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教育圈,人大附中是一个响当当的名字。
每年,
人大附中
考上清华、北大的人数都是全国第一;出国方向,也早已是“哈耶普斯麻”大满贯。它的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项目(俗称“早培班”),是每个海淀妈妈心目中的“牛娃聚集地”,挤破头都想要孩子进。
很多学校试图借鉴人大附中的成功经验,但有一所学校却直接请到了人大附中早培班的负责人出任校长,这也太值得期待了!
这所“站在巨人肩膀”上的学校就是
昆山狄邦华曜学校
(以下简称狄邦华曜)。
就在今年,狄邦华曜官宣了
前人大附中副校长、人大附中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项目负责人、北京市海淀区班主任带头人、海淀区学科带头人蔡芳
出任总校长。
躬耕人大附中近20年,蔡芳校长培养了430名清北优秀学生,向哈佛、耶鲁、普林斯顿、斯坦福、麻省理工等世界知名大学输送了大批精英学生!
加上毕业于全美第一文理学院威廉姆斯,并前后任职于劳伦斯维尔、宾格利学校(全美第二最佳私立K12 学校)、威斯康星大学等名校的Reid Barclay Prichett,出任狄邦华曜执行校长兼中学部校长。
人大附中
VS
劳伦斯威尔
,这个来自中美顶级精英学校的校长阵容可谓超级豪华。
此前,我们曾多次拜访狄邦华曜,留下最深刻印象的是:它是一所
上海乃至全国都少见的“真美式”双语学校。
83门学术课程、4个课程分层、130多门拓展课程、5个老师关注1个学生的导师关怀体系……无一不体现出它的极致个性化,以及和顶尖美高媲美的资源。
而现在蔡校长的履新,在这所“美式”学校中,注入了
人大附中基础教育和创新人才
方面的培养经验,会将狄邦华曜带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
我希望狄邦华曜成为一所世界级的学校,成为学生们最喜欢、最向往、最留恋的地方,这是我的教育愿景,也是对学校的期待。”
到底人大附中有哪些“不为人知”培养学生的秘诀?这些秘诀又如何让狄邦华曜的学生受益?我们重返狄邦华曜校园,和蔡校长进行了近2个小时的深度对话。
想了解更多学校招生信息
或参加体验日活动
可以扫码添加招生老师了解
“家长对人大附中早培存在误解”
在人大附中近20年,蔡校长亲历并见证了这所学校的腾飞。
当被问到人大附中一直领跑中国基础教育的秘诀时,蔡校长认为,关键是在爱与尊重的前提下,把
学生的个性和潜能挖掘出来。
我们都知道人的天赋和创造性思维是各有侧重的,创新能力也有大有小,面对这个客观事实,既要考虑学生的共同发展,同时也要给有特殊潜能的孩子提供环境、因材施教,避免学生大锅饭,有的吃不饱,有的吃不了的情况。”
所以在她负责了14年的早培项目中,已经在公立校中率先开展了
“行政班不变、分层走班”
的模式,并且给学生提供了大量
研修项目,
包括从8年级开始就有早培学生进入中科院、国科大、北大清华等院校的实验室,和博士生、导师一起做课题
。
更特别的是上课模式,强调给学生和老师“松绑”,把课堂还给孩子,让每一个孩子的天性得到自由发展。
你能想象吗?我们早培的课堂可能会看到孩子们争得面红耳赤,甚至有些孩子会在教室里跑来跑去,这在常规课堂上很难见到。但在早培班,我们就会给孩子天马行空的自由度,打开他们思维的局限,像‘野马’一样在课堂上驰骋,自己去发现、讨论、解决问题。”
■ 蔡校和孩子们一起
在蔡校长看来,
“掐尖”“目标就是高考和竞赛”
,是对早培最大的误解。
早培更重要的其实是培养孩子
创新和敢想敢干
的思维方式。这群孩子在创新能力上的突出性,有时候超乎想象。这与其说是一种天赋,倒不如说是在孩子小学和初中创造力形成的关键时期,学校和家长保护和帮助孩子开放思维的大门,而不是把他们封闭在一个刷题的环境中,阻碍他们的思维发展。”
所以早培教育归根到底
既是“发现”也是“点燃”
——发现每个孩子身上的潜质,点燃他们身上蕴藏的巨大能量,让孩子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充分凸显自己的特长。这才是人大附中多年来为国家培养大量各领域拔尖创新人才的秘诀。
原来狄邦华曜早已在用“早培”的理念培养学生
而当蔡校长第一次接触到狄邦华曜时,她惊讶地发现,其实人大附“早培” 中关于个性化的理念,早已在这里启动,而且因为是民办教育,所以有了更大的发展空间。
比如早培强调挖掘学生的个性、因材施教,但在公立校4、50人的大班中,其实很难做到个性化培养的完全落地。
而在狄邦华曜的老师会根据学生的学科水平和英文水平,
进行
4
个不同层级的小班化教学
。每个分层班最多只有10几名学生,甚至还有过老师专门给1、2个学生上课的情况,真的是极致个性化了!
比如,早培尽管有分层走班,但学生的课表基本还是统一的;但在狄邦华曜从创始之初就实现了
“一人一课表”
。让蔡校长惊讶的是,她曾看到狄邦华曜7年的学生,经过学校的评估,进入到10年级的课堂学习。
我和孩子的家长交流了一下,发现孩子是在狄邦华曜老师的影响下,对生物非常感兴趣,所以产生了极大的内驱力。除了平时课堂之外,自己还会在寒暑假上可汗学院超前学习高中甚至大学的课程。
我们的老师也很敬业,每学期初,会给学生一份完整的整个学年的教学计划和学习读本,方便这些有特殊兴趣的孩子可以按照自己的节奏学习,还会介绍各种书目、平台和资源。”
又比如早培的学生有大量研修项目,而狄邦华曜
有九大核心学科、
83
门课程可供学生选择,还有130+
的延展课程,这些课程面向的是所有学生,而不只是一小波优秀学生。
学习不再只是书本上的知识,而是通过各种延展课建立所学和生活、世界的连接,将世界作为一本教科书。“这在很多公立学校是没有办法达到的。”蔡校长感叹。
因为有这样的学术支持体系,狄邦华曜吸引了一大批来自全国各地的学生慕名而来,他们中有的在原来的体系无法发挥出自己的特长和优势,但在狄邦华曜却崭露头角,获得了卓越的学术成就。
就在今年,狄邦华曜诞生了一位SAT1600分满分的学生,还有一位ACT满分的学生。
在AP大考中,狄邦华曜的学生满分刷屏,全校满分率近50%,相当于一半的学生在所考的学科中都拿到了5分;还有27名学生获得了各类AP学者奖。
在数学领域,狄邦华曜的学生参加美国数学竞赛AMC成绩斐然,4名成功晋级AIME,2人获得全球优秀奖(全球前5%)。50名来自AP预备微积分、AP微积分班的高中生,用5个月时间,完成50篇全英文的数学学术论文,涵盖了科技、商业、医疗、体育、艺术等领域……
想了解更多学校招生信息
或参加体验日活动
可以扫码添加招生老师了解
这才是极致个性化教育!
狄邦华曜首个藤校录取背后的故事
不只是学术,狄邦华曜的个性化教育也已经进入了“next level”。据蔡校长介绍,狄邦华曜的升学指导老师,从7年级就开始介入学生的生涯和升学规划,
一个老师一直跟踪一个学生到毕业,
最长可达6年!
目的就是找到学生作为个体的独特性和唯一性
。
2023/2024学年狄邦华曜有29个毕业生,最终拿到了140多份大学录取,奖学金800多万!其中很多学生都是普娃进来,学术基础没有特别强,但最终都获得了非常好的出口,很不容易。”
■ 左:升学指导一对一与学生交流;右:升学指导家长工作坊
其中有一位毕业生给蔡校长留下深刻印象,她就是拿到
康奈尔动物科学专业录取
的创校生Sara。狄邦华曜第二届毕业生就收获一枚藤校offer,可以说Sara是狄邦华曜“个性化教育”最典型的代表之一。
9年级加入狄邦华曜时,Sara尝试过艺术、科学等很多领域,对于未来她是迷茫的。直到10年级,她在参观了SSAPA流浪动物基地后,对动物保护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开始付诸努力。
在狄邦华曜老师的指导下,当时履历和成绩都算不上顶尖的Sara和老师一起调研了大学的录取要求,从AP选课到活动选择,从结果倒推过程,全方位规划高中生活。
为了申请动物相关专业,她选修了生物、化学、微积分、物理、统计等7门AP课程,还有中文、英文、西班牙语等文科素养科目。课外,她创立了动物保护社团、开设动保的延展课,还发起慈善义卖活动,迅速从一个“小透明”成长为团队领导者。
正是因为狄邦华曜为她量身定制的课程和升学规划,让Sara在高中的每一份努力都有的放矢,最终,让康奈尔看到了她的热爱、挫折和成长,呈现出一个真实又与众不同的她。
而这样闪闪发光的学生在狄邦华曜还有很多。在学校极致个性化的教育之下,每个人的故事都独一无二。
启动让学生终身受益的“千帆计划”
引入知名大学、企业、人大附顶流资源
除了个性化,蔡芳校长还持续将
人大附中创新思维的理念
引入狄邦华曜。
首先她启动的就是
“千帆计划”,
为对学术有浓厚兴趣的学生,提供进阶课程和项目式研究,培养更加千人千面、在各个领域都有出色发展的学生。
在今年暑期第一期“千帆夏校”中,蔡校长先行推出了6门用她的话来说“门门让孩子受益终身的课”。
举个例子,千帆课程的STEAM老师是神经科学博士,她带着孩子研究犯罪现场、收集指纹、提取DNA、分析毛发布料血迹等,让孩子们不仅学到跨学科的知识,还过了一把法政瘾;
创意写作课则以“长安门开”为主题,让学生想象自己穿越回唐朝后,可以成为什么样的人物;
数学郭老师曾是成都七中的数竞少年,他教孩子怎么用数学建模、以及用数学解决现实生活的各种问题……
接下来,蔡校长对“千帆计划”的一个设想是,让狄邦华曜的学生有机会和国内外顶尖院校的老师一起做研究。
正如上面提及人大附中早培的孩子会和中科院、国科大、北大清华等院校博士生、导师一起做课题,在狄邦华曜,我也想促成这件事情,比如联合昆山、上海等地大学以及昆山本地优秀的中外企业等,给学生们提供更为丰富科研和企业资源。”
此外,蔡校长还在策划和人大附中建立联合机制,让狄邦华曜和人大附中的学生或毕业生“手拉手”,特别是在公益项目方面进行合作。
我们培养孩子的最终目标:
“放眼未来,无所畏惧”
从3月至今,转眼蔡芳校长已在狄邦华曜履职半年,她仍然记得刚来学校时看到的场景:
校园里,中式园林建筑和海派建筑风格相互辉应,中外教在校园里闲庭信步、温情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