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和君咨询
和君咨询订阅号,每天分享有建设性价值的商业思索、观察、见闻、感悟、阅读和心灵,致力于为企业和人的成长提供思想动力和人文关怀。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21世纪商业评论  ·  广州青年入局护肤品,带出70亿独角兽 ·  2 天前  
21世纪商业评论  ·  4000亿松下掌门人,动刀家电祖业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和君咨询

2019最佳辩手——任正非

和君咨询  · 公众号  · 商业  · 2020-01-18 10:00

正文


提示 点击上方蓝字订阅 为企业成长贡献力量~


物语

2019年,中国的最佳辩手,不是黄执中,不是詹青云,而是任正非。

本文已获授权

来源: 拾遗(ID: shiyi201633)

作者: 拾遗


2019年1月28日,
美国以银行欺诈等23项罪名起诉华为,
动用国家力量,
启动了对华为的“全面封锁”和“全面打击”。
华为生死存亡之际,
几乎从不在媒体露面的任正非,
终于主动出击,
一年中,接受了全球数百家媒体的采访,
上演了教科书级的辩论自救。
媒体这样评价任正非的表现:
“他几乎以一己之力,
把一直被妖魔化的华为,
变成了人尽皆知的全球通信巨头,
把‘任正非’这个符号,
变成了西方语境下‘一个为观念而战的硬汉’。
2019年,中国的最佳辩手,
不是黄执中,不是詹青云,
而是任正非。


1.不能使用民粹主义,这是害国的
——任正非说: 不能说用华为产品就爱国,不用就是不爱国。 华为产品只是商品,如果喜欢就用,不喜欢就不用,不要和政治挂钩。 不能使用民粹主义,这是害国的。 为何不能民粹主义? 任正非说得一针见血: 因为国家未来的前途在“开放”,民粹主义的思想会导致我们落后。

2. 不要骂美国企业,要骂就骂美国

——面对“断供”,很多网民都在骂美企。 但任正非看得通透: 美国是法制国家,企业不能不遵守法律。 所以不要骂美国企业,要骂就骂美国政客。 任正非牛就牛在——永远不被反美情绪所左右,不仅能把爱国和商品分开,还把愤怒和理智分开、把美国政客和美国企业分开。 舆论战最重要的,不是打击敌人,而是争取朋友。 把“敌人”扩大化,就是帮助“敌人”扩大力量。

3. 我们和美国有冲突,但最终还是要一起为人类做贡献
——面对美国的无理打压,任正非有句话说得超级漂亮: 但最终,我们还是要在山顶上拥抱,一起为人类社会做贡献的。 任正非看到了“大势”,他与特朗普相比,你说谁像商人谁像总统?


4.这个世界只有“三个支点”才是平衡的
——任正非说: “我为什么想把5G全套网络技术,完全无保留地独家许可美国公司,因为这个世界只有三个支点才是平衡的。 ”这三个支点就是中国、欧洲和美国。 现在中国和欧洲都有5G技术,而美国没有。 任正非说,如果美国在这个产业上没有分享,世界就会不稳定。


5.应对美国制裁,最好的方式就是学习衡水中学
——衡水中学本是一个比较落后的中学,但他知道中国的教育体制很难改变,既然改变不了,那就不如改变自己去适应它,于是衡水中学成了全国名校。 任正非说,应对美国制裁,最好的方式是做好自己的事,要学习衡水中学,改变不了环境,就改变适应这种环境的胜利办法。

6.5G是小儿科,人工智能才是大产业
——任正非说: “5G是小儿科的事情,未来最大的产业是人工智能。 ”5G是一个小儿科,过于被重视了,其实它不过是人工智能的支撑系统而已。 未来二三十年,整个社会最大的机会窗是人工智能。


7.区块链在量子计算面前一钱不值
任正非说: “很多人将区块链说得多么伟大,但在量子计算面前一钱不值。 ”这是对区块链的准确评价。 区块链用途很多,但最终决定其应用范围的是算力。 任正非这句话,把量子计算的价值表达充分了。


8.人工智能就是统计学
——任正非说: “人工智能就是: 算法+统计学。 ” 什么意思? 智能的准确度与能力大小,取决于统计样本的范围(数据量越大越准确)与数据采集的准确度。 人工智能是建立在大数据基础上的,大数据的收集就是统计学,可惜我们国家不太重视统计学。


9.中美贸易根本的问题是教育水平
——任正非强调: 芯片问题,光砸钱不行,要砸数学家、砸物理学家。 他的意思就是,中国要想提高竞争力,靠钱不行,得靠人才。 人才从哪里来? 教育为国家输送人才。 所以,中美贸易战的根本问题是教育水平。


10.要和美国竞争,唯有提高教育
——任正非说,华为能达到今天的成就,在于吸引了700名数学家、800多名物理学家、120多名化学家、六七千名基础研究的专家、六万多名各类工程师……所以,我们国家要想跟西方竞技,唯有踏踏实实振兴教育。


11.一个国家的强盛,是在小学教师的讲台上完成的
——任正非这句话,包含两层意思: 基础教育是人才成长的起点; 创新人才来自创新的基础教育。


12.教育是最廉价的国防
——亚里士多德说过: “思想的防线是一个国家最廉价和最有效的国防。 ”一个国家的强大,是由全体国民的文化素质决定的。


13.振兴教育不在房子,在于老师
——振兴教育,最终要靠教师。 只有教师的地位和待遇得到了很好提升,才能吸引优秀人才投身教育,实现“用最优秀的人去培养更优秀的人”。


14.我不管短板,只做长板
——任正非说: “我这一生短的部分我不管了,我只想做好我这块长板,然后再找别人的长板拼起来,这样就是一个高桶了。 ”这不仅是做公司,其实也是家庭教育最需要的思想: 不要一看到孩子的短处就想方设法去弥补。 一味弥补劣势而忽略长处,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


15.生命中的贵人就是能够改变你认知的人
——什么是最大的运气? 任正非说: “最大的运气,不是得了大奖,不是捡到了钱。 最大的运气是你碰到一个人,能提高你的思维,把你提升到一个更高的平台。 ”什么是贵人? 生命中的贵人就是能够改变你认知的人。


16.中国基本上没有文盲了,但是科盲很多
——任正非说: “经过这70年以后,中国基本上没有文盲了,但是科盲很多。 ”所谓科盲,就是缺乏基本科学常识的人。 在科学日新月异的今天,科盲其实就等于文盲。


17.华为从来不用完人
——任正非说: “华为从来不用完人,如果一个人总是追求完美,就知道他没有希望。 ”什么意思? 人的精力都是有限的,你的时间花在哪里,就在哪里收获。 如果想成为完人,就必然在每一点上牵扯精力,看似样样都好,其实样样稀松。


18.钱分好了,管理的一大半问题就解决了
——任正非说: “钱给多了,不是人才也变人才。 ”华为为什么能让700多名数学家、800多名物理学家、6000多名基础研究专家、60000多名专业工程师拼命工作? 因为任正非把98.99%股权分给了他们。 “以前,我们是按学历定薪。 现在,我们是按价值定薪。 牛人年薪也不封顶。 你有多大雄心、有多大能力,我们就给多大的薪酬。


19.我们就是员工资本主义
——任正非说: “我们不是华尔街大股东资本主义,我们是员工资本主义。 ”华为9万多员工拥有公司股份,任正非个人股份只有1%左右。 任正非说,我们按照大家脑袋里的重量,每人分一点股份,形成我们这种主义,可能就是“不三不四”主义,不知道怎么定义,我觉得这就是员工资本主义。


20.让听见炮声的人来决策
——任正非说: “谁来呼唤炮火,应该让听得见炮声的人来决策。 ”让听见炮声的人来决策,就是让一线拥有更多的决策权,后方起保障作用。 精简不必要的流程,提高运行效率。


21.不要再提互联网精神,以免误导青年员工
——任正非说: “不要再提互联网精神,以免误导青年员工。 一定要相信汽车必须是汽车,金融必须是金融,豆腐必须是豆腐。 ”什么意思? 对于传统产业而言,哪怕再有“互联网焦虑”,也不要盲目跟风,首先得把“本职”工作做好,不要走偏了。 汽车首先必须是汽车,别的不能取代汽车,如果能取代,那是阿拉伯飞毯。 在大机会时代,千万不要机会主义。


22.盲目人口红利化是错误的,生 产方式将走向人工智能
——任正非举了一个例子: “我们生产线,基本上是没有人的,20秒钟一部手机,从无到有基本上没有什么人,未来的生产线是完全自动化的。 ”任正非觉得: 这个社会最终是要走向人工智能,所以如果现在还一味强调追求人口红利,是走了一个错误的方向。


23.颠覆往往都是外行干的
——任正非一直要求各部门,要不拘一格选拔一切优秀分子,不要问他从哪里来,不要问他有何种经历,不要排斥其他项目调整进入的骨干,不要借口他们的专业不合适。 为什么呢? 任正非说,颠覆往往都是外行干的。


24.雷锋精神是不可持续的
——这不是说“雷锋的奉献精神过时了”,而是在提醒: 中国现在很多政策,不利于吸引顶级专家回国。 光讲爱国、奉献没用,我们必须得制定实实在在的优惠政策。 也就是任正非说的: 我们要创造一些外国科学家回国的路。


25.我从来不支持“自主创新”这个词
——中国一直都很强调自主创新,但任正非泼了一瓢冷水——完全依靠自主创新很难成功。 老任为什么这么讲? 其实他是在讲大势——开放式创新正在取代封闭式创新,成为在全球配置创新资源的新范式。 所以他说,不应关起门来自主创新,而应该拥抱世界、依靠全球创新,这样才能缩短我们进入世界领先的进程。 什么都要自己做,除了农民,其他人不应该有这种想法。


26. 应把知识产权当成物权
——任正非其实就是想强调: 知识产权法若是物权法的一部分,侵犯知识产权就是侵犯物权,这样的环境有利于原创发明。 我们应该认识到,知识产权保护是有利于国家长远发展的,而不是西方拿来卡我们的借口。


27. 接班人一定要有技术洞察能力
——“我女儿永远不可能做接班人,因为她是搞财务出身的,没有技术背景。 ”任正非一再强调: 华为的接班人一定要有技术洞察能力,一定要有对未来技术和对客户需求的判断能力。


28.文件里面充满了哲学
——任正非说: “我太太问我到底爱什么? 我说爱文件,因为里面充满了哲学、充满了逻辑、充满了东西。 ”媒体人余胜海说过一件事,有一次在机场偶遇任正非,发现他正在看《隆美尔战时文件》。 该书整理了隆美尔在北非作战期间的战时文档,从中可以看到隆美尔用兵的思路。 任正非说,文件是最精粹的思想。


29.权力是推动共同价值观的润滑剂
——任正非说: “华为公司存在的唯一理由,就是为客户服务,权力是为了推动共同价值观的动力和润滑剂。 ”任正非一直强调: 谁来接班,谁就有责任去推动价值观,发挥动力和润滑剂的作用。 权力是润滑剂,而不应该是方向盘。


30.不要假设别人是敌人,要假设别人是朋友
——任正非说: 不要做“我假设你是敌人”,“你假设我是敌人”这样的事情,假设来、假设去,就会变成真敌人。 要多假设“别人是朋友”,对别人好一点,你请我喝咖啡,我再请你吃牛排,一来二往,就会变成真朋友。
31.技术竞争是和平竞争
——虽然华为受到了打压,但任正非始终坚信一点——技术竞争是和平竞争,只要产品做得好,别人最终还是无法拒绝与你合作。


32.不被西方国家认同是因为做得还不够好
——任正非拥有超强的自省能力。 他说,我们这些年,都是采取中国的思维方式去理解世界的格局、去揣测西方的意图,所以西方会认为我们是在进攻,他们就急着把墙筑厚筑高。 我们要解决在西方遇到的问题,首先要充分认识西方的价值观,站在他们的立场去理解他们。


33.市场经济=客户+货源+法律
——关于什么是市场经济? 任正非这样论断: 一个就是客户,一个就是货源,中间的交易就是法律。 很多人可能对这句话不是很感冒,但这句话抓住了市场经济的根本——有规则条件下的自由交易。 客户代表市场,货源代表产品或服务,法律代表规则。


34.对客户要有宗教般的虔诚
——有人问华为成功的秘诀,任正非说秘诀只有一个: 以客户为中心,为客户创造价值。 很多企业学华为,只学到了表面,却没能坚守“以客户为中心,为客户创造价值”这个商业常识。 你抱着自私自利走捷径的视角看成功,永远也学不了华为; 你抱着为客户创造价值的视角看成功,华为才能与你高度共振。


35.实体经济最紧要的就是一句话: 诚信


——任正非曾经说过一句话: 我们没有商道,商道就是要伤害别人。 如果中小企业还提什么商道,那就错了。 品牌的根本核心就是诚信。 只要你诚信,你就可以活下去。 我们的经验说到底,就是一个诚信。

36.好的领导人一定要敢于抗噪声
——任正非说: “为什么我们成功了,有的上市公司没有成功呢? 因为上市公司在看财务报表,而我们在看客户。 ”好的领导人一定要敢于抗噪声,能经得住短期看财务而带来的外界压力,只看生意的本质和长期战略。


37. 天光靠熬是熬不过去的,必须要靠创新
——任正非说: “过去企业家遇到困难,减库存、减成本,熬一熬就过去了,但现在不行了,这个冬天不是靠熬就能够过去的。 ”春天会不会来? 一定会,但它将是一个前所未见的春天,我们不能用过去等待的办法去期待下一次春天的到来。 未来所有的机会都不是从历史的周期变动中来的,而是从结构的变化中来的,所以我们必须得改变线性的思维模式,变成结构性的思维模式,冬天光是靠熬是熬不过去,要靠创新。


38. 思想权是企业最大的管理权
——任正非说: “我在华为最大的权力是思想权。 ”什么意思? 企业文化是企业思想权的体现,而思想权往往是公司老板的世界观、人生观等哲学理念的一直体现。 你是什么样的老板,就会造就什么样的企业,所以任正非说,思想权是企业最大的管理权。


39. 好的管理要允许灰度存在
——任正非说: “任何黑的、白的观点都是容易鼓动人心的,而我们恰恰不需要黑的,或白的,我们需要的是灰色的观点,在黑白之间寻求平衡。 ”管理不要嫉恶如仇、黑白分明……干部有些想法或存在一些问题很正常,对人才不要求全责备。 求全责备优秀人才就选拔不上来,完人做不出大贡献。 万物皆有裂隙,那是光照进来的地方。


40. 我在私欲上与员工同流合污
——管理学家王育琨到华为拜访,问了任正非一个问题: “许多中国公司都在学国学、学哲学,让员工改变工作态度,多干活少拿钱。 而华为却不一样,一个劲地激发员工升官发财,多追求发展机会,多争取荣誉。 财、权、名可都是私欲呀! 什么样的人可以驾驭如狼似虎的团队呀? ”任正非说: “我在私欲上与员工同流合污!

41. 供给侧改革的中心,就是提升产品的品质
——关于供给侧改革,任正非说得很直白: “供给侧改革的中心,就是提升产品的品质。 提高质量的关键是要提高成本。 低成本不可能有高质量。 ”中国制造之所以出了问题,就是因为瞄准低价的方向错了,低价必然导致低质量,最后只能越做越低端,越做越没有机会。


42. 让所有竞争对手都有生存空间
——很多人不理解华为怎么把手机价格做高了,其实这恰好体现了任正非的牛逼: 我们不能把价格降低,降低以后,就把下面的公司全挤死了,就成为“西楚霸王”,最终也是要灭亡的,我们在向苹果学习,永远做一把大“伞”,让下面小厂家都能活。


43. 过去产学研那种分工模式已不适应现代社会
——这个时代发展太快了,过去产学研那种分工模式已经不适应现代社会,现在讲究的全球化分工产学研。


44. 不懂战略退却的人,就不会战略进攻
——任正非一直强调“有所为,必须有所不为”: 不能在世界战略领先的产品,就应该早点退出生命周期。


45. 一定要先有领袖再立项做产品,而不是产品立项了再找主管
——很多企业的发展思路是: 先立项再找人。 任正非的思路却刚好相反: 一定要先有领袖再立项做产品,而不是产品立项了再找主管,否则就是最大的错误。

46. 只为理想而奋斗,不为金钱而奋斗
——华为始终坚守一个原则: 拒绝资本的进入。 在大家都忙着上市的今天,华为为什么还要拒绝资本呢? 因为任正非觉得——资本贪婪的本性会破坏华为理想的实现。 我们为理想而奋斗,不为金钱而奋斗。


47. 正职必须要敢于进攻,副职要精于管理
——任正非说: “正职必须要敢于进攻,副职必须要精于管理。 ”什么意思? 正职必须要敢于进攻,带领团队实现新的突破,越抓越细的人是不适合做正职的。 副职要精于管理,要守得住成果,大大咧咧的人不适合做副职。


48.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