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长宁区消保委
履行法定职能,宣传消费维权法律法规,提供消费知识。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人工智能文学的伦理维度与限度 ·  3 天前  
为你读诗  ·  沉浸式冥想一小时,度过六十分钟的平静 ·  3 天前  
文明内蒙古  ·  贺新春|大年初七:鹏霄万里 ·  3 天前  
文明宁夏  ·  立春· 憧憬 | 春回大地 万象更新 ·  4 天前  
文明宁夏  ·  立春· 憧憬 | 春回大地 万象更新 ·  4 天前  
为你读诗  ·  立春:真好,世间始终有春山可望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长宁区消保委

“紧急通知,今天全部过期”!最近很多人收到,紧急提醒→ | 消费提醒

长宁区消保委  · 公众号  ·  · 2024-12-30 13:53

正文

年底了

我们即将与过去一年告别

进入新的一年

最近,不少人都收到这样的短信:

“您的xxxx积分即将过期”


很多人乍一看这么多积分,不禁有些心动,能兑换啥?要不点链接看看......等等,别急着心动!小心有诈! 年底了,收到这类短信要小心!



积分兑换需要甄别信息真伪,核实和确认积分状态及兑换活动详情,确保积分兑换操作真实安全。


网友反映:

积分兑换遇陷阱,需支付费用还退款难


年底不少商家会推出积分清零活动,平日各种消费积攒的积分,再不及时兑换有的可能就会过期作废,商家会发来提醒信息。


然而,有多位网民反映称有时点开积分兑换链接后,被告知需支付一定费用等情形。


网民杨女士称,其在近日收到了一条关于积分清零、兑换礼品的短信:“您的积分即将过期清零,现在可以用您的积分兑换精美礼品。”


杨女士称,明明没有登录过该平台,却收到了大额积分即将过期清零的通知,当杨女士点击链接进入积分兑换页面,选好了要兑换的商品后,显示只能部分兑换积分,还需要支付少部分费用。


同样,家住郑州市的赵先生收到一条短信,显示有35680积分即将到期。



他误以为是某通信公司发送的短信,便打开了短信中的链接,发现该“积分商城”内的商品都远低于市场价,并且积分还能抵扣不少费用。


心动之下,赵先生用积分+数百元在网页中换购了商品。随后,商品平台来电称由于购买人员太多,需排队陆续发货,但如购物满5000元则可提前发货。


信以为真的赵先生根据客服要求凑单至5000元,但事后想申请退款却发现平台并无退款入口,赵先生这才发觉自己被骗。


与此同时,有网友表示,点击不明积分限时兑换礼品的链接,并支付费用后收到货出现货不对板、质量差、无法售后等问题,要求商家退货退款无果。


此外,还有网友提到收到不明的积分即将过期清零通知,当点击兑换礼品时,需要按要求填写姓名、电话号、身份证号、银行卡号以及验证码等信息,随后又被要求下载一个安全控件,提示安装后进行支付。


网友评论

⬇️


岁末之际

正是不少诈骗分子

“冲业绩”的高峰期

警惕!这些诈骗伎俩近期多发

不要听!

不要信!

不要转账!


揭秘4类常见骗局




0 1

陌生快递诈骗


一个莫名而来的快递,一包纸巾或一把牙刷,几张印有“年终盛典”“年终遇见礼”等硕大字样及抽奖方式的宣传单……骗子们以中奖、赠品或做任务赢奖励为噱头,将受害者拉入诈骗群,让受害者下载软件、点击网址、关注店铺,并诱导其参与“非法刷单”“购物返利”等诈骗活动。


日前,浙江绍兴的王先生因好奇扫描快递内的抽奖二维码,中奖后却被诱导参与刷单返现活动,陆续投入30多万元却血本无归。



02

贷款诈骗


骗子利用通信工具散播贷款信息,以高额贷款和低利率为诱饵骗取信任。一旦受害人上钩,骗子就以“预付利息”“保证金”为由要求转账。


03

退改签诈骗


诈骗分子非法获取受害人的乘车、乘机信息后,冒充航空公司、订票网站或旅行社工作人员联系受害人,以航班延误、机票改签等理由主动提出退费或理赔,诱导受害人提供银行卡信息或接受屏幕共享操作,进而转走资金。


今年5月,广东汕头的王先生接到自称民航局“工作人员”的来电,称其预订的航班因故障延误,若改签则将退还300元改签费。


随后,“工作人员”以确认身份信息为由,要求王先生提供个人银行账户信息,并 诱导其下载一款云服务App,进行转账操作。 王先生误以为不输密码即安全,仅输入验证码和口令,资金却随即被转走。



改签费没退回来,反而先后向对方账户转账20余万元,王先生意识到自己被骗马上报了警。


当地派出所立即冻结涉案账号,并启动资金返还程序,最终帮王先生追回了被骗的20多万元。


04

网络代购诈骗


年关将至,骗子伪装成正规商家或知名品牌代购,以年底优惠打折吸引消费者购买,再以各种理由拒绝退货或退款。


警惕不明短信链接

谨防误入消费陷阱


深圳市消委会表示,当遇见来源不明“积分清零”短信务必仔细辨别,建议消费者通过官方正规渠道(如官方网站、APP、客服热线等)进行核实,确认积分状态及兑换活动详情,确保积分兑换操作真实安全;查看活动商城所属商事主体信息,并多方了解商家的信誉及真实经营情况,谨防落入消费陷阱。


深圳市消委会提到,“积分清零”短信为部分商家诱导营销模式,利用消费者不忍积分被清零的心理,以非常“实惠”“优惠”的商品吸引消费者参与积分兑换活动。


建议消费者仔细对比,认准商品品牌、规格、生产厂家等信息,避免遇到货不对板、甚至是假冒伪劣商品的情况。


如遇积分兑换链接要求下载第三方软件、提供身份证、银行卡号、密码或验证码等个人重要信息的情况,应当提高警惕,这些软件和链接极有可能含有恶意程序,会窃取消费者的个人信息。建议消费者妥善保护个人信息,谨防信息泄露造成进一步损失。


深圳市消委会建议消费者理性对待积分兑换,警惕低价诱惑,兑换商品时要注意保存活动页面截图、支付记录及其他相关消费凭证。如遇消费纠纷,尽快通过原购买渠道联系商家协商处理。


“消费积分清零”骗局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