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狠抓稳岗留工、连续生产和复工复产。
市区联动开展入企服务,引导企业合理安排生产、错峰放假,做好连续生产企业水电气物流等要素保障,提前谋划推动节后早复产早达产。
要狠抓控减量、稳存量和挖增量。
聚焦产品产量下降、用电用气减少、内销外贸不佳、停产半停产的重点企业,推动止滑促增、稳产上量。做好100家龙头企业、100家高成长性企业和100家服务支撑型企业的服务保障,支持企业加强生产、多作贡献、稳定存量。紧盯产能爬坡企业、有望升规企业、开工在建项目等,加强问题化解和事项协调,推动早日形成新增量。
要狠抓招商引资、项目建设和投产达产。
迭代双招双引方式,围绕“开工率、投产率、资金到位率”,持续推进在谈项目早签约、签约项目早落地、落地项目早开工。构建建设项目、策划项目、标志性项目和技改项目“四个清单”,推动储备、开工、在建、完工“四个一批”高效转化。做好重点项目用地用工、用水用电、资金人才等要素支撑,推动如期实现投达产。
要狠抓政策宣贯、兑现落地和增量争取。
加大宣传力度,线上线下联动精准推送政策,有效扩大知晓度、覆盖面。落实落细中央、市级存量和增量政策,推动企业降本减负,积极释放政策红利。紧盯“两重”“两新”、产业升级、数字化转型等重点领域,全方位加强向上对接争取政策支持。
要狠抓监测预警、风险研判和综合分析。
优化工业运行监测分析机制,密切关注用电、价格、税收、产销量等先行指标和实物量指标,提升监测分析的针对性、实效性。紧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苗头性、趋势性问题,突出“及时管用”,精准研究解决办法。
要狠抓安全生产、要素保障和守牢底线工作。
扎实做好岁末年初安全生产工作,指导企业加强风险隐患排查整改。强化迎峰度冬能源要素保障,加强重点企业大宗物资储运协调。切实守牢统计合规合法底线红线,坚决防范统计作假、弄虚作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