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中国文旅产品同质化多,精品少;投资高,重资产多,但是回报却非常低,周期长、运营弱。
这也是行业人士都在思考的问题:文旅产业到底该如何去进行破题?红海早已经来临,但文旅行业又究竟该怎样去考量?
作为龙城旅游控股集团将近20多年,龙控发展实践可以用八个字来阐述,那就是
“无中生有,有中生新”
。
常州是工业制造业城市,恐龙这个命题起始于1997年,常州乃至于江苏是没有出土过恐龙和恐龙相关的化石,但目前全国恐龙经济,恐龙的创意经济最大案例是在江苏常州,也是属于龙城旅游控股集团历经20余年的开发。
可以说龙控这些年见证了
旅游从原来的资源依赖型朝市场创意型发展
。
设想一下,二十几年以前,当时国人对旅游的理解是有山搞山、有水搞水,而当年龙控把“一馆一园一城”的思路提出来落定,其实这里面有一个最重要的概念:文化旅游产业是可以摆脱资源的依赖,更多通过市场创意来进行创造的。
在这个过程中,龙控提出了
24H,12M,80Y
这一串让行业人士或许很奇怪的字母。
24H实际上是一天中的24小时,12M是一年中的12个月,80Y也就是从3-80岁,这一串字符想告诉各位的是在文旅创作过程中应该兼顾到全天候,全年候,全年龄候。
可以看到,中华恐龙园已经在中国主题公园中形成了属于自己的独特优势,而恐龙园的超级IP与迪士尼最差异化的就是科普和研学。
从一馆到一园一城实践之后,在2010年龙控也由“无中生有”迈向了“有中生新”,一手打造出东方盐湖城这个IP。
所以龙控跨了界:此前中国的文旅团队有做古镇的,也有做主题公园的,但是在一个团队二十年过程中,把都市类主题公园与生态、古镇、闲养类度假产品结合在一起,龙城旅游控股集团可能是在全国唯一的团队。
恐龙园“无中生有”,东方盐湖城“有中生新”。
或许有人好奇龙控背后的这种研发力和转化力,但恐龙要素形象摆在这里,道教文化,地缘文化也摆在这里,关键问题是能够成为文旅产品的落地,而比起龙控的研发力、落地力更关键的是市场的运盈力。
这个“盈”字不是营业的营,而是盈利的盈,这是要告诉文旅端所有的同行:
文旅不能再成为一个寄生产业,在这个端口要考虑盈利。
旅居时代到来给到文旅产业很多想象空间,例如澳门新濠天地等演艺秀场已经进入商业综合体;红星爱琴海、屋顶的马场,包括水上乐园则开始进入文旅综合体,龙控打造的恐龙人俱乐部也开始进入文旅综合体。
可以想像的是,日益聚合的旅游产品和愈发宽泛的商业业态,逐步形成的就是我们最新一代文旅综合体,也就是我提出来的“城市客厅”的概念。
城市客厅也就意味着文旅产品跟商业综合体的集合。
龙控对于城市客厅提出了十个要素的概念“文旅商娱秀康养教宿创”,这十个要素可以勾勒起新型的文旅综合体,也是城市客厅的要素。
文
,
小到一个创意的萌发,大到对自然资源传统文化的提炼转化,是文旅产品开发的基础和灵魂。
旅
,
作为文化表现力的载体,是文化得以展现并体验的关键。
商
,
既是对城市客厅类产品进行丰富的重要支撑,也是将景区的溢出价值转化为经济效益的最好载体。
娱
,
有效的提升本地人群体验和消费黏性的关键要素。
秀
,
满足文艺精品的需求,中小规模到大到高的演艺经济是城市商业综合体中间必不可少的一个内容。
康
,
也就是运动,传统与时尚交融的最新一代运动健身也是成为城市客厅必不可少的一种要素。
养
,
满足现代城市人生活快节奏,下班之后的所有时间能不能在城市客厅中得以满足?
教
,
越来越关注科普教育,亲子教陪,以及面向成人的文化艺术兴趣的教陪产品,也逐步成为文旅综合体很重要的一个构成。
宿
,
主题化,精品化,旅游目的地化的住宿类产品,改变了我们以前对于商务酒店,五星级商务酒店,会议中心的理解。现在住宿也同样能成为旅游目的地,例如恐龙园精品酒店。
创
,
既文化文创孵化区,也是科创转化,更是青年人创业的集聚区,也是商班办公的产品集合。
可以讲这十大要素构成了“城市的客厅”。
文旅下一个风口会是在什么地方?
这是文旅商业界都去考虑一个问题,
龙控发现文旅端呈现两级发展的现象,第一叫极大化,第二就是极小化
。
极大化发展趋势就是现在各地政府,很多文旅集团喊出的口号:一个项目好像没有100亿拿不出手,这就是极大化的发展趋势。
这种趋势如果真正落地,实际也会发现因为资产过重发展难度也会非常大,但是文旅也从另外一个角度朝着另外一个方向发展:那就是极小化和聚焦化。
原本简单购物的商业现在有朝着综合化、外延化发展的趋势,例如文旅极小化、聚焦化与商业的综化、外延化在某一个集点上相交了,这很有可能促成文旅综合体的出现,也就是文旅商深度融合和迭代升级,将成为下一步文旅商发展趋势。
且不仅仅是在产品端,包括在投资、模型这些方面都能形成聚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