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丧亲者来到心理咨询室,哀伤治疗可以帮助他们度过这一段艰难的时期,引导他们正面宣泄悲伤的情绪和对故人的思念,最终可以回归正常生活。
这是非常有意义的工作,这也是门槛非常高的一份专业工作,心理咨询师可以
从这些方面帮助他们:
一、深切的同情,走近悲恸的他们
作家纳菲西所说“同情心,让我们超越自身的限制,明亮我们的眼睛,并且能够用全新的和不同的眼光看待我们自己和整个世界”。
当亲人离世,很多人都被巨大的悲伤笼罩,看不到一丝光明,仿佛被吸入无穷无尽的黑洞,这里时间是停止的,除了悲伤就是痛苦。
悲恸中的他们带着骄傲与疏离,他们拒绝怜悯,拒绝你“看上去似乎很明白”他们正在承受的所有痛苦。
深切共情和信任则是打开他们心房的钥匙。
图/Pexels
二、成为一个好的容器,将客体丧失的阴影转移在咨询关系中
丧亲者可能会哭泣、愤怒、麻木、不安、恐惧、孤独、绝望等,
巨大的痛苦也可能让他们充满攻击性。
心理咨询师是他们哀伤之旅中亲密的陪伴者,要做的是在咨询中更好涵容他们爱的客体丧失的阴影。
唯有在他们一次次的痛苦潮水冲击之中屹立不倒,才有可能让他们从无力中看到一点曙光,才有机会让他们重新思考和被改变,并一点点从哀伤中重建生命的意义和一个新的常态的生活。
三、在来回振荡之中帮助他们找到一个新的锚定
现代生活的节奏如此之快,人们留给自己哀伤的时间如此短暂,匆匆办完葬礼之后,就马上投入快节奏的工作当中。
他们
在丧失和恢复的两种状态来回振荡
,仿佛不停游走黑与白两个世界:
在丧失导向的世界里,
他们会不停望着亲人的照片或者遗物伤心流泪;
在恢复导向的世界里,
他们会将注意力从丧失中移开,让自己的关注点放在当下与未来。但是有时候,在他们关注当下和未来时候,却会引发大量愧疚。
心理咨询师需要给到他们充分表达哀伤的机会,帮助他们在振荡中找到平衡点。
哀伤过程也是一种表达爱的过程,在咨询中帮助丧亲者重新回顾他/她在其生命中留下点点滴滴的印迹,甚至会找到他们共同看重的生命意义和价值。
不必忘掉逝者,丧亲者可以在更多选择中感受到逝者依然以不同方式陪伴着自己:
●
带着对逝者的怀念、回忆、盼望、关爱进行持续性联结;
●
整理和保留逝者的遗物,珍藏他们的照片,给他们写信,按照逝者的期待去生;
●
把他们的价值观内化,做他们生前感兴趣的事情,在做重大决定的时候寻求逝者的指导;
●
想象未来可以与逝者在另一个世界或者未知维度空间相逢。
临床中哀伤治疗的三种方法
在逝者离开之后的6个月、1年,甚至更长的时间,他们仍然会感受到强烈的、持续的痛苦,并把所有的注意力都放在逝者身上,这严重地影响了他们的社会功能及职业功能,也增加了他们罹患身心疾病的风险。
方法介绍
:哀伤监测日志是一个表格,表格的左侧是一周中每天的日期,它共有5列,分别命名为:哀伤程度最低时的得分、发生的情境、哀伤程度最高时的得分、发生的情境、一天中的平均哀伤程度,样式如下图所示。
来访者要对他们的哀伤强度评分,用10点计分,0表示一点也不哀伤,10表示前所未有的哀伤。
咨询师需要指导来访者怎样在白天观察自己的哀伤程度,然后在晚上进行记录,包括记录最高
分、最低分、平均哀伤强度
(来访者估计的自己一天中哀伤程度的平均水平,它不是哀伤最高水平和最低水平的算数平均数,而是用10点量表评估这一天哀伤的平均水平)
。
哀伤监测日志可以帮助咨询师把治疗带到来访者的生活当中,也有助于人们识别他们对于哀伤水平的负性自我评价。
同时,这个技术也给治疗师带来了机会:正常化这些时高时低的哀伤反应。
治疗师可以根据来访者的这些观察向他们解释,哀伤的平复就是这样一个过程:有时候状况好些,有时候状况差些。
咨询师可以借此鼓励来访者:“请允许自己有时候非常痛苦,有时候又可以把这样的痛苦搁置一边。”
许多青少年和成年人不仅被失落的痛苦所困扰,同时也被许多其他的情绪所折磨,比如恐惧、内疚和愤怒,这些情绪强烈且无休止。
但要注意,假如内疚的情绪是有现实基础的,比如已故者的离世确实与他有关,这种情况不适用此方法。
方法介绍:
那些因为挚爱离世而来咨询的人,经常会带着许多听起来无法解决的问题来。
痛苦也许是不可能减轻的
(因为亲人离世必然会想念,难过)
,但是咨询
师要试图找到那些痛苦的碎片,重点对这部分展开工作。
绘制失落的地形图就是问一系列的问题,
目的在于要让来访学会去区分他们所体验到的各种混杂着的、不加区
分的情绪,
对于特定的来访者,会使用特定的问题。
问题示例
:谁去世了,你失去了谁,或者失去了什么?这个丧失引发了你什么样的感受?
● 第二步:
识别那些与过去发生的或者预期要发生的事件相关的所有感受。
问题示例
:除了悲伤和想念,你还有其他感受吗?当你想到那个感受的时候,它还可能跟什么有关?还有什么会浮现于你的脑海?
(也许有另一个时刻,你感到孤独、害怕,或者你担心将来会发生什么?)
● 第三步:
扩展上面的这些记忆,以及由来访的感受所引发的那些对将来的恐惧。
问题示例
:对于你其他的经验和感受,你可以多说一些吗?比如你的记忆或者你的恐惧。
● 第四步:
区分一下哪些是与来访目前丧失相关的感受,哪些是被来访过去的经验和对将来的恐惧所强化的感受。
问题示例
:你觉得你现在的这些感受是否可能与你的早期经验有关?你现在的这些感受是否可能来自你对未来的恐惧?我们怎样帮助你减少恐惧?当你感到对未来的掌控感增加的时候,你会有什么感觉?
这种技术对于那些经历了多次且复杂的丧亲者是最有帮助的。而对于那些刚刚经历丧失的人是不适合的,以及对于那些有解离症状的人来说要非常小心地运用, 除非治疗师特别擅长处理解离症状。
方法介绍
:丧失所带来的影响以及解决这些问题的难度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比如丧失的时间、灾难的程度。
许多人经历了多次丧失,而每一次的丧失事件都会带来许许多多相关联的后续的丧失。
在团体治疗当中,尤其在工作坊的设置下,“影响圈”技术对于那些经历多次丧失、并且每次丧失都是多重的丧亲者来说,是一种非常有价值的体验性活动
。
多次且多重的丧失充斥着整个人的意识和感觉,使得哀悼者无法将这些丧失区分开来,单独地去看待这些丧失,这样就阻碍了哀悼者去寻求疗愈的可能性,维持了哀痛反应。
“影响圈”的练习就是让参与者尝试识别丧亲所带来的一切,包括破坏性的方面和承认这个丧失,也要看到转化性的方面,识别丧失之后所产生的积极成长的方面。
咨询师要和来访者讨论每一次的丧失,以及每次丧失之间的关系,以及每个丧失事件带来的影响,即后续的丧失,可以在白板上画一个巨大的金色圆环,来代表影响圈。
在练习过程中,让参与者用不同颜色的笔在“影响圈”画出一个楔形的区域表明每次丧失对他的影响范围,并写出这次丧失所带来的影响。
鼓励参与者讲述这个过程以及他们的情绪反应。
这个练习的其中一部分目的是要识别出发生
了哪些成长,
参与者可以选择不同的贴纸表明哪些是他们的疗愈部分,并把这些贴纸放在合适的楔形区域上。
当参与者讲述这个练习过程时,他们会描述每一次的丧失,这些丧失的影响, 以及在这次练习中学习到了什么,有哪些成长。
他们也会说明做这个练习时的情绪感受,以及这个练习带给他们的结果。
大多数做影响圈练习的人发现,
当他们承认了自己所经历的丧失时,他们就了解了为什么他们无法继续前行。
简单心理Uni推出《哀伤治疗与创伤干预专题课》课程,
全球哀伤治疗领域领军人物罗伯特·A·内米耶尔亲授!理论+实操+临床观摩,助你熟练掌握哀伤治疗专业技能。
如果想学习更多哀伤治疗的理论与技巧,探索和了解国际上领先的丧失理论、当代丧亲模型,
借鉴依恋、创伤、叙事、家庭系统和意义重建等取向理论的较新的哀伤模式,深入学习哀伤治疗的核心干预技术,此课程一定不要错过。
长久以来,咨询师们都很少接受应对死亡、丧失的专业培训,对理论不熟悉,更加无法精细地为来访者提供有效干预。
但是
在国际上,哀伤干预领域已经得到了许多专业人士的关注,并积累了许多先驱的探索、实践和理论成果,有相对成熟的干预策略和技术。
其中,内米耶尔
在当代哀伤研究与干预领域是令人瞩目的领军学者,被称为当代教科书式的心理咨询师。
他曾担任死亡教育和咨询协会 (ADEC) 主席,以及死亡、临终和丧亲国际工作组主席。
目前,他担任着波特兰丧失和变迁研究学院(PI)的院长,该学院在哀伤咨询方面提供高水平的专业继续教育,专注于帮助、咨询师、社会工作者、生活教练、牧师,以及其他与努力重建自己生活的人一起工作的专业人士建立专业能力。
为表彰他的学术贡献,他被孟菲斯大学授予杰出教师奖,成为美国心理学会临床心理学部的会员,并被死亡教育和咨询协会授予终身成就奖。
作为孟菲斯大学的心理学教授,
内米耶尔
博士积极从事相关临床实践,他于2001年提出了后现代建构主义意义重建理论 (Meaning Reconstruction) 并成功地将其应用于临床哀伤咨询中。
内米耶尔
博士还出版了30多本关于悲伤咨询技术和悲伤与表达艺术的书籍,包括《咨询丧亲者和悲伤的创造性实践》、《表达艺术:创造意义的实践》等,是一位非常资深的专家学者兼老师。
同时,他也是一位极具人文关怀的大师,与简单心理Uni合作的这门
《哀伤与创伤干预专题课》
的时间恰好是在2022年12月国内疫情开放之际,老爷子精心设计了课程内容并专门录制了教学视频,里面融入了一系列哀伤干预策略和技术,期望帮助人们重建意义,协调生者与亡者之间的持续性联结,修复破碎的人生故事,继续人生的旅程。
《哀伤治疗与创伤干预专题课》学什么?
内米耶尔博士认为意义重建是丧失个体需要面对的重要过程。
像所爱之人离世这样未能预料到的、与预期不一致的事件发生时,个体需要重新定义自我,并且重新学习在没有逝者的世界里继续生活。
本课程
以建构主义心理学流派
为基础,以重新建构生命意义作为解决哀伤问题、应对哀伤障碍的重要方式。
课程内容分为三大模块,理论讲解与案例相融合,循序渐进,逐渐深入:
-
-
-
-
疫情相关的哀伤临床筛查评估工具、独特因素分析及重建意义干预措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