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屈菜,罂粟科白屈菜属多年生草本
学名:Chelidonium majus
別名:土黄连、小人血七、小野人血草、见肿消、八步紧
这些天,这种开黄花的植物很常见,角角落落的都有,围墙石头缝里也长。不过要是无心,再多也看不到。
这种植物叫白屈菜,属于罂粟科,听了的确让人慌张,不知所措,到底是不是菜,能不能吃,毕竟罂粟科的植物大部分都是有毒的。
白屈菜是《救荒本草》里的叫法,《救荒本草》是明代的一本讲如何食用野菜的书,这说明白屈菜是可以吃的,书里也讲了救饥时候怎么吃,是有方法的:“采叶和净土煮熟,捞出,连土浸一宿,换水淘洗净,油盐调食。”
所以,不吃也罢。饿到要吃白屈菜的程度,基本上就已经出现了1942的状况。
看着花苞,还是有点罂粟花苞的意思吧
来看看中国植物志上的一段:“全草入药,有毒,含多种生物碱(白屈菜碱 chelidonine,前鸦片碱 protopine,白屈菜红碱 chelerythrine,血根碱 sanguinarine,小檗碱 berberine 等), 有镇痛、止咳、消肿、利尿、解毒之功效,治胃肠疼痛、痛经、黄疸、疥癣疮肿、蛇虫咬伤,外用消肿,亦可作农药。”
反正好好坏坏,一身兼具,跟人一样。《救荒本草》上那段叶和土煮熟再浸一宿的方法,就是为了去毒。
白屈菜的茎折断后有黄色的汁液流出
汁液有毒
拗断白屈菜的茎,会流出黄色的汁液,上面讲到的各种有毒的生物碱基本上就是这汁液里,民间也正是用这个汁液来消疮消肿,比如这个时节被蚊虫或毒虫叮咬,用白屈菜的汁液涂抹可好。
在院子里出现白屈菜,我是会毫不犹豫拔掉的,毕竟家有老犬,又蠢又好(hào)吃,太危险了。若是贪恋白屈菜的花,觉得也挺好看啊,就留着,待花结束,结出圆柱形蒴果,蒴果一熟,种子散播开来,恐怕不可收拾。
灾难已经出现过一次了,就是紫花地丁和堇菜,当年觉得虽为野草,花也好看,移了一株回家,现在到处都是,再怎么锄禾日当午,也除不尽啊。
白屈菜的花和蒴果
是本星球的一个长期科普项目
我们循着季节,细写文字,简单介绍
你若追随,定与自然合
植物录 / 笔记 / 食源 / 花花世界 / 疗愈与美容 / 花草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