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特色小镇怎么搞
提供特色小镇全产业链集成服务,为政府、公众、企业和市场之间的良性互动提供智力服务和资源整合服务。同时,每天推送最新政策解读、案例解析、模式分析。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特色小镇怎么搞

避免特色小镇建设“凑特色”

特色小镇怎么搞  · 公众号  · PPP  · 2018-11-15 10:00

正文

近期,媒体记者在多地调研发现,由于在规划建设、产业结构、文化底蕴、项目定位等方面存在先天不足,一些地方特色小镇建设前期数量贪多、规划求大、进度求快等负面影响逐渐显现,为“凑特色”呈现出一系列怪现象。不仅制约特色小镇健康持续发展,也潜藏生态环保、政府债务、文化传承等多重风险。

特色小镇建设是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但必须因地制宜。然而,现实中,一些地方的特色小镇建设却存在着“凑特色”现象,“特色小镇”成了“凑色小镇”。

“凑色小镇”具体表现在“吃喝”来凑、“房地产”来凑、“农作物”来凑、“穿衣戴帽”来凑、“挖湖造绿”来凑、“园区景区”来凑、“PPP项目”来凑、“节庆会展”来凑等方面。这些“凑”起来的小镇,表面轰轰烈烈、热热闹闹,但是用不了多久就偃旗息鼓了。这样的“凑色小镇”凑起来的是官员政绩,散架的是群众幸福,带来的是发展隐患。这样的“凑色小镇”是新形式主义作秀工程,必须引起相关部门的警惕。

那么,如何避免这样的“凑色小镇”呢?笔者认为,需要在三个方面把好关口,一是在“特色小镇”的审批上把好关口。建设特色小镇,特色是基础,在审批的时候要看这个小镇有没有真正的“特色基础”,要看这个小镇已经具备的“特色设施”“特色文化”“特色产品”等的“成色”,如果没有固有的特色,完全是白手起家、生拉硬拽,就不要审批。二“特色小镇”的建设过程要做好“特色检验”,特色小镇的建设必须围绕固有特色,是在特色基础上的发扬光大,而不是东拼西凑、东施效颦,有必要建立“特色检验”的制度法规,防止“凑色”现象发生。三是对“特色小镇”的考核要以“群众效益”为唯一标准。“特色小镇”建设的成功与否,不要光看表面工程,而要看群众从“特色小镇”中享受到的实际效益和长远效益。只有实际效益和长远效益凸显,才能证明“特色小镇”建设成功。

“特色小镇”应该以“特”造“色”、以“色”美“特”,特与色互相促进。凑起来的“特”是假特,凑起来的“色”是虚色,最终会淡化消失,期盼更多建立在“特色”基础上的“特色小镇”亮丽登场,成为乡村振兴的“芬芳之花”。

文章来源:人民日报,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后台删除。



01橙猫选课


推荐关注

【休闲农业与乡村再造实操落地研讨会】

11月23日-25日  北京


课程要点

农村土地改革及土地利用新空间

多类型产业运营提升与操盘要点实战案例

乡村治理及村民共建

新型农村合作社金融体系运作


课程详情,戳上图

02 一站式服务


03 智取图书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