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海蓝博士
伴你面对人生各种风雨,回归内心宁静和谐。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财宝宝  ·  @来去之间 ... ·  21 小时前  
湖北经视  ·  杨某颖(11月龄幼儿)、蒋某娣,当场死亡 ·  22 小时前  
财宝宝  ·  小时候看课本,色目人是什么意思? ... ·  2 天前  
广州房产  ·  只此小高层!海珠真神,出手了 ·  2 天前  
岱山岛印订阅号  ·  舟山房产界大动作!全新规定即将出台!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海蓝博士

有一种父母,不发脾气却伤人,透支子女的福气还不自知(赶紧自查)

海蓝博士  · 公众号  ·  · 2024-08-13 12:00

正文

▲▲▲▲▲▲
世界知名心理创伤治疗大师巴塞尔•范德考克博士研究证明:
▎疗愈创伤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就是《部分心理学》。
2015年,《部分心理学》就被列入美国国家医疗系统认可疗法。
海蓝幸福家是美国部分心理学中心在中国的唯一官方合作伙伴,共同创立了IPC教练系统。
如果你也想感受《部分心理学》的魅力
扫描上方海报,0元听价值399元的部分心理学公开课。

李莉已经快三十岁了,她有一个跨越不去的坎:害怕强势的人,这个“强势”包括不限于脾气、权利、气势和能力等。

上学的时候,她怕老师也就罢了,还怕那些很厉害的同学,别人声音大一点,她就不太敢说话;

上班的时候,正好她的领导是那种强势和脾气火爆的人,所以她极怕领导。

每天,她上班上得战战兢兢。

别人都是争着在领导面前表现,而她则是能躲就躲,尽量少出现在领导面前。

逼不得已,非要和领导沟通的时候,她都要做好久的思想准备,翻来覆去想自己的措辞语气。

每次,她跟领导汇报工作,都要反复斟酌好久,写了删,删了写,最怕的是突然接到领导电话,她接起来总是结结巴巴,前言不搭后语。

每天晚上,她就会自省,回放白天的一言一行,拿着手机看白天的聊天记录,从别人的言语中看他们的评价,揣摩自己有没有做错。

人无完人,岂能不犯错,每次一犯错,她会痛批自己,比别人骂得更狠更凶,一件小事,她能翻来覆去想好久好久。

当她在践行生体系中学习时,我们找到了她恐惧权威的源头:一直奉行打压式教育的父亲。

父亲从来不打她,也不会怒火冲天地发脾气,情绪很稳定,那种极其严厉的稳定。
父亲从来看不到她的好,只能看到她的不好,考了第一名,都是凶巴巴说一句:别以为你一直都能考这么好!

一点点小小的错误,例如:水洒在地上、饭菜掉在桌子上、衣服没有穿平整......都会引来父亲严厉的批评指责和惩罚。

父亲说话咄咄逼人,从来不给她插嘴的机会,除了问“你错哪里了?以后怎么改?”的时候。
她说不好,又是一顿劈头盖脸的责骂,要一直说到父亲满意为止。

久而久之,李莉养成了谨小慎微,不敢多说一句话,不敢多走一步路的性格。她不敢犯错,犯一点点小错,她就像天塌下来一样害怕。

她不敢尝试,不敢争取,被人欺负也不敢反抗。

父母想用打压式教育培养她的抗挫力,可是最终却成了她人生最大的拦路石。

当她学习了《部分心理学》,才能够坦然地接受自己可以犯错,接受自己不完美,看到自己闪闪发光的一面。
(扫码入群,免费听课)▲▲▲
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曾对2006名18~35周岁的青年进行一项调查,结果显示,高达90.6%的受访青年坦言受过父母的打击式教育。

59.7%的受访青年认为,打击式教育会导致他们缺乏自信,容易自我否定、自暴自弃,影响亲子关系。

很多研究均已证实,父母总是打压或负面评价子女,会导致孩子自卑、抑郁,处于低自信、低自尊、低成就欲的状态中,并与自我伤害或自杀行为显著相关。

父母为什么要进行打压式教育呢?

他们的答案是:为了让孩子皮实一点,别遇到一点小事就往后退,也就是为了提升抗挫力;为了让他们不骄傲,越来越好,让他更强大。

但事实上呢?

打压不会让孩子变得更有抗挫力,更强大,更大可能是让孩子变得懦弱自卑,唯唯诺诺,出去被欺负也忍气吞声,什么都不敢做,怕被骂。

有位网友说:“我经历的就是贬低式教育,我爸不停嘲讽说我:这不行,那不努力,谁都比我强……
我现在特别自卑,我爸还反过来问我:为什么这么不自信?”

多么讽刺!

其实,我们每个人都被“打压”过,不一定是父母,有可能是老师、领导、亲戚。
现在回想一下那些场景,我们扪心自问:打压,真的让我们更自信了吗?真的让我们变得更好吗?”

每一位奉行“打压式教育”的父母,都特别爱孩子,而且他们基本上都是吃过苦、受过打压的人,而且苦难还成为了他们的铠甲,让他们无所畏惧,越挫越勇。

所以,他们希望: 自己多给一点打压,帮助孩子长成参天大树,不要孩子成为温室里的花朵。

我们的孩子真的没受过苦吗?

并不是啊。

现在的孩子也一样,虽然享受了优越的物质条件,同样也承受了非常大的压力。

他们没有生活在温室里,而是在一个充满竞争与比较的环境,从很小的时候,就开始面对各种挫折:

小红花比旁边小朋友少,挫败感;

学东西比其他人慢,挫败感;

学习遇到难题,挫败感;

考试成绩不理想,挫败感;

同学之间的矛盾,挫败感;

老师的误会、家人的压力等等。

学校、社会已经给了他们很多压力,根本不需要父母再添砖加瓦。

想一想:在外面,我们的孩子刚刚经历了狂风暴雨,回到家里还要被爸妈的狂风暴雨再洗礼一遍。

双重打击下,轻则自卑、胆小、懦弱,重则走上极端之路。

通过新闻,我们已经看过无数个案例,这里也就不赘述了。


关于什么是真正的抗挫力?
大多数人的理解就是错误的。

很多人以为:抗挫折能力就是应对天灾人祸,意外事故的能力。

其实,真正的抗挫力是:在每一次被否定、被拒绝、被误解、被抛弃、被轻视中,你是否能够不受搅扰,很快回到内心的宁静与和谐,继续朝着目标前进。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