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家新
在杜甫草堂
——给施家彰①
沿着篱墙,我们缓缓走着
我知道,你比我走得更远,你已走过了千里万里
从你的出生地纽约的高楼间,从你的母亲
为你读第一首唐诗的那一刻起
没有导游,我们“靠泪水带路”②
靠恍惚的记忆
我们走过池塘,那些彩色锦鱼
似从一幅宋元的画中向我们游来
我们走过繁茂的竹林,也许
它仍来自于千年前未朽的老根
我们在诗圣的青石雕像前合影,它的黧黑
映照着你满鬓的华发
你想说什么,但什么也没说
只是紧紧地拉着你的妻子卡罗尔的手
像是在梦中挪动
我们来到那仿建的三间茅屋了
我们在门扉前的石墩上坐下
我们沉默,千年的诗魂也已沉寂
在灰蒙蒙的天空下
也许,只有当秋风骤起
满屋顶的茅草耸立和狂飞之时
我们才会再次听到那个声音……
① 施家彰(Arthur Sze),著名美国华裔诗人。
② 参见本人的《雨雪中访平江杜甫墓祠》。
“掰面包”
——给伊利亚·卡明斯基和凯蒂·法丽斯
冒着严寒,你们从普林斯顿坐火车来纽约
请我和我的妻子共进晚餐
我们在一家靠近乌克兰村的中餐馆点了
白斩鸡、红烧肉、糍粑、干煸四季豆、菌菇焖米饭……
而你今天来信说:“It is so good
to have had the chance to break bread together”
谢谢你,亲爱的伊利亚,你又让我学到了
一种如此美好的表达:“break bread”
是的,不是在一起吃饭,而是在一起“掰面包”——
我们一起从策兰那里“掰”
从茨维塔耶娃那里“掰”
从夏加尔那里“掰”……
我还想起了每次都是你端起盘子为我们递菜
是的,我们相互传递,以我们的眼神
和试着去写诗的手
我们在一起“掰面包”——
在同一张餐桌上
在那些围拢来的魂灵们的注视下
在一个挂有大红灯笼、人声鼎沸的
“聋共和国”里①
①《聋共和国》(Deaf Republic)为伊利亚·卡明斯基(Ilya Kaminsky)出版的一部广受注目的诗集。
哈德逊河谷的一座废弃厂房
纽约上州,扬克斯,哈德逊河谷的
一座带烟囱的废弃厂房
空荡无人,像是“风神的塔”
它的难以拆除的高大廊柱
和生锈的钢铁支架
像是最坚硬的马腿
等待着一位中国古诗人的敲打①
无人,只有沿河岸的通勤火车
不时从它身边鸣笛经过
不,它等待着塔可夫斯基
来拍摄他的第二部《乡愁》
孤独的主人公
眼望着涌流的灰色河水
或是在墙根下来回缓缓走动
他在想什么,或回忆什么?
满墙的彩色涂鸦
像是他颅骨内的壁画
不,它在等待你,这座时间的寺庙
屹立在那里
没有木鱼声、念经声
它也不再需要诗人的比喻
只有寂静,只有从残破屋顶裂隙中
不停流泻或滴落的雨水
只有从混凝土地面上溅起的水花
它等待着你的倾听
① 参见李贺《马诗·其四》:“向前敲瘦骨 , 犹自带铜声。”
鹅卵石
——给清言、杭之
在“五月花号”登陆的普利茅斯
我们先是看了栅栏内神圣的“第一块登脚石”
然后在路边
我看到一家名为“鹅卵石”的餐馆
鹅卵石,那么寻常,不起眼
就像鸟类中的麻雀
大西洋边的鹅卵石,爱琴海边的鹅卵石
扬子江边上的鹅卵石
诗人赫伯特曾写到的鹅卵石
然而我最终想到的
是我童年家乡河边的鹅卵石
那时我们并不像现在的游客那样挑挑拣拣
我们埋首于满河滩的鹅卵石之间
它们光洁,坚硬,圆润,有些还有点怪异
每一个鹅卵石都那样神奇
它们在冬日冰冷,在夏天灼热
有的还闪射着金沙的光芒
当母亲在河边漂洗和捶捣衣服时
我的童年就在鹅卵石中度过
有时戴着草帽,有时光着屁股
我在我的鹅卵石中成长
作者简介:王家新,诗人、批评家、翻译家,1957年生于湖北丹江口,著有诗集《纪念》《游动悬崖》《王家新的诗》等,诗论随笔集《人与世界的相遇》《夜莺在它自己的时代》《没有英雄的诗》《为凤凰找寻栖所》等,翻译集《保罗·策兰诗文选》《新年问候:茨维塔耶娃诗选》《我的世纪,我的野兽:曼德尔施塔姆诗选》《死于黎明:洛尔迦诗选》等;编选中外现当代诗选及诗论集多种。
张远伦
父亲的墨斗
宛如倒立的玉锥,
环纹隐约。
中空的牛角恰好形成小斗,
装墨汁,也装星光。
空置的时候,
整个村子的寂静由它负责。
突然它又复活了,
装朱砂,也装阳光,
劳碌的时候,
整个家族的命理由它负责。
生死地
石崖是我家最高的墙壁,
和坟场连成一片。
我生在小石屋里,
奶奶葬在屋门外,
生与死,
完全是零距离!
我伸出手指,
顺着坟前碑刻笔画,
学过三年书法,
每所坟上的名字,
我都谙熟于心,
那些古老的灵魂,
全是我的邻居和发蒙老师。
后来我终于,
自己为奶奶写碑了,
为准备好这样的心境,
我离乡了二十年!
磨刀石
粗砂磨巨斧,见谁都虚晃两下
细砂磨小凿子,绝不轻易出皮袋
我喜欢细砂磨成的浆,当颜料
抹在额头上即可自立为王
粗砂石被磨出弯弧,再磨磨
便是父亲的背脊,形成反弓
细砂石有些微凹痕
再磨磨,洗干净,便是我的砚台
杉木扦担
幼木便有一把好骨头
插在两捆麦草中,抖抖更实在
两头尖锐是最好用的
心腹事,或肺腑言,一探便知
我的杉树从不削尖,行事迟钝
却能一头挑晨曦,一头挑落日
我是那个在险路上找平衡的孩子
手持扦担,撑杆跳回家
作者简介:张远伦,1976年生于重庆彭水,著有诗集《逆风歌》等,现居重庆。
迟顿
豹
月黑风高之夜,一只金钱豹拦住我
眼放绿光,却不撕咬我
甚至有些狼狈,它问:
虚空山怎么走?
我踉跄着后退几步,俯身
捡起一截木棍
硬着头皮,应道:从此右拐
至皮革厂向左,走解放路经屠宰厂
出阳关口收费站上国道,向西两百里
至猎户庄,进山
一口气说完
没料到这畜生听毕,热泪盈眶
连鞠三躬:兄弟,谢了
临走,竟脱下豹皮
披在我身上
我喝下一枚月亮
当时,它正好落在我的酒杯
当时,我正好想你
如果月亮在我的胸膛升起
谁能保证这世上不再有阴晴圆缺?
绝句
于你,我是医生又是病人
是一剂良药也是一例慢性病
当爱,在爱的裂隙中求生
我唯一能做的,就是向你注射我的生命
心椅
我的心是木头做的
有四条腿和一个温暖的靠背
它已磨损得厉害
难以承受每一个重负
再次动心
是在一个深夜
当时我心乱如麻
她,突然把头埋在我怀里
多么突然啊
一把坏椅子再次被爱占据
整个世界
都能听见
椅子摇晃的
吱呀声
作者简介:迟顿,本名李瑞林,山西平遥人。诗作散见于《草原》《山西文学》《阳光》等刊。
发表于《当代·诗歌》2024年第5期
2024年《当代》创刊45周年之际,推出诗歌版,即《当代•诗歌》,立足中国诗歌的当代书写,以对国内、国际诗坛的兼容并蓄,尽显当代诗歌的活力、重力、实力、魅力。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当代·诗歌》衷心期待得到文学界同仁与广大诗歌爱好者的关注与批评指正。
全年六期,每逢双月出刊
每期定价:25.00元
全年定价:150.00元
邮发代号:80-561
订购《当代·诗歌》请点击文末“阅读原文”,进入当代微店。
稿件终审:李红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