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 “ERP 里没有流程”这个说法,我过去写过很多相关文章了,前期写的《
究竟用什么IT系统来落地业务流程?
》《
用最通俗的话讲清楚究竟什么是 ERP
》这两篇文章中,解释了 ERP 系统和业务流程管理系统的区分。但是我发现还是有很多朋友不能理解我这句话的意思,复旦同门师弟也写了一篇帮我解释的文章《
云谷评论(十一):ERP里没有流程
》。
为什么我说
“但凡说 ERP 里有流程的,都是没有见识过 BPM项目
”呢?
坦白说,这句话还真是从我个人有限的经历而言的——我过去 ERP 的从业经历就是围绕着 SAP、Oracle 这些传统大型 ERP 软件,这类软件本身就是不包含 BPM 系统,我在过去的ERP实施项目中, 也经历过多次并行的流程管理系统实施,用流程管理系统来调用 ERP,或者实现 ERP 内部流程的自动化流转,我过去的实践有:
-
国产 OA 的集成,这是最常见的 ERP 实施场景,常用于主数据生成审批、采购订单审批、生产计划下达审批等 ERP 流程的执行
-
实施SAP 产品系的 BPM工具,包括 SAP PO、Adobe 表单工作流,主要用于SAP 组件之间的流程集成
-
实施Oracle产品系 的 BPM 平台
-
第三方 BPM 平台,包括IBM、微软等大厂或者独立 BPM 供应商的工具
很多公司是先有 ERP,后有 BPM。实际上实施 BPM 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我观察到某个上海的大型中外合资企业,用 SAP ERP 二十多年了,前几年才启动 BPM 系统实施来覆盖几个关键流程,几年内 BPM 软件供应商换了三个。
不过值得说明的是,国产头部ERP 软件里一般都自带 BPM 工具,同时,在国内很多新兴的企业软件中,并不把 BPM 层和事务处理层分开,二者就是融合在一起的,无论是国内流行的 OA 软件、协同软件,还是互联网公司的业务处理系统,所以他们会认为ERP等核心业务处理系统和业务流程管理系统是一回事。
这可能得益于国内企业的业务流程的概念科普得比较好,很多企业受到 OA 类软件思想的影响,可能从一开始就把业务流程和事务处理放在一起,分不清 OA 和 ERP 的区别。
在企业的信息技术应用架构中,如我在《
穿过流程数字化软件的丛林 | 流程管理技术栈的修正
》所写,跟流程相关的各种系统还是很多的。简而言之,从流程存在的“本体论”而言,直接相关的是三个系统;因为这三个系统出现的时间不一样,应用的场景不一样,因而在历史上往往有不同的供应商在做,经过几十年发展,目前行业整合还在进行中:
一是“
画流程
”的系统,亦即所谓的
流程建模
的系统,这类信息系统的开山鼻祖,也是这个跑道的代表,是 九十年代初期出现的AR
IS,尽管 ARIS 提出了完整的业务流程工程框架,但是其自身主要还是定位在流程设计人员画流程的系统,ARIS 早已经在十多年前就被德国中间件软件公司 SAG 收购,国
外这类公司大多被企业软件公司或者中间件软件公司收购,单独画流程的工具厂商几乎没有了,或者已经变为企业架构管理工具。
不过,在中国目前的确有一些专门提供“画流程”工具的
独立软件
公司,这类公司通常也提供业务流程管理咨询,颇受市场欢迎。
二是“
跑流程
”的系统,这也是业务流程管理系统的主要部分,也称为“
流程引擎
”,它用来自动化地推行流程中的活动衔接、并且集成多个事务处理信息系统、向业务最终用户提供流程处理界面。
这类系统从九十年代后期开始出现,本质是工作流管理系统(WorkFlow Management System),和企业应用集成(EAI)软件、企业中间件(middleware)软件、企业服务总线(ESB)软件等概念有交叉,分为“
以文档为中心
”、“
以人员为中心
”和“
以集成为中心
”等三种不同形态的流程自动化形式,参见《
组织协作数字化 | 电子邮件、飞书文档和超自动化
》。
这类软件厂商众多,九十年代早期创业的流程引擎公司是从 ERP 软件中孵化出来的,例如从Baan 孵化出来的Cordys,后来被北美中间件软件公司 OpenText收购,在 2010 年前,国外中间件软件经历过一次行业大整合,IBM、SAP、Oracle、微软等企业软件大厂并购了很多小公司,占据了行业主流,此外,今天在这个领域也有非常多独立的中间件软件、工作流/BPM 软件厂商。近年来,开源 BPM 系统也成为这个领域新的商业模式,例如 Camunda是很多国内企业软件背后的流程引擎:
国内有众多的流程引擎公司在市场上做独立的 BPM 项目,通常这类厂商也提供第一类“画流程”的工具。正如我前面说那家上海合资企业的例子,实施 BPM 项目的难度,并不小于 ERP,然而在国内 BPM 系统的市场价值被严重低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