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枯叶咖啡馆
本文来源:枯叶咖啡馆
---BEGIN---
今天要和你一起聊的
主题是:与设计师协作的基础
。
在上一篇文章,我们一起分析了产品经理是否应该学习视觉设计。
并且得到了一个结论:学习视觉
设计,是在逃避与设计师的协作问题,并不是一个值得称赞的决策。
我们要正视与设计师存在的协作问题,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然后再从正面,直接有效的解决这些
问题。
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协作的基础。只有打好了基础,才能更好的去解决过程中功能
存在的问题。
1
信任,永远是团队协作的基础。
“信任”这个词,承受了许多不解和责冤。很多大佬,都在强调信任的重要性。但在现实当中,我们
总是处于无法信任的环境里。
比如,我们信任设计师,但呈现出的设计稿,总是很糟糕。这样的情况,如果我们还是信任设计
师,是不是成了变相的“不考虑质量”?
还有很多时候,我们会认为:设计师辜负了产品经理的信任,以至于我们无法继续相信他们。
其实,并不是“信任”的问题。而是我们信任“对象”的问题,是我们相信错了对象。
这里准备了两个选项,你认为,在平时工作中,你对设计师的信任,是针对谁的信任呢?
A.他将会提供 “产品经理所想要” 的作品。
B.他将会尽最大的努力,提供 “自己最好” 的作品。
现实工作中,我们的信任,通常是A选项,相信对方能够提供产品经理想要的作品。
不过,这是错误的。
产品经理与设计师之间的关系,在工作流程中,处于上下游的关系,但在职级上是平级的。
在上下级关系里,两者的职权呈现出包含关系,上级的职权必然包含了下级的职权。
也就意味着、
技能、知识,乃至业务体系上,上级都会更加专业。因此,才会由上级来主导和判断下属的产出。
这样的关系里,下级要让上级满意,并没有什么问题。
但产品经理与设计师的关系是平级的,知识体系和业务体系都是完全不同的,
我们并不具备对设计师结果进行判断的资质。
当然,也不具备相应的权利。
我们之间是一种合作关系。
意味着各自完成各自的任务,产品经理做好需求和产品设计,设计师则
做好视觉设计。
除了基于需求的交付,以及视觉稿的验收,两个角色之间,不存在任何形式的交集。
产品经理也不
具备任何对设计师进行评价的资历与条件。
简单来讲,我们无法要求设计师让自己满意,只能选择是否接受当前设计师提供的方案。
所以,将信任的判断标准,设定为是否能让自己满意,这样的认知,不仅不恰当,反而会激起两者
之间的矛盾。
一方认为,你要让我满意,另一方则认为,你不能要求我做什么。
两个角色始终处于错位沟通的状态、矛盾、冲突、争执,自然就会持续不断了。
2
在团队里,我们所要具备的信任,是第二个选项。
对于团队里的每一位成员,我们都会默认信任对方会尽全力完成相关的任务,提供自己所能做到的
最好的作品。
平级关系里,信任的对象,是对方是否努力了,是否尽力了。这是最基础的信任关系,代表彼此之
间的认同。
如果最终的结果是糟糕的,也不会被定义为辜负了信任,正确定义应该是任务的要求不合理,超过
了对方的能力范围。
举个例子:
现在有十个需求,
假设5年经验的产品经理需要2天的时间,可以完成全部需求的产品设计;
而1年经验的产品经理需要10天的时间才能完成全部需求的产品设计。
研发要求1年经验的产品经理,在2天的时间里完成所有需求的产品设计。
但是,这位被要求的产品经理,并没有如期完成,在第二天凌晨3:00时,只完成了三个需求的产
品设计方案。
这样的情况,你认为应该定义为“辜负了信任”
?还是被定义为“要求不合理”?
平级关系里的信任,只以对方是否努力,是否全力作为判断标准,并不以结果的好坏作为判断标
准。
简单来讲,要相信的, 并不是设计师能够提供多么惊艳的作品,而是设计师会尽自己最大的努力,
全力以赴的提供作品。
这是产品经理作为设计师的合作伙伴需要具备的信任。
3
当然,设计稿的结果仍然会有好坏之分,但并不是产品经理的考虑范围,也不是产品经理能够解决
的问题。
这是设计部门主管的问题,需要他从上至下的衡量设计师的能力,评估设计师能力与任务的难度是否合适。
最后,给你一个建议。
在判断设计师是否值得信任时,去看他对待工作的态度,去看他的投入认真度。
如果,对方是值得信任的,即使是结果糟糕,也不要有情绪,耐心沟通,不厌其烦的去表达你的需
求,和他一起让结果趋于完善。
因为,认真的人,努力的人,总会成为一位非常优秀的专业人士。只是还需要一点时间和帮助而
已。
改变了认知,问题也就解决了一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