中央更是祭出“四个取消、四个降低、两个增加”的政策组合拳, 一线城市郊区限购松绑、广州房贷利率降至3%、城中村改造加速推进 等等。
但这些举措能否扭转趋势? 答案或许藏在深圳的数据里。
这座年轻人占比最高的城市,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