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蚂蚁现在坚持一步一个脚印。不管做到什么程度,我们都一定要对社会、环境承担起一定的责任。蚂蚁作为一个企业公民,需要更包容,对世界更有善意,需要对最终的社会福祉能负责任。
|
|
╰
|
|
╯
|
|
北京时间4月22日,
蚂蚁金服董事长彭蕾应邀在波士顿举行的2017哈佛中国论坛上发表演讲。
她的演讲中,透露出了哪些重要信息?我们通过关键词的形式,进行了梳理。
创办于1997年的哈佛中国论坛,每年都会邀请商界、学界、政界领袖精英,深入探讨中国面临的挑战、问题和趋势,并为此出谋划策。今年的论坛主题是:共担时代责任。
|
|
✎ 关键词一:techfin
用 技 术 让 金 融 变 得 更 包 容
演讲中,彭蕾解释了蚂蚁金服为何把自己定义为techfin,而不是fintech。原因是,从支付宝到蚂蚁金服的每一步发展,并非在追求用金融赚多少钱,而是专心在做一件事:用技术让金融变得更具包容性。“我们所做的每一件事情,都致力于用户包括小微企业的价值实现和体验的提升。”
金融服务不平等和饥饿、贫困等问题一样,属全球性社会问题。统计显示,在发展中国家,目前仍有20亿人没有银行账户,仅有10%的人持有信用卡,有贷款需求的人仅有21%通过正规金融渠道获得满足。这一问题存在并非金融机构不作为,而是受技术和模式所限。
“蚂蚁金服的实践让我们看到,技术可以帮助金融显著提高效率、降低成本,更重要的是能够重构金融的触达方式。通过技术的开放共享,和合作伙伴一起,可以很好地为用户创造价值和体验。”彭蕾说。
✎ 关键词二:信用体系
全球招募人类、社会、心理学家
共 探 信 用 这 一 人 类 终 极 命 题
“对信用体系,我们思考越深,越觉得超出我们的能力边界,我们的信用团队,需要去找人类学家、社会学家、心理学家,当然,金融经济的专家也需要。”
彭蕾感慨道。
如何衡量一个人的信用,这很可能是个颇为复杂的命题。在信用体系发展最为成熟的美国,92%的群体有自己的信用数据,由于金融体系的发达,美国的个人信用有许多都来自于他们的金融生活。但在中国,信用体系的覆盖度大约为35%,有意思的是,在中国,社会诚信体系的建设正在呈现出比美国更多元的感觉。
在哈佛论坛上,彭蕾介绍了一些来自中国的尝试:“比如我们认为在每一个需要有押金的地方,都是信用缺失的地方,租房,去图书馆借书,还有现在很火的共享单车,芝麻信用团队在尝试通过不用押金,凭借信用借还的方式,去为一个普通人积累他的信用。”
金融只是社会生活的一个方面,一个人在不同领域中体现出来的守信程度和行为习惯,也许能更完整的反应他的信用程度。
哈佛大学经济学教授、2016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奥利弗·哈特也表达了类似观点,他认为,信用社会其实需要了解人的行为,要了解种种细节才能用数据来分析一个人是否可信。
而这也是为什么彭蕾会认为,信用团队并不仅仅需要金融经济方面的专家。“我们内部在思考这类问题,比如一个爱闯红灯的人,跟按时不按时还款有没有关联,通过我们对各种大数据的研究,我们发现,很多看起来与信用没关系的事件之间,是存在着关联的。”
在彭蕾看来,中国正在尝试着探索和建设一个有自己特色的信用体系,虽然这并不容易,但是过程非常有意义和价值。
✎
关键词三:无现金社会
蚂蚁金服将在全世界推动无现金社会建设
彭蕾在演讲时称,将在全世界推动无现金社会建设。
在蚂蚁金服等企业的推动下,目前中国的无现金社会引领全球。彭蕾在论坛上分享了一个小故事。3月份在蚂蚁金服的大本营杭州,两个劫匪千里迢迢赶到杭州,趁夜色持刀打劫了三家便利店,最终一共打劫了1700多元,还不够远道而来的路费。被警察抓到后,两个劫匪一直在感慨:“为什么杭州都没有现金。”对此彭蕾称,我们做得还不够好,以后要让盗贼一分钱都抢不到。
除了在中国推动无现金社会外,蚂蚁金服也在全世界很多国家推动无现金社会。在印度,蚂蚁金服输出技术和能力给Paytm,让对方的用户数从2014年的1700万快速增长至2016年的1.5亿。类似于Paytm的故事呢,蚂蚁金服在世界其他一些国家也在复制。
彭蕾说,现在世界上很多国家的机场和商户,都在越来越多的出现Alipay,以至于有用户开玩笑说,现在中国人出国只需要学会三句话:“你好,谢谢,支付宝。”
✎
关键词四:普惠金融
联合更多合作伙伴 共建普惠金融全球生态
运用技术的力量在中国推动普惠金融发展后,蚂蚁金服正在联合合作伙伴,将模式复制到世界其他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