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枢密院十号
挖掘解密全球最新军武动态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环球物理  ·  【地球物理】回望地球物理勘探一百年 ·  22 小时前  
中科院物理所  ·  闻着臭的东西,为啥吃着香? ·  昨天  
中科院物理所  ·  110/119/120/122可视化报警,到 ...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枢密院十号

印媒:中国行,印度为啥不行?

枢密院十号  · 公众号  ·  · 2024-06-11 22:36

正文


《印度教徒报》6月9日文章,原题:共享单车和基础设施使骑自行车在中国成为流行选项


北京市中心建国门街区的一个早晨,一位父亲正在教儿子骑车,一对母子将自行车停在指定区域,一名大学生正用智能手机锁上自行车。


这名23岁的学生说:“相比出租车,它们便捷又便宜,也很环保。”


在北京各街区,随处可见骑着蓝色、黄色和绿色自行车的人,地铁站外往往停放着数十辆甚至数百辆自行车。


这些共享单车使骑行变得更轻松、方便且大受欢迎。


人们可通过移动应用程序扫码解锁自行车、骑行、停放并付款。


作者丨尼基尔·巴布 崔晓冬译


印度青年骑共享单车(印度共享单车提供商Yulu)


国际组织交通与发展政策研究所东亚区首席代表刘岱宗说,他每天都骑共享单车上下班,“这是在北京的最佳通勤方式之一,也是一种良好锻炼方式。在北京,越来越多人使用自行车,人们对骑自行车的心态也在发生变化”。


在全中国,共享单车潮流都在兴起,更多自行车专用道正在出现。


自行车在中国的普及不仅因为有共享单车,还得益于为骑车人提供的基础设施。


比如,北京城的大部分地区都设置了单独的自行车道,一些区域甚至还设置了自行车专用信号灯。


刘岱宗表示:“中国需要更多的自行车基础设施,可以向哥本哈根、巴黎等城市学习。但中国也可以成为许多其他国家的榜样。”


在印度德里,几乎没有自行车道,这是城市规划者和骑自行车者多年来一直强调的一个问题。


当地人很少使用自行车解决“最后一英里”的出行。


印度的科学和环境研究中心执行主任罗伊乔杜里表示,尽管共享单车的理念已经在许多印度城市扎根,但至今仍处于起步阶段。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